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31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涉及中医护理领域,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承载板上连接有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两组第一固定板,且两组第一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一侧,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槽壳,两组所述竖槽壳的上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槽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便捷的对人体背部各个位置的穴位进行点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且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穴位点压效果,并适用于对不同体格的人进行穴位点压,具有快捷的组装和拆卸功能,确保了穴位点压的舒适度。了穴位点压的舒适度。了穴位点压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护理中通常利用推拿、按摩来缓解诊治病症,通过对穴位的按压达到治疗效果。穴位点压是中医的一种按摩护理方法,通过手指按压揉搓穴位,疏通经络来减轻病患的疼痛,调整身体的机能。目前,医护人员在对穴位进行点压时,运用手指直接进行点压,而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长时间用手指进行点压,会导致医护人员手指酸痛,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2121984160.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避免了工作人员经常使用手指按压导致手指酸痛的情况,然而装置仍然需要采用人工手动使用,不能便捷的对人体背部各个位置的穴位进行点压,适用性较差,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仍然较大,并且穴位点压的舒适度较差,不具备快捷的组装和拆卸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及方法,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承载板上连接有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两组第一固定板,且两组第一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一侧,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槽壳,两组所述竖槽壳的上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槽壳,所述连接槽壳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且两组连接竖板分别与两组竖槽壳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下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底板,且安装底板滑动安装在承载板下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板,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纹轴,两组所述竖槽壳的相对面靠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侧滑块,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滑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竖槽壳的一侧底部分别贯穿开设有螺孔和滑孔,且第一螺纹轴与限位杆分别通过螺孔和滑孔与两组竖槽壳活动连接,两组侧滑块分别位于两组侧滑槽的内部,且两组竖槽壳分别通过侧滑块配合侧滑槽滑动安装在承载板的两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槽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螺纹轴,所述第二螺纹轴的外侧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
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贯穿设置有点压杆,所述点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与第二螺纹轴螺纹连接,且移动块位于连接槽壳的内部,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点压杆通过压缩弹簧配合升降盘贯穿活动在连接板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靠近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螺纹轴,所述主螺纹轴的外侧面靠近底部固定套接有主齿轮,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远离主螺纹轴的一侧贯穿设置有从螺纹轴,所述从螺纹轴的外侧面靠近底部固定套接有从齿轮,所述安装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锯齿带,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滑块,两组连接竖板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螺纹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齿轮与从齿轮均与锯齿带啮合安装,且主齿轮与从齿轮分别通过主螺纹轴和从螺纹轴活动安装在安装底板的内部,承载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滑槽,且连接滑块位于连接滑槽的内部,两组所述连接竖板分别通过螺纹孔与主螺纹轴和从螺纹轴螺纹连接。
[0013]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4]步骤一:通过启动第一固定板外侧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螺孔和限位杆配合侧滑块和侧滑槽带动两组竖槽壳一同移动,进而使点压杆得以纵向移动,接着启动连接槽壳一端的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移动块沿着连接槽壳的内部移动,进而使点压杆得以横向移动,直至点压杆位于穴位的正上方,紧接着启动支撑板上侧的电动缸,带动伸缩杆进行延伸,从而推动升降盘和点压杆一同向下移动,直至点压杆对人体穴位进行按压,完成操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通过启动第一固定板外侧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螺孔和限位杆配合侧滑块和侧滑槽带动两组竖槽壳一同移动,进而使点压杆得以纵向移动,接着启动连接槽壳一端的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移动块沿着连接槽壳的内部移动,进而使点压杆得以横向移动,能够便捷的对人体背部各个位置的穴位进行点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且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穴位点压效果。
[0017]2、通过连接滑块配合连接滑槽将安装底板滑动安装在承载板的下侧,再启动安装底板下表面的第三电机,带动主螺纹轴和主齿轮一同旋转,从而在锯齿带和从齿轮的啮合配合下带动从螺纹轴进行旋转,进而通过主螺纹轴和从螺纹轴配合螺纹孔带动两组连接竖板分别沿着两组竖槽壳向下移动,使得连接槽壳和点压杆调节安置在承载板的上方,适用于对不同体格的人进行穴位点压,具有快捷的组装和拆卸功能,确保了穴位点压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槽壳与安装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移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25]图中:1、承载板;2、支撑杆;3、第一移动机构;301、第一固定板;302、第一电机;303、第一螺纹轴;304、第二固定板;305、限位杆;306、侧滑块;307、侧滑槽;4、竖槽壳;5、第二移动机构;501、连接槽壳;502、第二电机;503、第二螺纹轴;
[0026]504、移动块;6、升降机构;601、安装底板;602、第三电机;
[0027]603、主螺纹轴;604、主齿轮;605、从螺纹轴;606、从齿轮;
[0028]607、锯齿带;7、支撑板;8、电动缸;9、连接板;10、点压杆;
[0029]11、升降盘;12、压缩弹簧;13、连接竖板;14、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下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承载板(1)上连接有第一移动机构(3),所述第一移动机构(3)包括两组第一固定板(301),且两组第一固定板(301)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的一侧,所述承载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槽壳(4),两组所述竖槽壳(4)的上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机构(5),所述第二移动机构(5)包括连接槽壳(501),所述连接槽壳(501)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13),且两组连接竖板(13)分别与两组竖槽壳(4)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板(1)的下侧设置有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安装底板(601),且安装底板(601)滑动安装在承载板(1)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远离第一固定板(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板(304),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304)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02),所述第一电机(30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纹轴(303),两组所述竖槽壳(4)的相对面靠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侧滑块(306),所述承载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滑槽(3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竖槽壳(4)的一侧底部分别贯穿开设有螺孔和滑孔,且第一螺纹轴(303)与限位杆(305)分别通过螺孔和滑孔与两组竖槽壳(4)活动连接,两组侧滑块(306)分别位于两组侧滑槽(307)的内部,且两组竖槽壳(4)分别通过侧滑块(306)配合侧滑槽(307)滑动安装在承载板(1)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壳(5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2),所述第二电机(50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螺纹轴(503),所述第二螺纹轴(503)的外侧套设有移动块(504),所述移动块(50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缸(8),所述移动块(5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贯穿设置有点压杆(10),所述点压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盘(11),所述升降盘(11)与连接板(9)之间连接有压缩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倩倩陈亚楠裴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