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08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移动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底端拆卸式安装有底板,外壳的内中部一侧设置有消毒液箱,消毒液箱顶端拆卸式安装有消毒液箱盖,消毒液箱盖向上穿过外壳,所述消毒液箱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有雾化仓,连通管上设置有耐腐蚀隔离泵,所述雾化仓的内底部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雾化仓顶部拆卸式安装有雾化仓盖,且在雾化仓的一侧对称连通有两组导气道,导气道的顶端连通有安装在外壳外顶部上的出雾口。通过以上工作原理,本设计可为各类移动机器人提供小型化、人性化、智能化的雾化消杀模块。雾化消杀模块。雾化消杀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工作都可以由移动机器人来处理,例如清洁、配送、巡视、运输等领域。该类机器人普遍应用于人流量密集的大型公共空间,如机场、火车站、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酒店等场所。而近年来随着疫情席卷全球,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消杀也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因此消杀作业成为了公共空间必不可缺的工作。
[0003]目前针对公共空间的消杀工作主要已传统人工方式为主,固定式消毒机和消杀机器人较为少见。而传统的人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人员交叉感染,增加了作业人员的风险。而固定式的消毒机往往只能负责一定区域的消杀工作,不能覆盖较大的公共空间。作为单一功能的移动消杀机器人成本高,并且会增加区域类机器人的种类,不易管理。因此针对已有各类移动机器人或将打算部署移动机器人的公共空间,迫切需要一款可以加装在移动机器人上,能够完成消杀作业的模块化消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底端拆卸式安装有底板,外壳的内中部一侧设置有消毒液箱,消毒液箱顶端拆卸式安装有消毒液箱盖,消毒液箱盖向上穿过外壳,便于直接从外部朝向消毒液箱内部输入消毒液,消毒液箱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有雾化仓,连通管上设置有耐腐蚀隔离泵,利用耐腐蚀隔离泵控制雾化仓与消毒液箱之间的消毒液的相互流动,雾化仓的内底部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将输入到雾化仓内部的消毒液进行雾化处理,雾化仓顶部拆卸式安装有雾化仓盖,且在雾化仓的一侧对称连通有两组导气道,导气道的顶端连通有安装在外壳外顶部上的出雾口,即利用雾化器将输入到雾化仓内部的消毒液进行雾化处理,然后输入到导气道中,而后沿着出雾口向外喷出,进行环境消杀操作。
[0006]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相对于传统依靠结构或负压来控制液位的雾化消毒装置,往往需要较大的体积,尤其是高度上,或者需要倒置的消毒液箱,不便于模块化搭载于其他机器人设备上,并且以上两种方式都会残留一定的消毒液淹没超声波雾化器,而绝大部分消毒液会带有腐蚀性,超声波雾化器长时间浸泡于腐蚀性消毒液内会大大降低使用寿命,这也是现有雾化消毒产品的一大缺陷。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由于采用了电控的方式可自由控制雾化仓的液位高度,使其具备小型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特别适和作为模块适用于各类移动机器人等产品。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0009]图3为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的爆炸图。
[0010]附图中:外壳1,出雾口2,雾化仓盖21,雾化仓22,导气道23,超声波雾化器24,非接触液位传感器25,离心风扇26,握把3,显示屏4,液晶面板41,42

主控板42,消毒液箱盖5,消毒液箱51,耐腐蚀隔离泵52,非接触液位传感器53,指示灯6,底板7,电源信号插头71。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3]如图1

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的结构图,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端拆卸式安装有底板7,外壳1的内中部一侧设置有消毒液箱51,消毒液箱51顶端拆卸式安装有消毒液箱盖5,消毒液箱盖5向上穿过外壳1,便于直接从外部朝向消毒液箱51内部输入消毒液,消毒液箱51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有雾化仓22,连通管上设置有耐腐蚀隔离泵52,利用耐腐蚀隔离泵52控制雾化仓22与消毒液箱51之间的消毒液的相互流动,雾化仓22的内底部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24,超声波雾化器24用于将输入到雾化仓22内部的消毒液进行雾化处理,雾化仓22顶部拆卸式安装有雾化仓盖21,且在雾化仓22的一侧对称连通有两组导气道23,导气道23的顶端连通有安装在外壳1外顶部上的出雾口2,即利用雾化器24将输入到雾化仓22内部的消毒液进行雾化处理,然后输入到导气道23中,而后沿着出雾口2向外喷出,进行环境消杀操作;
[00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雾化仓22以及消毒液箱5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且雾化仓22和消毒液箱51的凹槽上分别安装有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一25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二53,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一25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二53用于实时监测雾化仓22和消毒液箱51内部的消毒液量,便于及时进行补充调整。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雾化仓22内部靠近导气道23的内部一端设置有离心风扇26,离心风扇26运行,用于加快22内部产生的雾化消毒液气朝向导气道23中传输,加快消毒液排出的速度。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外壳1顶部远离出雾口2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内侧设置有液晶面板41,液晶面板41的内部连接有主控板42,同时超声波雾化器24、离心风扇26、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一25、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二53、耐腐蚀隔离泵52均通过导线与主控板42电性连接,即通过主控板42控制上述电力部件的运行,便于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启停,液晶面板41用于实时显示装置在运行时各个部件的具体运行状态,便于操作者准确的了解装置运行情况。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底板7底部一侧安装有电源信号插头71,电源信号插头71的一端与主控板42电连,另一端向外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而用于实现本装置获取电源以及通讯设备。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外壳1的两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握把3,利用握把3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外壳1进行位置转移;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显示屏1的两侧电性安装有指示灯6,利用指示灯6的颜色变化,判断装置的运行状态,即正常运行或者出现故障,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维修;
[0020]通电后主控板42会时刻检测非接触液位传感器53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25的数据,并可通过液晶面板41显示,当设备处于开启状态切非接触液位传感器53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25的数据在正常范围,主控板42将会控制指示灯6显示粉色呼吸状态,当设备非接触液位传感器53或非接触液位传感器25的数据处于异常范围,主控板将会关闭超声波雾化器24和离心风扇26,并控制指示灯6显示红色闪烁,控制液晶面板41显示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底端拆卸式安装有底板,外壳的内中部一侧设置有消毒液箱,消毒液箱顶端拆卸式安装有消毒液箱盖,消毒液箱盖向上穿过外壳,所述消毒液箱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有雾化仓,连通管上设置有耐腐蚀隔离泵,所述雾化仓的内底部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雾化仓顶部拆卸式安装有雾化仓盖,且在雾化仓的一侧对称连通有两组导气道,导气道的顶端连通有安装在外壳外顶部上的出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仓以及消毒液箱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且雾化仓和消毒液箱的凹槽上分别安装有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一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雾化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博
申请(专利权)人:云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