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57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屋顶通风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焊接固定有顶座,所述机壳的内部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侧面开设有侧导槽,所述内凹槽的内部侧面焊接固定有气缸,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上气动杆,另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下气动杆,所述上气动杆和下气动杆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内驱动滑杆,所述第二驱动臂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驱动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底座可将机壳固定在屋顶,并通过内驱动滑杆和外驱动滑杆可对机壳进行通风调整,从而便于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


[0001]本技术涉及屋顶通风器
,具体为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

技术介绍

[0002]屋顶通风器也叫屋顶自然通风器、屋面自然通风器等,主要围绕空气动力学风载体型理论中"风作用于物体时,迎风面为压力,背风面及顺风向的侧面为吸力"展开。
[0003]现有的屋顶通风器大都为球状,需要通过管道引导至室内才能进行通风,并不能直接连接室内,因此通风能力也会下降,且现有的屋顶通风器大都不可调节,并不能根据室内空气环境进行灵活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解决了屋顶通风器不便灵活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屋顶通风器便于灵活调节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焊接固定有顶座,所述机壳的内部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侧面开设有侧导槽,所述内凹槽的内部侧面焊接固定有气缸,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上气动杆,另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下气动杆,所述上气动杆和下气动杆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内驱动滑杆,所述第二驱动臂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驱动滑杆;
[0006]所述内驱动滑杆的表面焊接固定有内导向轴,所述外驱动滑杆的表面焊接固定有外导向轴,所述内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滑轴和外滑轴,所述内导向轴和外导向轴的外表面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内导向轴和外导向轴的外表面另一侧焊接固定有第一侧定杆,所述内滑轴和外滑轴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第二侧定杆,所述第一侧定杆和第二侧定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内滑杆。
[0007]优选的,所述内滑杆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内导向轴、外导向轴、内滑轴和外滑轴之间通过第一侧定杆、第二侧定杆和内滑杆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内导向轴、外导向轴、内滑轴和外滑轴相互组成伸缩菱形状。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L状,所述连接杆远离内导向轴和外导向轴的一端与内滑轴和外滑轴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气动杆和下气动杆一上一下设置,所述上气动杆、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呈Y形状,所述下气动杆、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呈Y形状。
[0011]优选的,所述内导向轴与内侧的侧导槽滑动连接,所述外导向轴与外侧的侧导槽滑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安装底座可将机壳固定安装在屋顶,并通过内滑杆表面的通风孔可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内外侧两侧的内滑杆表面的通风孔不连通,可防止外部雨水进入机壳的内部。
[0014]2、该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当需要对内滑杆进行调节时,此时通过气缸可带动上气动杆和下气动杆伸张或收缩,进而上气动杆和下气动杆可带动各侧的内驱动滑杆和外驱动滑杆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时内驱动滑杆可带动内导向轴在内侧的侧导槽内部滑动,外驱动滑杆可带动外导向轴在外侧的侧导槽内部滑动,并当内导向轴和外导向轴相互靠近时,内滑轴和外滑轴在内凹槽的内部滑动,可带动内侧和外侧的内滑杆相互靠近,并使内外侧两侧内滑杆表面的通风孔相互靠近,进而当内外两侧的通风孔相连通时,可使空气流动效率更高,并当内导向轴和外导向轴相互远离时,可将内滑杆隐藏在第一侧定杆和第二侧定杆的内部,进而可将通风孔关闭,从而便于对室内通风环境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底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第一侧定杆和第二侧定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第一侧定杆和第二侧定杆局部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结构机壳俯剖图。
[0020]其中:1、安装底座;2、机壳;3、顶座;4、内凹槽;5、侧导槽;6、气缸;7、上气动杆;8、下气动杆;9、第一驱动臂;10、第二驱动臂;11、内驱动滑杆;12、外驱动滑杆;13、内导向轴;14、外导向轴;15、内滑轴;16、外滑轴;17、连接杆;18、第一侧定杆;19、第二侧定杆;20、内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机壳2,机壳2的顶端焊接固定有顶座3,机壳2的内部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内凹槽4,内凹槽4的侧面开设有侧导槽5,内凹槽4的内部侧面焊接固定有气缸6,一侧气缸6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上气动杆7,另一侧气缸6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下气动杆8,上气动杆7和下气动杆8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臂9和第二驱动臂10,第一驱动臂9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内驱动滑杆11,第二驱动臂10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驱动滑杆12;
[0023]内驱动滑杆11的表面焊接固定有内导向轴13,外驱动滑杆12的表面焊接固定有外导向轴14,内凹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滑轴15和外滑轴16,内导向轴13和外导向轴14的外表面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杆17,内导向轴13和外导向轴14的外表面另一侧焊接固定有第一侧定杆18,内滑轴15和外滑轴16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第二侧定杆19,第一侧定杆18和第二侧定杆19之间滑动连接有内滑杆20,通过安装底座1可将机壳2固定安装在屋顶,并通过内
滑杆20表面的通风孔可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内外侧两侧的内滑杆20表面的通风孔不连通,可防止外部雨水进入机壳2的内部,此外,当需要对内滑杆20进行调节时,此时通过气缸6可带动上气动杆7和下气动杆8伸张或收缩,进而上气动杆7和下气动杆8可带动各侧的内驱动滑杆11和外驱动滑杆12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时内驱动滑杆11可带动内导向轴13在内侧的侧导槽5内部滑动,外驱动滑杆12可带动外导向轴14在外侧的侧导槽5内部滑动,并当内导向轴13和外导向轴14相互靠近时,内滑轴15和外滑轴16在内凹槽4的内部滑动,可带动内侧和外侧的内滑杆20相互靠近,并使内外侧两侧内滑杆20表面的通风孔相互靠近,进而当内外两侧的通风孔相连通时,可使空气流动效率更高,并当内导向轴13和外导向轴14相互远离时,可将内滑杆20隐藏在第一侧定杆18和第二侧定杆19的内部,进而可将通风孔关闭,从而便于对室内通风环境进行调节。
[0024]进一步的,内滑杆20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内导向轴13、外导向轴14、内滑轴15和外滑轴16之间通过第一侧定杆18、第二侧定杆19和内滑杆20转动连接,便于通过内滑杆20表面的通风孔可进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管道式屋顶通风器,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机壳(2),所述机壳(2)的顶端焊接固定有顶座(3),所述机壳(2)的内部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内凹槽(4),所述内凹槽(4)的侧面开设有侧导槽(5),所述内凹槽(4)的内部侧面焊接固定有气缸(6),一侧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上气动杆(7),另一侧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下气动杆(8),所述上气动杆(7)和下气动杆(8)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臂(9)和第二驱动臂(10),所述第一驱动臂(9)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内驱动滑杆(11),所述第二驱动臂(10)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驱动滑杆(12);所述内驱动滑杆(11)的表面焊接固定有内导向轴(13),所述外驱动滑杆(12)的表面焊接固定有外导向轴(14),所述内凹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滑轴(15)和外滑轴(16),所述内导向轴(13)和外导向轴(14)的外表面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杆(17),所述内导向轴(13)和外导向轴(14)的外表面另一侧焊接固定有第一侧定杆(18),所述内滑轴(15)和外滑轴(16)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第二侧定杆(19),所述第一侧定杆(18)和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渊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