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3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裤。该压力裤包括腿部调压区域和腰部调压装置,所述腿部调压区域包括大腿调压区域和小腿调压区域,所述腿部调压区域由本体,充气部件和覆盖面料组成,所述腰部调压装置与所述充气部件连接,所述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充气单元,其中大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与小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的比值V满足如下公式:1/10<V<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力裤不仅适用于运动穿着,也适用于日常穿着。日常穿着时,对腿部没有任何压迫感,舒适性佳;在运动穿着时,能够给腿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保护腿部,提高运动效果。提高运动效果。提高运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裤,具体涉及一种既可以在运动时增加运动能力,又可以在日常生活舒适穿着的压力裤。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代繁忙快速的生活步伐中,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选择定期锻炼,数据表明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选择每天锻炼。想要获得好的运动效果,就要有一条好的运动裤。运动裤中的压力裤不仅能有效防止乳酸堆积,缓解疲劳,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震动,提高运动效果。以往的压力裤,大多是通过在圆编机上织成筒状织物,或是通过在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编织结构,使腿部各部位达到不同的压力值效果。这些产品往往存在舒适性欠缺,穿着不便,压力不可调节等问题。
[0003]另外,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可以调节压力的充气类服装。比如中国文献CN210988371U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局部可调节充气加压装置的裤子,包括充放气装置、压力表、气囊以及裤子展开结构,充放气装置、压力表和气囊均设置在裤子展开结构中与穿衣者接触的内侧面。由于裤子的腰部和腿部均为可展开结构,能人为的控制展开或者固定,在裤子局部设置可调节的充气加压装置,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对裤子进行有效的加压固定,且能均匀加压,有效加压包扎固定手术区域,但无法实现梯度压。
[0004]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165877A中公开了一种衣服,具体公开了该衣服部分地接合外层布料和衬里,空气能够注入和排出,形成相互连通的分割成多个的空气室,在外层布料和衬里的至少任一方层压树脂膜或涂敷树脂,该衣服具有轻量、保温等优点,但同样没有梯度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任意调节腿部压力并实现腿部阶梯压,能兼顾日常穿着和运动穿着的压力裤。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包括腿部调压区域和腰部调压装置,所述腿部调压区域包括大腿调压区域和小腿调压区域,所述腿部调压区域由本体、充气部件和覆盖面料组成,所述腰部调压装置与所述充气部件连接,所述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充气单元,其中大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与小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的比值V满足如下公式: 1/10<V<1。
[0007]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通过腰部调压装置对充气部件充放气,实现了腿部压力的可调节性。在没有充气的状态下,跟普通裤子一样,穿着便利,适合于日常穿着。而在充气状态下,裤子对腿部的压力值增加,而且大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与小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之间存在体积差,实现了腿部梯度压,满足了运动时腿部不同部位对压力的不同需求,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震动,提高运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压力裤的背面示意图。其中1为腰部调压装置;2为腿部调压区域;3为大腿调压区域;4为小腿调压区域;5为本体;6为覆盖面料;7为充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包括腿部调压区域和腰部调压装置,腿部调压区域包括大腿调压区域和小腿调压区域,腿部调压区域由本体、充气部件和覆盖面料组成,腰部调压装置与充气部件连接,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充气单元,这些充气单元之间是贯通的。同等条件下,充气单元充入气体越多,对腿部提供的压力值也就越大。为了在腿部形成梯度压,大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的体积与小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的体积之比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两者之比为1,即大腿部充气单元的充气体积与小腿部充气单元的充气体积相同,形成不了梯度压。如果两者之比小于1/10,则小腿部的压力过大,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不适感,因此,本专利技术中要求大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与小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的比值V满足如下公式:1/10<V<1。这里充入的气体是指空气。
[0010]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腿部调压区域为前片式、后片式或全覆盖式,膝盖前后均无充气部件的结构。这里的前片式设计是指充气部件只分布在大腿和小腿的前侧,后片式设计是指充气部件只分布在大腿和小腿的后侧,全覆盖式设计是指充气部件既分布在大腿和小腿的前侧,也分布在大腿和小腿的后侧。考虑到充气后充气单元鼓起,有可能会影响膝盖的弯曲,故本专利技术中膝盖前后不设置充气部件。本专利技术更优选后片式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从后方给腿部提供足够的包裹和支撑力,而且能让裤子内部维持在合适的温湿度环境中,避免过于闷热。
[0011]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充气单元,每个充气单元的体积大小与可提供给腿部的压力值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同等条件下,充气单元的体积越大,可充入气体越多,提供的压力值也就越高。作为优选,大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范围为0.004~500cm3,小腿部单个充气单元体积范围为0.016~1000cm3,同时,大腿部充气部件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为1~2500个,小腿部充气部件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为1~1250个。大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如果小于0.004cm3的话,需要在大腿部设置的充气单元数量较多,充气后大腿部有可能无法感受到压力值的变化;而大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如果高于500cm3的话,每100cm2中设置的充气单元只有一个,有可能出现大腿部压力值过大,无法正常活动的问题。同理,小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若小于0.016cm3,需要在小腿部设置的充气单元数量较多,充气后小腿部有可能无法感受到压力值的变化;而小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若高于1000cm3,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个数同样只有一个,有可能出现小腿部压力值过大,无法正常活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的问题。作为进一步优选,大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范围为0.2~50cm3,小腿部单个充气单元体积范围为1~60cm3,同时,大腿部充气部件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为5~100个,小腿部充气部件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为5~50个。作为更优选,大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积范围为0.5~20cm3,小腿部单个充气单元体积范围为1.5~30cm3,同时,大腿部充气部件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为10~100个,小腿部充气部件每100cm2中的充气单元为5~35个。
[0012]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充气部件所用材料的透气性的大小决定着压力裤充气后压力值
的大小以及压力值的可持续性,若充气部材料的透气性过高的话,充气部件充气后有可能会出现微量的漏气,影响压力裤的长时间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充气部件所用材料的透气性不超过0.2cm3/(cm2·
s)。
[0013]本专利技术中充气部件所用材料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的是热塑性聚氨酯(TPU)、聚氨酯(PU)等。
[0014]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裤,本体的纵横向弹性伸长率的大小对压力值以及穿着舒适性等也有重要影响。若本体的纵横向弹性伸长率均低于20%的话,充气部件充气后,难以向皮肤面产生压迫,人体对压力的感知性有下降的趋势;而且人体对服装的穿脱简便性也有变差的趋势。若本体的纵横向弹性伸长率均高于200%的话,充气后产生的压力会被面料的弹性吸收掉,同样有可能会使得人体无法感受到压迫感。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裤,包括腿部调压区域和腰部调压装置,所述腿部调压区域包括大腿调压区域和小腿调压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调压区域由本体,充气部件和覆盖面料组成,所述腰部调压装置与所述充气部件连接,所述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充气单元,其中大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与小腿部充气单元可充入气体体积的比值V满足如下公式:1/10<V<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力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调压区域为前片式、后片式或全覆盖式,膝盖前后均无充气部件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力裤,其特征在于:大腿部单个充气单元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秋燕沈情倪庆美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