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壳组件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36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3
本申请公开一种底壳组件及可穿戴设备。所述底壳组件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玻璃基板,并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形成内侧开口,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外表面形成外侧开口。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过孔贯穿所述玻璃基板,从而有利于通过底壳组件与电子设备中设置的生物传感器或者其它功能模协作从而实现特定功能,此外,所述玻璃基板可以由玻璃一体制成,可以使得具备这种玻璃基板的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美观以及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壳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尤其涉及底壳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穿戴设备,比如,手表,包括底壳组件。底壳组件包括塑料外壳和与所述塑料外壳组装玻璃镜片。因为采用塑料外壳和玻璃镜片组装,难免有缝隙和段差,导致底壳组件自身不美观,也导致可穿戴设备的外观不美观。另一种底壳组件采用双色塑料注塑而成,也使得外观不美观。此外,还有一种底壳组件采用陶瓷替代所述塑料外壳,陶瓷成本较高,使得底壳组件的成本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成本较高。
[0003]此外,目前底壳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检测电极,检测电极和处理模块之间的连接导线从所述底壳组件的外表面绕道底壳组件的侧面后,再与位于底壳组件的内表面的处理模块连接,不仅导电路径长,而且不便于其他部件布局,也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外观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壳组件及可穿戴设备,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5]本申请公开一种底壳组件。所述底壳组件用于个人消费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设备。
[0006]该底壳组件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玻璃基板,并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形成内侧开口,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外表面形成外侧开口。
[0007]如上述设置,由于多个过孔贯穿玻璃基板,从而有利于通过底壳组件与电子设备中设置的生物传感器或者其它功能模协作从而实现特定功能。
[0008]再者,玻璃基板可以由玻璃一体制成,可以使得具备这种玻璃基板的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美观,比如,没有段差或者缝隙导致结构美观;又比如,所述玻璃基板用于可穿戴设备后,可以使得可穿戴设备的侧面只能看到中框和所述玻璃基板,实现简洁的外观而美观,再者,所述玻璃基板也可以通过镀膜实现光泽而美观,通过刻蚀实现AG(Anti

Glare)效果,镀AF(Anti

fingerprint)实现防指纹效果等,最后,所述玻璃基板比陶瓷成本低可以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成本低。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的材质为微晶玻璃。
[0010]所述微晶玻璃配合所述过孔的结构,可以经过二次强化提升玻璃基板的强度,加工过孔的过程中不容易使得玻璃基板破裂等,达到便于加工所述过孔的目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开口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侧开口的面积。
[0012]如上述设置,在所述内侧开口的面积大于外侧开口的面积的情况下,能够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便于加工,提高设备外观一致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开口的面积为0.7平方毫米~3.14平方毫米。
[0014]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内侧开口的面积为0.7平方毫米~3.14平方毫米,从而,过孔所占空间小,玻璃强度损失小,也更容易使得导电和/或导热材料流向第二过孔段。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开口的面积为0.03平方毫米~0.2平方毫米。
[0016]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外侧开口的面积为0.03平方毫米~0.2平方毫米,加工(比如激光加工)第二过孔段的时间短,导电和/或导热材料也更容易从外侧开口流出。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孔段和第二过孔段,所述第一过孔段的大小从所述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到所述第二过孔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过孔段通过所述外侧开口连通所述玻璃基板的外部。
[0018]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过孔包括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过孔段和所述第二过孔段,且所述第二过孔段通过所述外侧开口连通所述玻璃基板的外部,这样,可以先采用CNC工艺加工成所述第一过孔段,然后,激光烧掉剩余部分加工成第二过孔段,与采用激光烧掉玻璃基板而形成过孔的方式相比,烧掉部分的厚度变薄,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再者,由于所述第一过孔段从内表面到第二过孔段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在向所述过孔内填充具有导电性能的介质、具有导热性能的介质或者具有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的介质的情况下,更利于所述介质(比如银浆)向所述外表面流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段为圆台,所述第二过孔段为圆柱;或者,所述第一过孔段为棱台,所述第二过孔段为直棱柱。
[0020]如上述设置,所述第一过孔段为圆台或者棱台都可以实现所述便于介质向外表面流动的有益效果。第一过孔段的形状为圆台比第一过孔段的形状为棱台相较而言,不仅更容易加工,而且,更容易确保玻璃基板的强度,相应的,第二过孔段为圆柱孔相较于第二过孔段为直棱柱而言,也更容易加工所述第二过孔段。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的深度H,所述第二过孔段的深度为h,1/5≤h/H≤1/2。
[0022]如上述设置,由于h和H的比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在采用激光打孔以形成第二过孔段的情况下,打孔段不会太长,能确保加工效率,也不容易导致玻璃基板崩边。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的深度H,0.4mm≤H≤1mm。
[0024]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0.4mm≤H≤1mm,不仅能够确保所述玻璃基板的强度,而且,通过控制过孔的总体深度进而控制所述第二过孔段132的深度,使得加工过孔的时间较短,不容易崩边。此外,所述0.4mm≤H≤1mm,还能够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感应器件更靠近人体皮肤,从而,提高检测的精度。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孔段的深度为h,0.2mm≤h≤0.5mm。
[0026]如上述设置,由于0.2mm≤h≤0.5mm,不仅加工时间较短,而且,玻璃基板不容易出现崩边,因为,h太大激光加工时间长,h太小玻璃容易崩边。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包括凸台和外围区;所述凸台和所述外围区围成空腔,所述多个过孔设置于所述凸台的边缘。
[0028]如上述设置,凸台的边缘是玻璃基板结构强度好的区域,将所述过孔设置于所述凸台的边缘,加工所述过孔后不会使得玻璃基板的强度变差,也容易加工所述过孔,比如不容易发生崩边等。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外围区之间具有边界,所述过孔的孔边与所述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1mm≤A≤1.5mm。
[0030]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过孔的孔边与所述边界之间的距离1mm≤A≤1.5mm,这样,更加不容易损坏玻璃基板,也更容易加工所述过孔。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过孔沿着所述凸台的边缘均匀分布。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过孔有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凸台的边缘,这样,可以提高导电和/或导热的效率和可靠性。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顶部相对于所述边缘升高。如上述设置,所述凸台的顶部相对于凸台的边缘升高,在可穿戴设备等跌落时,凸台的顶部最先受力,而凸台的边缘会受到保护,进而,不容易损坏所述玻璃基板,以及所述过孔等。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和所述凸台的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壳组件,用于个人消费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10),所述玻璃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过孔(13),所述过孔(13)贯穿所述玻璃基板(10),并在所述玻璃基板(10)的内表面(11)形成内侧开口(1311),在所述玻璃基板(10)的外表面(12)形成外侧开口(1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开口(1311)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侧开口(1312)的面积;和/或,所述玻璃基板(10)的材质为微晶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开口(1311)的面积为0.7平方毫米~3.14平方毫米,和/或,所述外侧开口(1312)的面积为0.03平方毫米~0.2平方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1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孔段(131)和第二过孔段(132),所述第一过孔段(131)的大小从所述玻璃基板(10)的内表面(11)到所述第二过孔段(132)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过孔段(132)通过所述外侧开口(1312)连通所述玻璃基板(10)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段(131)为圆台,所述第二过孔段(132)为圆柱;或者,所述第一过孔段(131)为棱台,所述第二过孔段(132)为直棱柱。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13)的深度H,所述第二过孔段(132)的深度为h,1/5≤h/H≤1/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13)的深度H,0.4mm≤H≤1mm;和/或,所述第二过孔段(132)的深度为h,0.2mm≤h≤0.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10)包括凸台(1)和外围区(2);所述凸台(1)和所述外围区(2)围成空腔(3),所述多个过孔(13)设置于所述凸台(1)的边缘(1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与所述外围区(2)之间具有边界(211),所述过孔(13)的孔边(133)与所述边界(2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1mm≤A≤1.5mm;和/或,所述多个过孔(13)沿着所述凸台(1)的边缘(14)均匀分布。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的顶部相对于所述边缘(14)升高;和/或,所述凸台(1)的外表面和所述凸台(1)的内表面至少之一呈球冠。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第一金属涂层(20),所述第一金属涂层(20)覆盖所述外侧开口(1312);所述凸台(1)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第二金属涂层(30),所述第二金属涂层(30)覆盖所述内侧开口(1311);所述过孔(13)内填充有金属材料(40);所述第一金属涂层(20)、所述金属材料(40)和所述第二金属涂层(30)形成传输通道。1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德刘常志田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