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32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支护装置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所述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相对应位置分别穿设有若干加强桩柱,通过在相邻加强桩柱上设置斜撑支架且布设密目钢网挡土,可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兼顾刚性和柔性防护,允许土坡有一定变形量,支护结构受力也更为综合合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针对施工现场中小型基坑快速进行安全防护,并且可以进行拆卸重复周转利用,满足施工现场的快速周转,加快现场支护作业效率和防护速度,减少基坑坍塌安全事故,降低临时作业防护成本,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坑开挖大多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因为工程条件限制,导致部分地段无法实现放坡,灌注桩、排桩、土钉墙、锚杆支护等现有基坑支护施工复杂,成本高,不适用于临时支护创造现场短期工作面,而现有临时性的支护方式往往存在时间短、不安全不足等问题,所以应在临时安全防护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可靠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针对一些深度较浅、上部载荷有限的基坑,主要采用木桩柱进行防护,可此防护方式无法循环周转利用,临时支护成本较高;木桩柱刚度和强度均有限,插设过程无导向装置,无法实现整体限位,挡土效果一般,时有滑塌;目前的连接技术和构件,无法进行快速拆卸,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快速周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支护装置不能循环重复利用、不便调节、环境适应性较差、无法实现快速周转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针对施工现场基坑开挖快速进行安全防护,从而创造临时短期生产工作面。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所述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相对应位置分别穿设有若干加强桩柱,相邻的加强桩柱之间交叉设置有若干斜撑支架。
[0005]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各所述斜撑支架与加强桩柱连接处设置有卡箍。
[0006]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各所述卡箍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栓销钉,用于固定斜撑支架。
[0007]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各相邻加强桩柱之间的斜撑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密目钢网。
[0008]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各所述加强桩柱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一拉环穿设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另一端连接有地锚。
[0009]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所述上导向横梁外侧连接有若干抛撑,各所述抛撑两端连接有转动销钉,所述转动销钉穿设于第二拉环中,所述抛撑一端的第二拉环与上导向横梁连接。
[0010]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所述抛撑另一端的第二拉环连接有支撑板。
[0011]基于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的支护结构,包括边坡,边坡靠基坑一侧为滑动面,所述加强桩柱插于基坑地面,加强桩柱位于滑动面外侧,所述支撑板位于基
坑地面,所述地锚插于滑动面以外的边坡上。
[0012]基于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将若干加强桩柱穿过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插入土中,旋转调整加强桩柱上卡箍位置,拧紧螺栓销钉固定斜撑支架,在斜撑支架外侧布设密目钢网,将地锚打入滑动面以外的边坡上,钢绞线连接地锚和加强桩柱顶部的第一拉环,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完成。
[0013]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在上导向横梁外侧支设抛撑,移动支撑板位置调节抛撑角度。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所述上导向横梁和下导向横梁相对应位置分别穿设有若干加强桩柱,通过在相邻加强桩柱上设置斜撑支架且布设密目钢网,可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兼顾刚性和柔性防护,允许土坡有一定变形量,支护结构受力也更为综合合理。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针对施工现场中小型基坑快速进行安全防护,并且可以进行拆卸重复周转利用,满足施工现场的快速周转,加快现场支护作业效率和防护速度,减少基坑坍塌安全事故,降低临时作业防护成本,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拉环,2.上导向横梁,3.卡箍,4.下导向横梁,5.螺栓销钉,6.斜撑支架,7.密目钢网,8.加强桩柱,9.抛撑,10.钢绞线,11.地锚,12.转动销钉,13.第二拉环,14.滑动面,15.边坡,1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本专利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是由三部分组成:基本承力体系(加强桩柱8、上导向横梁2、下导向横梁4),辅助承力体系(斜撑支架6、抛撑9、地锚11及钢绞线10),辅助附件(密目钢网7、卡箍3、支撑板16、第一拉环1和第二拉环13、螺栓销钉5和转动销钉12),三部分共同组成基坑临时支撑防护体系。
[0020]本实施例中,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导向横梁2和下导向横梁4,所述上导向横梁2和下导向横梁4相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预留孔,各预留孔里分别穿设有若干加强桩柱8,横梁预留孔周围可进行加肋补强,加强桩柱8和上下导向横梁形成悬臂挡土体系,作为主要承力。其中加强柱桩8要区别于现有的木桩,对本体进行强度和刚度的加强,加强桩柱8可选用
钢管混凝土(钢管里面灌注微膨胀混凝土),为便于拆卸运输,也可优选轻质高强径向加肋钢管,根据防护深度、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质情况多次试验总结确定加强桩柱8的入土深度,保证必要的入土锚固深度,从而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上导向横梁2和下导向横梁4作为桩体的导向装置,对整个挡土结构进行整体限位,可根据需求尽量缩减土体和挡土体系之间的空隙。
[0021]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加强桩柱8与其相邻的加强桩柱8之间交叉设置有若干斜撑支架6,各所述斜撑支架6与加强桩柱8连接处设置有卡箍3,各所述卡箍3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栓销钉5。卡箍3可绕着加强桩柱8旋转调节至适当位置,然后通过螺栓销钉5将斜撑支架6固定在加强桩柱8上,其中螺栓销钉5为底部带有螺纹、顶部带有螺母的销钉。
[0022]本实施例中,各相邻加强桩柱8之间的斜撑支架6上分别设置有密目钢网7,密目钢网7应方便安装和拆卸,从而实现可对滑坡土体进行包裹阻挡,起到工作面防护的作用,同时密目钢网7也可由螺栓销钉5固定。
[0023]本实施例中,加强桩柱8作为悬臂构件,其顶部弯矩较大,因而其顶部设置有第一拉环1,所述第一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导向横梁(2)和下导向横梁(4),所述上导向横梁(2)和下导向横梁(4)相对应位置分别穿设有若干加强桩柱(8),相邻的加强桩柱(8)之间交叉设置有若干斜撑支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斜撑支架(6)与加强桩柱(8)连接处设置有卡箍(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箍(3)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栓销钉(5)。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相邻加强桩柱(8)之间的斜撑支架(6)上分别设置有密目钢网(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强桩柱(8)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拉环(1),所述第一拉环(1)穿设有钢绞线(10),所述钢绞线(10)另一端连接有地锚(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基坑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横梁(2)外侧连接有若干抛撑(9),各所述抛撑(9)两端连接有转动销钉(12),所述转动销钉(12)穿设于第二拉环(13)中,所述抛撑(9)一端的第二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鹏夏金日韩佳霖任攀峰吴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