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44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包括背框以及设置在该背框上的头枕组件;背框为环形框架结构,在该背框的中间位置处具有纵向的连接纵梁,该连接纵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背框固定相连;背框高度高于连接纵梁,且在该背框上端与连接纵梁之间设有纵向镂空的活动窗口;所述头枕组件包括位于背框前方的头枕主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活动窗口内的活动支撑件;活动支撑件连接并支撑头枕主体,活动支撑件在活动窗口内上下移动以驱动头枕主体上下移动。通过在连接纵梁与背框上端之间设置纵向镂空的活动窗口,将头枕组件的活动支撑件活动设置在该活动窗口内;头枕主体与背框之间连接不突兀,使得头枕组件与背框之间的整体性好,结构精简美观。观。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

技术介绍

[0002]座椅是人们工作、学习相处时间最长的工具之一,在对座椅的美观程度提出要求之前,更重要的是保证座椅能有良好的舒适程度,拥有头枕的座椅更能保护人们的颈部,减缓久坐之后颈部产生疲劳,减小颈椎病的发病风险;但是由于不同高度的人群坐在座椅上对头枕高度的需求不同,所以需要将头枕高度可调节。
[0003]但是当前市场上座椅的头枕调节装置要么结构比较复杂,要么操作安装起来非常不方便。普遍的一种头枕调节装置采用头枕下方的双螺杆插入到靠背内达到头枕上下调节的效果;但是采用这种安装结构的头枕,头枕与靠背之间的螺杆完全露出在外,使得头枕与靠背之间隔断开,有很明显的隔断感;使得头枕与椅背之间的整体性不好,结构突兀不美观。也有一种头枕与靠背一体为一体结构的座椅,靠背的上端具有供人倚靠的头靠部;使得头靠与靠背整体性好,但是导致了头枕始终固定不动,不能调节,使用起来反而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背框上设有具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连接纵梁,背框高度高于该连接纵梁,从而在该连接纵梁与背框上端之间设置纵向镂空的活动窗口;将头枕组件的活动支撑件活动设置在该活动窗口内,活动支撑件在活动窗口内上下移动能够对头枕主体进行上下移动调节;通过将活动支撑件活动限制在背框的活动窗口内,既实现了头枕组件与背框之间的连接,且使得头枕主体与背框之间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另外设置在背框外部;头枕主体与背框之间连接不突兀,使得头枕组件与背框之间的整体性好,结构精简美观。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包括背框以及设置在该背框上的头枕组件;所述的背框为环形框架结构,在该背框的中间位置处具有纵向的连接纵梁,该连接纵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背框固定相连;所述背框高度高于连接纵梁,且在该背框上端与连接纵梁之间设有纵向镂空的活动窗口;所述头枕组件包括位于背框前方的头枕主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活动窗口内的活动支撑件;活动支撑件连接并支撑头枕主体,活动支撑件在活动窗口内上下移动以驱动头枕主体上下移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背框位于连接纵梁的上方部分形成呈收缩状的头靠部,所述活动窗口设置在该头靠部内;头枕主体位于该头靠部的前方。使得背框自身具有头靠区域,头枕主体设置在该头靠部的前方,使得头枕主体与背框之间不存在隔断感,结构整体性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背框包括分别位于两侧趋近于竖直的侧支撑体,所述侧支撑体与头靠部之间具有过渡节段,过渡节段由侧支撑体上端朝背框中心方向斜向上延伸至头靠部的底部。使得头靠部不是突兀的设置在背框上,而是通过过渡节段平滑过渡,使头靠部相对
背框呈收缩状,结构线条美观。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纵梁的上端两侧镜像设有朝外侧倾斜伸出的连接耳,所述的连接耳连接固定在过渡节段上端。通过将连接纵梁上端固定在过渡节段上,而不是完全上下贯穿与背框;从而使得背框上端与连接纵梁之间能够设置活动窗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支撑件限制在活动窗口内,且所述活动窗口的高度介于10

25cm之间。通过调节活动窗口的高度能够设置头枕组件的活动距离。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支撑件为竖直的板状件,活动支撑件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纵梁上。连接纵梁还能够对活动支撑件起到滑动支撑作用,充分利用背框结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纵梁为板状结构,在连接纵梁上端的前端面设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与连接纵梁之间形成用以与活动支撑件滑动配合的滑动槽;活动支撑件嵌入滑动槽内并夹在安装板与连接纵梁之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支撑件沿滑动槽上下滑动以调节头枕组件的高度;在连接纵梁上设有作用于活动支撑件的挤压装置;活动支撑件具有滑动解锁状态及锁定状态,解锁状态下,活动支撑件与安装板之间相对放松;锁定状态下,挤压装置作用于活动支撑件使活动支撑件与安装板压紧配合。
[0014]作为优选,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纵梁后端面的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以及连接在该安装孔内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包括一露出在连接纵梁后端的旋钮以及为螺杆结构的转动杆,转动杆跟随旋钮转动并前后移动;且转动杆的前端穿出安装孔并能够挤压作用于活动支撑件;转动杆配置为前后移动以使活动支撑件与安装板之间压紧配合或相对放松。
[0015]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支撑件的上端沿前后方向穿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向前穿出活动穿孔并与头枕主体连接。使得头枕主体位于头靠部的前方,使用户使用舒适。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7]首先,本技术的高度可调节头枕,在背框上具有纵向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连接纵梁,背框高度高于该连接纵梁,从而在该连接纵梁与背框上端之间设置纵向镂空的活动窗口;将头枕组件的活动支撑件活动设置在该活动窗口内,从而活动支撑件在活动窗口内上下移动能够对头枕主体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将活动支撑件活动限制在背框的活动窗口内,既实现了头枕组件与背框之间的连接,且使得头枕主体与背框之间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另外设置在背框外部;头枕主体与背框之间连接不突兀,使得头枕组件与背框之间的整体性好,结构精简美观。
[0018]其次,所述的活动支撑件限制在活动窗口内,能够限制头枕主体的调节范围;且活动支撑件的下端还滑动设置在连接纵梁上,连接纵梁为背框自身结构,充分利用背框结构。
[0019]再者,从视觉上,活动支撑件更像是支撑梁向上延伸的一部分;区别于现有头枕采用钢管直接插设在背框上的结构;使头枕组件造型不突兀,头枕主体与背框主体之间的结构整体性好,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头枕组件设置在背框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头枕组件设置在背框主体上的后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活动支撑件在活动窗口内移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背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头枕组件与背框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安装板与连接纵梁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挤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调节旋钮与滑动支撑件配合的剖视图。
[0028]各附图标记为:背框1;侧支撑体1a;头枕组件2;头枕主体2a;活动支撑件2b;连接纵梁3;头靠部4;活动窗口5;连接节段6;连接耳7;滑动槽8;连接杆9;安装板10;连接凸块10a;挤压凸条10b;安装孔11;调节旋钮12;旋钮12a;转动杆12b;限位导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以及设置在该背框上的头枕组件;所述的背框为环形框架结构,在该背框的中间位置处具有纵向的连接纵梁,该连接纵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背框固定相连;所述背框高度高于连接纵梁,且在该背框上端与连接纵梁之间设有纵向镂空的活动窗口;所述头枕组件包括位于背框前方的头枕主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活动窗口内的活动支撑件;活动支撑件连接并支撑头枕主体,活动支撑件在活动窗口内上下移动以驱动头枕主体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位于连接纵梁的上方部分形成呈收缩状的头靠部,所述活动窗口设置在该头靠部内;头枕主体位于该头靠部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节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分别位于两侧趋近于竖直的侧支撑体,所述侧支撑体与头靠部之间具有过渡节段,过渡节段由侧支撑体上端朝背框中心方向斜向上延伸至头靠部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调节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纵梁的上端两侧镜像设有朝外侧倾斜伸出的连接耳,所述的连接耳连接固定在过渡节段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件限制在活动窗口内,且所述活动窗口的高度介于10

25c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头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莫伟清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