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7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1
容器(100)具备由主体构成片材(21)构成并包围收容区域的容器主体(20),容器主体(20)具有:第1面状部(20a);第2面状部(20b),其以将收容区域夹在第1面状部(20a)与第2面状部(20b)之间而与第1面状部(20a)相对的方式配置;和角撑部(例如顶部角撑(14)),其将第1面状部(20a)和第2面状部(20b)相互连接,在角撑部设置有从收容区域排出内容物的排出口,主体构成片材(21)具有多个膜层彼此接合而成的主体密封部和多个膜层彼此局部非接合的非接合部,并且具有能够在非接合部的多个膜层彼此的层间封入填充材料的填充部(60),填充部(60)包含配置于角撑部的角撑部填充部(64),主体密封部包含沿着角撑部的周缘配置的角撑部周缘密封片(45),由角撑部周缘密封片(45)划定角撑部填充部(64)的外缘。(64)的外缘。(64)的外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层叠多个膜层并且在其层间封入空气等填充材料而形成填充部的结构的容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0003]专利文献1的容器具有设置有喷口部件的顶部角撑部,在喷口部件的板部的周围形成有环状的填充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24854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其具备:收容内容物的收容区域;和由层叠有多个膜层的主体构成片材构成并包围所述收容区域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第1面状部;第2面状部,其以将所述收容区域夹在所述第1面状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之间而与所述第1面状部相对的方式配置;和角撑部,其将所述第1面状部和所述第2面状部相互连接,在所述角撑部设置有从所述收容区域排出所述内容物的排出口,所述主体构成片材具有所述多个膜层彼此接合而成的主体密封部和所述多个膜层彼此局部非接合的非接合部,并且具有能够在所述非接合部的所述多个膜层彼此的层间封入填充材料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含配置于所述角撑部的角撑部填充部,所述主体密封部包含沿着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配置的角撑部周缘密封片,由所述角撑部周缘密封片划定所述角撑部填充部的外缘。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其具备:收容内容物的收容区域;和由层叠有多个膜层的主体构成片材构成并包围所述收容区域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第1面状部;第2面状部,其以将所述收容区域夹在所述第1面状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之间而与所述第1面状部相对的方式配置;和角撑部,其将所述第1面状部和所述第2面状部相互连接,在所述角撑部设置有从所述收容区域排出所述内容物的排出口,所述主体构成片材具有所述多个膜层彼此接合而成的主体密封部和所述多个膜层彼此局部非接合的非接合部,并且具有能够在所述非接合部的所述多个膜层彼此的层间封入填充材料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含配置于所述角撑部的角撑部填充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角撑部周缘密封片和一对侧部密封片,所述角撑部周缘密封片具备:包含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1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接合部的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和包含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接合部的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所述一对侧部密封片包含所述第1面状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接合部,所述角撑部填充部具有靠近所述排出口侧的内缘,并从所述内缘朝向所述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和所述侧部密封片的交点向下方延伸。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的封入有填充材料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0]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的封入有填充材料的状态的后视图。
[0011]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的封入有填充材料的状态的俯视图,并且示出了取下盖部的状态。
[0012]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的封入有填充材料的状态的侧面图。
[0013]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的封入有填充材料的状态的仰视图。
[0014]图6(a)是沿着图3的A

A线的截面图,图6(b)是沿着图3的B

B线的截面图。
[0015]图7是沿着图2的A

A线的截面图。
[0016]图8是表示主体构成片材的内侧膜层和外侧膜层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9是表示内袋构成片材和主体构成片材的分解立体图。
[0018]图10是表示具有相互层叠的内袋构成片材和主体构成片材的容器构成片材的俯视图。
[0019]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的封入填充材料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0]符号的说明:
[0021]11 躯体部
[0022]13 底部角撑(bottom gusset)
[0023]14 顶部角撑(top gusset)
[0024]15 喷口部件
[0025]15a 注出筒部
[0026]15b 板部
[0027]15c、15d 开口
[0028]17 收容区域
[0029]18 内容物
[0030]19 周缘密封部
[0031]20 容器主体
[0032]20a 第1面状部
[0033]20b 第2面状部
[0034]21 主体构成片材
[0035]22 外侧膜层
[0036]23 内侧膜层
[0037]24 非接合部
[0038]26、28 主体密封部
[0039]29a、29b 边缘部
[0040]45 角撑部周缘密封片
[0041]45a 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
[0042]45b 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
[0043]46 侧部密封片
[0044]51 容器构成片材
[0045]52 周缘密封部
[0046]60 填充部
[0047]61 第1填充部
[0048]61a、61b 第1边缘填充部
[0049]61c 第1邻接填充部
[0050]61d 第1下缘填充部
[0051]62 第2填充部
[0052]62a、62b 第2边缘填充部
[0053]62c 第2邻接填充部
[0054]62d 第2下缘填充部
[0055]64 角撑部填充部
[0056]91 接合部
[0057]151 外表面
[0058]152 内表面
[0059]100 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0]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者的探讨,专利文献1的容器在顶部角撑部的保形性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006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角撑部的良好的保形性的结构的容器。
[0062]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0063]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100具备:收容内容物18的收容区域17;和由层叠有多个膜层的主体构成片材21构成并包围收容区域17的容器主体20。容器主体20具有:第1面状部20a;以将收容区域17夹在第1面状部20a与第2面状部20b之间而与第1面状部20a相对的方式配置的第2面状部20b;和将第1面状部20a与第2面状部20b相互连接的角撑部(顶部角撑14)。
[0064]在角撑部设置有从收容区域17排出内容物18的排出口。
[0065]主体构成片材21具有:多个膜层彼此接合而成的主体密封部26、28;和多个膜层彼此局部非接合的非接合部24,并且具有能够在非接合部24的多个膜层彼此的层间封入填充材料的填充部60。
[0066]填充部60包含配置于角撑部的角撑部填充部64,主体密封部26、28包含沿着角撑部的周缘配置的角撑部周缘密封片45。由角撑部周缘密封片45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容器,其中,具备:收容区域,其收容内容物;和容器主体,其由层叠有多个膜层的主体构成片材构成,并且包围所述收容区域,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第1面状部;第2面状部,其以将所述收容区域夹在所述第1面状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之间而与所述第1面状部相对的方式配置;和角撑部,其将所述第1面状部和所述第2面状部相互连接,在所述角撑部设置有从所述收容区域排出所述内容物的排出口,所述主体构成片材具有所述多个膜层彼此接合而成的主体密封部、和所述多个膜层彼此局部非接合的非接合部,并且具有能够在所述非接合部的所述多个膜层彼此的层间封入填充材料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含配置于所述角撑部的角撑部填充部,所述主体密封部包含沿着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配置的角撑部周缘密封片,由所述角撑部周缘密封片划定所述角撑部填充部的外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角撑部周缘密封片包含: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其沿着所述角撑部与所述第1面状部的边界配置;和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其沿着所述角撑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的边界配置,所述角撑部填充部遍及从所述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至所述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的范围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包含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1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接合部,所述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包含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接合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主体构成片材通过将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侧的外侧膜层与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侧的内侧膜层相互层叠并接合而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具有所述主体密封部,其沿着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1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所述接合部的内缘将所述外侧膜层和所述内侧膜层接合,所述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具有所述主体密封部,其沿着所述角撑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2面状部的周缘部的所述接合部的内缘将所述外侧膜层和所述内侧膜层接合。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填充部包含:第1邻接填充部,其沿着所述第1面状部侧密封片形成于所述第1面状部;和第2邻接填充部,其沿着所述第2面状部侧密封片形成于所述第2面状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1邻接填充部和所述角撑部填充部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被相互按压在一起,所述第2邻接填充部和所述角撑部填充部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被相互按压在一起。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具备一对边缘部,其从所述角撑部侧朝向相反侧相互并排延伸,所述填充部包含:一对第1边缘填充部,其沿着所述一对边缘部的各个形成于所述第1面状部;和一对第2边缘填充部,其沿着所述一对边缘部的各个形成于所述第2面状部,所述角撑部填充部的各部分分别配置于所述一对第1边缘填充部的各自的附近和所述一对第2边缘填充部的各自的附近。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中,第1邻接填充部将所述一对第1边缘填充部各自的上端连接,第2邻接填充部将所述一对第2边缘填充部各自的上端连接。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1邻接填充部以朝向上方凸出的圆弧状延伸,所述第2邻接填充部以朝向上方凸出的圆弧状延伸。11.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具备一对边缘部,其从所述角撑部侧朝向相反侧相互并排延伸,所述填充部包含:一对第1边缘填充部,其沿着所述一对边缘部的各个形成于所述第1面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