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2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载波搜索机制。所述目的通过用于在第一节点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实现。第一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二节点接收并且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载波搜索识别第一节点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的第二节点。专利技术背景许多无线电通信系统能够在几个不同的频带上工作。因此,在用户终端打开时,它必须搜索在其所处地理区域中使用的频率。理论上,这会是一个费时的过程,但实际上,通常这不是问题,因为在特定无线电通信系统如GSM或蓝牙中,通常只要扫描数量有限的频率。由于特定地理区域(如国家)内通常使用的只有小组频带,并且用户终端可能针对特定频带进行了硬连线,该过程更得以进一步简化。而且,在打开时,用户终端上次连接到网络所用的相同频率仍为要使用的频率的可能性很大,并且用户终端可以从这些频率开始搜索以快速得到结果。还有可能使用在所有情况下频率固定的信标信号。在AndyMcGregor写的文章“频谱管理方法(Spectrum ManagementMethodology)”中提到了这一点。该文章见于“个人通信:通往21世纪的大门”(Universal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1993,会议记录,第2届国际会议,出版日期1993年10月12-15日,第476-479页,vol.1)。该文章提到了控制“信标”的使用,它可以指示控制信标所用的频率之上或之下的x MHz可以使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频带是固定的并且用户终端知道频带的不同可能性,因此终端知道在哪里寻找信标信道。在频带不固定并且唯一知道的是在其整体中要扫描的频谱范围时,-->会出现该问题。虽然在大多数传统系统中寻找要使用的频率的问题很简单,在多载波系统中可能使用的非常灵活和/或分散的频谱的使用可能有几点困难。使用多载波传输的系统包括,如IEEE 802.11、IEEE 802.16、IEEE802.20、HiperLAN2、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UMTSLTE/SAE)及无线电接口提议如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 New Radio(WINNER)概念。在多载波系统中,传输带宽,即载波被分为通常设置成正交或接近正交的多个副载波。因此,在副载波上调制的信号可以并行传输。在这样的未来系统中,要搜索的候选载波数量可能很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对频谱灵活性的可能规范要求,这样的系统工作的总频率范围可能极大,也许有1-6GHz甚至更宽;其次,多载波系统的一个优势在于,通过激活不同数量的副载波变化系统带宽很简单。这意味着确定系统在宽频率范围中的何处工作的频率很重要,确定实际使用的带宽也很重要。有大量潜在可能的带宽。由于多载波系统可设计为利用无线电频谱中大大小小未使用的“孔”,对于指定带宽不一定有任何特定的频隙。例如,10MHz载波并不一定只在10MHz的整倍数频率上找到。如果采用分段的频谱,即所用频谱由两个或更多频率范围组成,则情况更为复杂。注意,也许检测到这些频率范围中的一个能够识别网络就足够了。以下实例显示,在有许多可能的带宽组合和许多可能的载波位置时,搜索工作将极其耗时。假设有6个可能的载波带宽(2.5MHz、5MHz、10MHz、20MHz、50MHz、100MHz)和1-6GHz内间隔1MHz的5000个可能的载波位置,则总共有6 x 5000=30000搜索候选。在候选测试时间间隔为10ms的情况下,识别网络所需的最长时间约为300秒,这可能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在组合的数量相当少时,就像在大多数当前的系统中,这不是个大问题。搜索并不一定只需要在用户终端开机时执行。在多个授权频谱用-->于广域覆盖和无授权限制频谱用于专用区域(如室内、个人区域网等)的情况下,可能必须非常频繁地进行新扫描以确保最佳无中断连接(例如,在进入无室外至室内覆盖而仅有专用热点的建筑物中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时提供一种更有效的载波搜索机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的通过在第一节点中发送信号的方法来实现。第一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第二节点接收并且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该目的通过第一节点中的装置来实现。第一节点适用于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适用于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第一节点装置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发射器。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第二节点接收并且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该目的通过在第二节点中管理载波的方法来实现。第二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一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一节点传输并且要由第二节点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该目的通过第二节点中的装置来实现。第二节点适用于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一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适用于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第二节点装置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结束标记信号-->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一节点传输并且要由第二节点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由于第一节点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二节点接收,第二节点获得从何处开始搜索所用频率范围的提示,并且由于这是个简单和快速的过程,载波搜索得以更有效地执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在于,它大大减少了用户终端的搜索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类于,它在无线电系统中实现了与许多可能载波频率和带宽的快速且简单的同步。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框图,说明与第二节点通信的第一节点。图2是示意框图,说明无线电网络。图3是示意图,说明传输信号的示范方案。图4是示意图,说明传输信号的另一示范方案。图5是示意框图,说明第一节点中的装置。图6是示意图,说明传输信号的另一示范方案。图7流程图,说明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图8是示意图,说明第二节点中的装置。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定义为可在下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和装置。图1显示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110通信的第一节点100,所述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在此示例中,第一和第二节点100和110表示为用户终端的形式,但可以是配备无线电接收器的任何其它节点,如基站、接入点、中继节点,或者是对等或特定网络中的用户终端。第一节点100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第一节点100使用-->相关联的频率范围用于经由无线电与其它节点进行数据通信,即所述频率范围用于传输数据至其它节点,但也可用于接收来自其它节点的数据。第一节点100在所用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一个或多个信号。由第二节点110接收的此信号为要求识别由第一节点100使用的频带的第二节点110提供有效的频带搜索。以下将此信号称为结束标记信号。此类信号的一个示例是传输连续或间断信号所在的一个或一组副载波。在此示例中,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一节点100传输并且由第二节点110接收,此方法步骤由图1中的箭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第一节点(100、214)中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与第二节点(110、220)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120、240)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E11、F11、G11、H11、A22、B22、C22、D22、E22、F22、G22、H22),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所述第二节 点(110、220)接收并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在第一节点(100、214)中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与第二节点(110、220)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120、240)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E11、F11、G11、H11、A22、B22、C22、D22、E22、F22、G22、H22),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所述第二节点(110、220)接收并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在所述频率范围的末端或附近传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频率范围在从低端到高端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通过在所述频率范围的低端或所述低端附近传输第一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E11、F11、G11、H11)以及在所述频率范围的高端或所述高端附近传输第二结束标记信号(A22、B22、C22、D22、E22、F22、G22、H22)来执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组在所述频率范围的低端和高端上有所不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结束标记信号组通过以一个单结束标记信号构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E11、F11、G11、H11)以及通过由三个结束标记信号构成所述第二结束标记信号(A22、B22、C22、D22、E22、F22、G22、H22)来执行。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结束标记组通过在不同的副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和所述第二结束标记信号、利用信号跳变来执行。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特定跳变模式用于特定载波的结束标记信号,所述特定跳变模式与用于其它载波的结束标记信号的跳变模式不同。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和第二结束标记信号可使用将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与所述第二结束标记信号相关联的预定义伪随机跳变序列。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传输步骤中,传输的结束标记信号的特定跳变模式与特定运营商相关联,所述特定跳变模式与用于其它运营商的结束标记信号的跳变模式不同。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跳变模式用于区别宏小区的结束标记信号和微小区的结束标记信号。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按规则的间隔传输。12.一种在第一节点(100、214)中的装置(500),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与第二节点(110、220)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适用于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第一节点装置(500)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120、240)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E11、F11、G11、H11、A22、B22、C22、D22、E22、F22、G22、H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阿克斯纳斯N约翰逊J尼斯特伦P斯基勒马克KE苏尼尔
申请(专利权)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