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11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PLC控制器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气缸推动横座向下移动,通过横座的移动带动竖板和清洁刷移动,通过清洁刷的移动对沉淀池本体内壁的残留进行刮除,同时当竖板受力时会推动调节杆向内侧移动,通过调节杆带动滑动座移动,通过滑动座的移动使复位弹簧发生形变,达到了清理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在使用时不具备清理功能的问题。具备清理功能的问题。具备清理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在使用时不具备清理的功能,通常污水处理沉淀池内污泥难以刮除,以至于影响沉淀池工作效果,继而使污水不能很好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具备清理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在使用时不具备清理的功能,通常污水处理沉淀池内污泥难以刮除,以至于影响沉淀池工作效果,继而使污水不能很好处理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PLC控制器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安装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座,所述横座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侧贯穿至横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质传感器。
[0005]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沉淀池本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侧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位于沉淀池本体的外部。
[0006]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呈锥形结构设置,所述下料斗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杂管,所述出杂管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
[0007]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推动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与沉淀池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与调节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内侧与复位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横座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腔与调节杆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0]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
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横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与滑动块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调节气缸推动横座向下移动,通过横座的移动带动竖板和清洁刷移动,通过清洁刷的移动对沉淀池本体内壁的残留进行刮除,同时当竖板受力时会推动调节杆向内侧移动,通过调节杆带动滑动座移动,通过滑动座的移动使复位弹簧发生形变,达到了清理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在使用时不具备清理的功能,通常污水处理沉淀池内污泥难以刮除,以至于影响沉淀池工作效果,继而使污水不能很好处理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支撑块的设置,对推动气缸进行支撑,防止推动气缸在工作时会晃动,从而提高了推动气缸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下料斗呈倾斜状态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杂质能够排出,通过出杂管的设置,使污水能够顺利地从沉淀池本体内排出。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沉淀池本体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横座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沉淀池本体;2、下料斗;3、出杂管;4、控制按钮;5、显示屏;6、PLC控制器;7、推动气缸;8、顶盖;9、伺服电机;10、支撑块;11、侧块;12、支撑腿;13、横座;14、水质传感器;15、调节杆;16、调节气缸;17、支撑板;18、转轴;19、竖板;20、清洁刷;21、滑动座;22、滑动槽;23、复位弹簧;24、滑动块;25、垫板;26、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1,沉淀池本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5,PLC控制器6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4,沉淀池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气缸7,推动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盖8,顶盖8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底部安装有调节气缸16,调节气缸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座13,横座13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动座21,滑动座21的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23,滑动座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5,调节杆15的外侧贯穿至横座1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竖板19,竖板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20,沉淀池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质传感器14。
[0022]沉淀池本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侧块11,侧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支撑腿12位于沉淀池本体1的外部。
[0023]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2,下料斗2的底部呈锥形结构设置,下料斗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杂管3,出杂管3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通过下料斗2呈倾斜状态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杂质能够排出,通过出杂管3的设置,使污水能够顺利地从沉淀池本体1内排出。
[0024]推动气缸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的内侧与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块10的设置,对推动气缸7进行支撑,防止推动气缸7在工作时会晃动,从而提高了推动气缸7工作时的稳定性。
[0025]转轴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底部通过螺栓与调节气缸16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6]滑动座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垫板25,垫板25的内侧与复位弹簧23的外侧固定连接,横座1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6,密封垫26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6),所述PLC控制器(6)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5),所述PLC控制器(6)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4),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气缸(7),所述推动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盖(8),所述顶盖(8)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底部安装有调节气缸(16),所述调节气缸(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座(13),所述横座(13)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动座(21),所述滑动座(21)的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23),所述滑动座(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5),所述调节杆(15)的外侧贯穿至横座(1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20),所述沉淀池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质传感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侧块(11),所述侧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所述支撑腿(12)位于沉淀池本体(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远根翁晨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