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009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3
本申请涉及新风净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包括连接块、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全热交换核心机和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装设在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内侧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位于降噪机构的中部;所述降噪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降噪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四个所述降噪机构围成了正方形;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防护层、吸音层、隔音层以及海绵层,所述防护层的内侧与吸音层相连接,所述吸音层的内侧与隔音层相连接,所述隔音层的内部侧与海绵层相连接。该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整体实现了新风净化系统可进行降噪处理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新风净化系统
,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净化系统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机排往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室外新鲜空气便经安装在窗框上方的进风口进入室内,在送风的同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新风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在使用时会发出一定的噪音,无法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故而提出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具备可进行降噪处理等优点,解决了新风净化系统不可进行降噪处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可进行降噪处理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
[0006]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包括连接块、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全热交换核心机和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装设在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内侧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位于降噪机构的中部。
[0007]所述降噪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降噪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四个所述降噪机构围成了正方形。
[0008]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防护层、吸音层、隔音层以及海绵层,所述防护层的内侧与吸音层相连接,所述吸音层的内侧与隔音层相连接,所述隔音层的内部侧与海绵层相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上下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垫,四个所述固定垫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垫可以起到固定固定管与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作用。
[0011]进一步,四个所述固定管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筒,四个所述贯穿筒分别贯穿设置于每个降噪机构的中部。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固定管与每个降噪机构之间均相连接。
[0013]进一步,四个所述贯穿筒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圈,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圈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中心轴的一侧均装设有加强管。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固定圈分别与每个降噪机构相连接。
[0015]进一步,两个所述加强管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中心轴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左侧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新风导入筒,所述新风导入筒贯穿设置于新风净化
系统外壳的左侧壁,右侧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浊风导出筒,所述浊风导出筒贯穿设置于新风净化系统外壳的右侧壁。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新风导入筒与左侧的加强管和浊风导出筒与右侧加强管之间都是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
[0017]进一步,上侧所述固定圈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新风引入管,下侧所述固定圈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浊风排出管。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新风引入管是运输外界的新风,浊风排出管是运输室内的浊气,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圈可以分别稳定的固定住新风引入管与浊风排出管。
[0019]进一步,所述新风引入管与浊风排出管的中部均装设有风机,两个所述风机分别与新风净化系统外壳的上下两侧壁相固定。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侧风机可以将外界的新风吸入,下侧风机可以将室内的浊气吸出。
[0021]进一步,所述浊风排出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浊风排出筒,所述浊风排出筒贯穿设置于新风净化系统外壳的左侧壁,所述新风引入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新风引入筒,所述新风引入筒贯穿设置于新风净化系统外壳的右侧壁。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浊风排出筒与浊风排出管可以运输室内的浊气排出。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该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当运行该系统时,全热交换核心机会发出噪音,海绵层可以起到第一重的吸音降噪的功能,并且隔音层会进行对于声音的隔档,声音很难穿过隔音层,当一些声音穿过隔音层时,会被吸音层给吸收,使其具有很好的吸音降噪的功能。
[0025]2、该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通过数量为两个的风机,上侧的风机可以将外界的新风进行吸收,从而带到全热交换核心机中进行加热从新风导入筒中排入室内,下侧的风机可以将室内的浊风吸收从浊风导出筒中排出,使其可以进行换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结构剖视图;
[0027]图2为本申请图1所示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申请图1所示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新风导入筒;2、浊风排出筒;3、浊风排出管;4、全热交换核心机;5、贯穿筒;6、固定圈;7、连接块;8、浊风导出筒;9、连接管;10、新风引入筒;11、新风引入管;12、防护层;13、隔音层;14、海绵层;15、吸音层;16、固定管;17、固定垫;18、新风净化系统外壳;19、加强管;2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2,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包括连接块7、新风净化系统外壳18、全热交换核心机4和降噪机构,降噪机构装设在新风净化系统外壳18内侧的中部,全热交换核心机4位于降噪机构的中部。
[0032]降噪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降噪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块7相连接,四个降噪机构围成了正方形。
[0033]降噪机构包括防护层12、吸音层15、隔音层13以及海绵层14,防护层12的内侧与吸音层15相连接,吸音层15的内侧与隔音层13相连接,隔音层13的内部侧与海绵层14相连接。
[0034]参阅图1和3,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上下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垫17,四个固定垫17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16。
[0035]其中,固定垫17可以起到固定固定管16与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作用。
[0036]参阅图1和3,四个固定管16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筒5,四个贯穿筒5分别贯穿设置于每个降噪机构的中部。
[0037]其中,四个固定管16与每个降噪机构之间均相连接。
[0038]为了稳定固定每个管道,四个贯穿筒5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圈6,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包括连接块(7)、新风净化系统外壳(18)、全热交换核心机(4)和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机构装设在新风净化系统外壳(18)内侧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4)位于降噪机构的中部;所述降噪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降噪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块(7)相连接,四个所述降噪机构围成了正方形;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防护层(12)、吸音层(15)、隔音层(13)以及海绵层(14),所述防护层(12)的内侧与吸音层(15)相连接,所述吸音层(15)的内侧与隔音层(13)相连接,所述隔音层(13)的内部侧与海绵层(1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上下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垫(17),四个所述固定垫(17)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固定管(16)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筒(5),四个所述贯穿筒(5)分别贯穿设置于每个降噪机构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贯穿筒(5)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圈(6),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圈(6)远离全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白岩岩段杰田志伟段守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