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41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在球囊的外表面交替设置两种不同类型的棘突,其中第一棘突的横截面较尖锐,用于球囊充盈后切割靶血管内壁的病变斑块,同时撕开血管内膜;而第二棘突尺寸相比第一棘突较大,其内部容纳有药物,当球囊充盈后方可对药物进行释放,以加强药物的释放效果;第一棘突和第二棘突二者联合作用,以共同完成靶血管病变处的治疗,使得医生的操作更加快捷,以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医生及患者在术中受辐照的时间。进一步降低医生及患者在术中受辐照的时间。进一步降低医生及患者在术中受辐照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术用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狭义上指传统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础,即首先通过冠脉造影观察病变状况,然后选择球囊导管进入冠脉,扩张狭窄的病变。通常还需要放置一枚或多枚支架,以防止病变再狭窄。
[0003]目前药物洗脱支架(DES)仍是血管成形术的主导;但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新的、成熟的介入治疗技术,已被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其在ISR、冠状动脉内狭窄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和有效性。
[0004]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 loon,DCB)是将球囊成形术与药物洗脱技术相结合,使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附着在球囊表面,并以导管为基础的药物输送装置。在使用时,将载有药物的球囊输送至病变部位,然后球囊扩张使得病变部位的血管壁恢复畅通,同时抑制细胞生长的药物涂层自球囊表面洗脱并释放至血管壁,以抑制新生内膜的生长,可进一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防止血管再狭窄。
[0005]但是,常规的药物涂层球囊在输送到靶病变部位时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充盈—回抽—充盈—回抽”操作来完成药物的贴合释放,对于病情较严重且有基础疾病的年老患者,充盈贴合时间太长会增加远端心肌缺血坏死的风险,充盈时间太短又会使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常规药物球囊在通过弯曲的血管达到靶血管病变处,以及多次的反复充盈会致使药物大量流失,增大医生操作的复杂度,而且会增加球囊意外破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包括:
[0009]‑
外管,外管的远端设有可充盈或塌缩的区段,区段形成球囊;
[0010]‑
内管,内管与外管在远端固接,二者之间的环形腔构成了球囊的注液通道;
[0011]球囊的外表面设有数条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棘突与第二棘突,第一棘突与第二棘突沿周向交替设置;第二棘突内设有容纳药物的载药腔,第二棘突表面设有若干用于释放药物的微孔。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棘突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楔形、矩形或梯形。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棘突的长度为2.0

50mm,宽度为0.2

1.0mm,高度为0.2

1.0mm。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棘突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或波浪形。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棘突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棘突的宽度。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载药腔沿第二棘突的轴向设置。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载药腔中容纳的药物包括抗内膜增生药、抗炎药及抗血栓药中的至少一种。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微孔遍布于第二棘突的上方和/或双侧。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微孔的直径为0.1—1.0mm。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棘突和第二棘突呈直线状设置于球囊的外表面;
[0021]或者,第一棘突和第二棘突呈螺旋状围绕设置于球囊的外表面。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棘突和第二棘突的总数量不少于3条。
[00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棘突和/或第二棘突由Ny lon、PE、Pebax、PVC、PTFE、FEP或PET材料制成。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球囊的长度为5.0

50mm,直径为1.0

5.0mm。
[002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球囊的远端还设有尖端,尖端与球囊通过焊接、压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
[002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切割球囊导管还包括显影环、导丝出口及导管座;显影环设置于球囊的两端;导丝出口由内管与外管形成,导丝出口设置于外管的侧壁;导管座设置于切割球囊导管的近端。
[002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外管与导管座之间还固接有海波管,在海波管上设有标识带。
[002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在球囊的外表面交替设置两种不同类型的棘突,其中第一棘突的横截面较尖锐,用于球囊充盈后切割靶血管内壁的病变斑块,同时撕开血管内膜;而第二棘突尺寸相比第一棘突较大,其内部容纳有药物,当球囊充盈后方可对药物进行释放,以加强药物的释放效果;第一棘突和第二棘突二者联合作用、相辅相成,以共同完成靶血管病变处的治疗,使得医生的操作更加快捷,以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医生及患者在术中受辐照的时间。
[0030](2)、第二棘突的表面遍布有用于释放药物的微孔,微孔在球囊未充盈时呈关闭状态,避免了药物在输送过程中因血管冲刷而损失;当球囊到达靶血管病变位置后,球囊在充压打开的同时微孔随之打开,进而进行药物的释放,以提高手术的效率。
[0031](3)、结合术前或术中的影像学观察,设置于第二棘突内的载药腔可以根据实际的病变类型调整其设置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患者或不同的病变类型/病变位置。
[0032](4)、第一棘突和第二棘突可以呈螺旋状设置于球囊的外表面,在增强球囊对不规则病变部位的适形弯折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第二棘突的长度,使其载药能力进一步提升。
[0033](5)、在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外管与导管座之间还连接有一段海波管,由于海波管强度高,因此能够有效的将力和扭矩输送到导管的远端上。
[0034](6)、在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球囊两端设有显影件,通过显影件的设置,能够在X线透视下,提高球囊导管的显影性,从而帮助医生了解球囊的精确位置,进而便于医生定位进行医疗操作。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在球囊未完全扩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切割球囊导管在球囊未完全扩张时的立体图;
[0039]图4为图3在球囊扩张后的立体图;
[004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切割球囊导管在球囊未完全扩张时的立体图;
[0041]图6为图5在球囊扩张后的立体图;
[004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公开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切割球囊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所述外管的远端设有可充盈或塌缩的区段,所述区段形成球囊;

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在远端固接,二者之间的环形腔构成了所述球囊的注液通道;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设有数条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棘突与第二棘突,所述第一棘突与所述第二棘突沿周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二棘突内设有容纳药物的载药腔,所述第二棘突表面设有若干用于释放药物的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突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楔形、矩形或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突的长度为2.0

50mm,宽度为0.2

1.0mm,高度为0.2

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突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或波浪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突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棘突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腔沿所述第二棘突的轴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遍布于所述第二棘突的上方和/或双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的切割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冯沅徐亚鹏杨夏燕虞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