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09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第一外风道板和第二外风道板。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内风道,内风道具有朝向室内环境的出风口。第一外风道板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出风口的一个边缘。第二外风道板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出风口的另一边缘,以用于与第一外风道板限定出外风道,从而对出风口的出风气流进行引导,且便于通过转动第一外风道板和/或第二外风道板来调节外风道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有助于静压恢复,提升风量、降低噪音且能够实现精准导风。风。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有两方面的研究趋势,一方面是机体的简洁薄型化设计,目的在于迎合大众审美要求,且科技感更强;另一方面是机体功能的复杂化设计,以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这需要进行功能的附加和扩展。但是,这两方面的改进均存在很大的障碍。
[0003]机体外观薄型化必然会减短风道长度,导致送风系统静压恢复差,风量低,噪音高。而进行功能扩展,例如柔风、扬风、微孔送风等,都会增加出风口风阻,降低空调的风量,增大噪音。
[0004]总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性能和外形设计难以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性能和外形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有助于静压恢复,提升风量,降低噪音且能够实现精准导风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0007]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0008]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内风道,所述内风道具有朝向室内环境的出风口;
[0009]第一外风道板,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个边缘;和
[0010]第二外风道板,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另一边缘,以用于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限定出外风道,从而对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气流进行引导,且便于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和/或所述第二外风道板来调节所述外风道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面积
[0011]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下部;
[0012]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外风道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且枢转轴线均平行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
[0013]可选地,所述内风道为贯流风道,用于限定出所述贯流风道的多个风道壁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蜗舌和蜗壳,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的出口边分别构成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0014]可选地,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相比其上边缘位置更加靠后。
[0015]可选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三外风道板,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其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和所述第二外风道板的枢转轴线;
[0016]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枢转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下方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前方;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
[0017]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沿气流方向并排,以共同与所述第二外
风道板限定出所述外风道;
[0018]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与所述第二外风道板沿气流方向并排,以共同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限定出所述外风道;或
[0019]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位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和所述第二外风道板之间,以便引导所述外风道内部气流的流向。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外风道板配置成可转动至封闭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枢转端与所述出风口上边缘之间的气流出口的位置;且
[0021]所述第二外风道板配置成可转动至封闭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枢转端与所述出风口下边缘之间的气流出口的位置。
[0022]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具有使所述第一外风道板、所述第二外风道板和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自由端均朝前,且使所述第二外风道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枢转端相接的前吹位置。
[0023]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具有使所述第一外风道板、所述第二外风道板和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自由端均朝下,且使所述第一外风道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枢转端相接的下吹位置。
[0024]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具有使所述第一外风道板、所述第二外风道板沿气流方向相互远离地延伸,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沿平行于气流方向延伸的最大出风位置。
[0025]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具有使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和所述第二外风道板共同关闭所述出风口,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叠靠于所述第二外风道板上侧的关闭位置。
[0026]本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完整地保留了内风道型线的基础上,利用第一外风道板和第二外风道板形成了外接的外风道,外风道具有扩压作用,有助于实现气流的静压恢复,提高风量,降低噪音,并能够避免出风气流回流至进风口。此外,利用外风道可实现气流集中远抛,风头大,送风距离远,实现精准送风,让冷风、热风不聚集在空调附近的小空间,而是覆盖全屋,精准远端换热,提升冷热送风舒适性。
[0027]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超薄型机体设计。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关闭时,能够将第一外风道板和第二外风道板折叠起来,不影响整机的薄型化设计。
[0028]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三外风道板,其与第一外风道板和第二外风道板相配合,能够实现更大力度的前吹风、下吹风和最大送风效果,实现比现有导风板更好的上扬送风、下沉送风和最大送风效果。
[002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1]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0032]图2是图1的A

A剖视放大图;
[0033]图3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前吹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0034]图4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下吹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0035]图5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最大出风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0036]图6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不等风速出风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0039]除非另有明确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内风道,所述内风道具有朝向室内环境的出风口;第一外风道板,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个边缘;和第二外风道板,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另一边缘,以用于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限定出外风道,从而对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气流进行引导,且便于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和/或所述第二外风道板来调节所述外风道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下部;且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外风道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且枢转轴线均平行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道为贯流风道,用于限定出所述贯流风道的多个风道壁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蜗舌和蜗壳,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的出口边分别构成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和下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相比其上边缘位置更加靠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外风道板,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其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和所述第二外风道板的枢转轴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的枢转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下方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前方;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与所述第一外风道板沿气流方向并排,以共同与所述第二外风道板限定出所述外风道;使所述第三外风道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婷婷王永涛刘宏宝殷乐黄满良尹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