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70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卷封装置,其能够防止润滑油从卡盘单元的机内壳体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能够防止产生受到润滑油的污染的不良产品,并且能够将因发热导致的热拉伸排除而以良好的精度维持卷封尺寸。卷封装置具备:卡盘单元(320),其对载置于罐(C)的上部的盖进行定位;以及卷边接合单元,其使得盖卷封于罐,所述卡盘单元具有:主轴(325),其在下端部装配有对盖进行定位的卡盘(321);轴承(326),其将所述主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机体壳体内且由润滑油润滑;以及非接触式的油封机构,其在比所述轴承更靠下方的位置用于对所述主轴与所述机体壳体之间进行密封。机体壳体之间进行密封。机体壳体之间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卷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饮料等灌装入铝罐、钢罐等的卷封装置的卡盘单元的主轴的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如下卷封装置,其具备:罐载置单元,其供填充有饮料等的罐载置;卡盘单元,其设置为与罐载置单元对置;以及卷边接合辊,其使得盖卷封于罐。
[0003]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知的卷封装置具备:卷边接合转台(1),其进行罐和盖的卷封工序;搬入输送机(供给输送机7),其向卷边接合转台供给卷封前的罐;供给盖的盖供给单元的盖搬送转台(供给转台3);卸载转台(排出转台5),其将卷封后的罐从卷边接合转台搬出;以及搬出输送机(排出输送机8),其将罐进一步从卸载转台向外部搬出。
[0004]在卷边接合转台、卸载转台以及盖搬送转台,分别在外周部设置有单独收容罐及盖而进行搬送的凹处(嵌合凹部2、4、6)。
[0005]在卷边接合转台的各凹处设置有:罐载置单元(升降机17),其供罐载置;卡盘单元(卷边接合卡盘装置10),其设置为与罐载置单元对置;以及卷边接合辊(18、19),其使得盖卷封于罐。
[0006]关于这样构成的卷封装置,利用齿轮等使得各转台、各输送机的速度及时机相对应,利用齿轮、凸轮机构等使配置于各凹处的罐载置单元、卡盘单元以及卷边接合单元的动作与卷边接合转台的旋转联动,由此能够一边交接高速搬送的罐及盖一边连续地进行卷封。
[0007]关于卡盘单元,在下端部装配有对盖进行定位的卡盘的主轴借助轴承而设置为旋转自如。而且,近年来,随着卷封装置的高速化,卡盘也进行高速旋转,从而针对支承主轴的轴承等旋转动作部利用润滑油进行润滑以使其能够耐受高速旋转。
[0008]另外,关于公知的卷封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示,若供给至旋转动作部的润滑油进入对罐等容器、盖进行处理的卷封作业空间,则罐、盖或者其内容物会受到污染,因此,利用机内壳体将旋转动作部包围且使得使用完毕的润滑油积存于机内壳体的底部以使得这种润滑油不会进入卷封作业空间。在机内壳体与旋转动作部之间,为了使旋转动作部能够旋转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嵌合间隙,因此,在机内壳体与旋转动作部之间设置由V字形的橡胶等形成的接触式的油封以使得润滑油不会从该嵌合间隙泄漏。
[0009]然而,关于与旋转轴滑动接触的接触式油封的特性,还存在如下问题:极难将旋转动作部与机内壳体之间完全密封,在长期地持续运转的期间,还会随时间的经过而产生劣化等,从而嵌合间隙变为流出路径而导致润滑油漏出。若产生润滑油向卷封作业空间的泄漏,则因主轴旋转引起的离心力而飞溅的润滑油将罐污染,从而产生大量的不良产品,因此,还提出了承接回收渗透漏出的润滑油并将其排出的方案。
[0010]另外,与旋转轴滑动接触的油封发热而导致构成卡盘单元的部件产生热拉伸,有可能造成卷封尺寸变化的不良影响。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

244537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137392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2009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封装置,能够防止润滑油从卡盘单元的机内壳体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能够防止产生被润滑油污染的不良产品,并且能够将因发热引起的热拉伸排除而以良好的精度维持卷封尺寸。
[0017]本专利技术的卷封装置具备:卡盘单元,其对载置于罐的上部的盖进行定位;以及卷边接合单元,其使得盖卷封于罐,其特征在于,
[0018]所述卡盘单元具有:主轴,其在下端部装配有对盖进行定位的卡盘;轴承,其将所述主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机体壳体内且由润滑油润滑;以及非接触式的油封机构,其在比所述轴承更靠下方的位置用于对所述主轴与所述机体壳体之间进行密封,由此能够解决所述课题。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封装置,在比轴承更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用于对主轴与机体壳体之间进行密封的非接触式的油封机构,从而不具有与旋转轴滑动接触的密封部件,因此,即使高速地进行卷封也不会受到接触式油封的特性的束缚而不会受到随时间的经过而劣化的影响,能够防止润滑油从卡盘单元的机内壳体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能够防止产生受到润滑油的污染的不良产品,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另外,由于能够避免构成卡盘单元的部件产生热拉伸,因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维持卷封尺寸。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封机构具有伞状的抛油环(slinger)的结构,能够利用离心力容易地使对轴承进行润滑并向下方流动的润滑油在与机内壳体内连通的返回流路流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润滑油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在抛油环的下表面形成有以直线的辐射状或者曲线的辐射状延伸的槽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将流入抛油环的下表面侧的润滑油向远处的外侧引导,能够抑制润滑油从嵌合间隙泄漏,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润滑油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具有利用离心力使润滑油从抛油环的上表面朝向机内壳体循环的返回流路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利用离心力而使得润滑油返回至机内壳体内,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润滑油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在卷封装置停止时使润滑油朝向机内壳体内下部流动的排放构造的结构,能够容易地使在卷封装置停止时残留于轴承且向下流动的润滑油返回至机内壳体内,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润滑油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在抛油环的下方具有液体侵入防止部件的结构,能够防止对轴承进行润滑且向下方流动的润滑油向卷封作业空间泄漏,并且能够防止清洗液、填充于罐的内容物的蒸汽等从卷封作业空间向机内壳体内侵入。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0027]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0028]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封装置的卡盘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封装置100具备:卷边接合转台101,其进行罐C与盖F的卷封工序;搬入输送机102,其将卷封前的罐C以未旋转的状态向卷边接合转台101搬送供给;盖供给装置104,其包括供给盖F的盖分离单元210及盖搬送转台250;卸载转台107,其将卷封后的罐CM从卷边接合转台101搬出;以及搬出输送机108,其将罐CM进一步从卸载转台107向外部搬出。
[0031]在卷边接合转台101、卸载转台107以及盖搬送转台250,分别在外周部设置有单独收容罐C、罐CM以及盖F而进行搬送的凹处P,在搬入输送机102设置有分别与罐C卡合而进行搬送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卷封装置,其具备:卡盘单元,其对载置于罐的上部的盖进行定位;以及卷边接合单元,其使得盖卷封于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单元具有:主轴,其在下端部装配有对盖进行定位的卡盘;轴承,其将所述主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机体壳体内且由润滑油润滑;以及非接触式的油封机构,其在比所述轴承更靠下方的位置用于对所述主轴与所述机体壳体之间进行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机构具有:设置于轴承的下方的伞状的抛油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抛油环的下表面,形成有从所述主轴的轴中心侧朝向外周缘以直线的辐射状或者曲线的辐射状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田真一郎高桥和树小幡一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集团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