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31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包括:导声耳罩,导声耳罩为适合耳部形态的罩样结构,导声耳罩内侧呈平面结构,导声耳罩内侧中部形成有容纳耳廓的腔体,腔体内设置有高于导声耳罩内侧平面的隆起结构,隆起结构适合耳部的外耳道角度,用于在超声检查时填充在外耳道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整个导声垫覆盖在耳廓外,形成一个平面,使检查时探头稳定的放置于导声垫上面,并形成良好的导声层,无需再另外填充耦合剂等其他导声材料,能够提高超声检查耳部病变的准确性,隆起结构可以防止检查时液体进入到耳道,从而减少医疗操作造成感染的风险。染的风险。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

技术介绍

[0002]耳朵是人体的五官之一,显露在外面的耳廓不仅有着收集声音的作用,还关乎着每个人的颜值,但小小耳廓的病变并不少见,良性的例如耳廓的假性囊肿、外耳道的疖肿,耳廓的皮脂腺囊肿、耳部的血管瘤或者血管畸形等等,恶性的如基底细胞癌、鳞癌等。影像学的检查对于病变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现有的检查手段包括CT、核磁和超声,但是较小的、浅表的病变CT和核磁的显示并不是很满意,往往依靠分辨率更高的超声检查,但是由于耳部的特殊形态,超声检查时很难稳定的贴合在病变区域,对检查造成困难。
[0003]目前使用凝胶样的耦合剂作为液体成分,难以产生足够的导声厚度,对于观察浅表组织的细节效果不好,并且对于耳廓腹侧的病变,如果涂抹耦合剂,有将液体流入外耳道的风险。
[0004]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够提高超声检查耳部病变的准确性,同时防止检查时液体进入到耳道,从而减少医疗操作造成感染的风险。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包括:
[0007]导声耳罩,所述导声耳罩为适合耳部形态的罩样结构,所述导声耳罩内侧呈平面结构,所述导声耳罩内侧中部形成有容纳耳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高于所述导声耳罩内侧平面的隆起结构,其中,所述隆起结构适合耳部的外耳道角度,用于在超声检查时填充在外耳道处。
[0008]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声耳罩的上部略厚于下部,以适应耳廓的形态。
[0009]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声耳罩的上部的厚度为0.8cm

1.2cm,所述导声耳罩的下部的厚度为 0.4cm

0.6cm,并且所述导声耳罩呈坡度设置。
[0010]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隆起结构的截面为椭圆形。
[0011]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隆起结构的宽度为0.8cm

1.2cm。
[0012]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隆起结构高出所述导声耳罩内侧平面的高度为1.5cm

2.5cm。
[0013]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声耳罩和所述隆起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适合于左耳和右耳。
[0014]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声耳罩和/或所述隆起结构由具备导声功能的塑性材料制成。
[0015]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声耳罩和/或所述隆起结构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得:玉米淀粉1%

3%、琼脂2%

4%、医用甘油0.5%

1%、卡松0.01%

0.02%和余量的水。
[0016]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声耳罩和/或所述隆起结构在35℃下的声速为1555m/s

1590m/s,声特性阻抗为1.58
×
106Pa
·
s/m

1.67
×
106Pa
·
s/m,声衰减系数斜率为0.35dB/(cm ·
MHz)

0.41dB/(cm
·
MHz)。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整个导声垫覆盖在耳廓外,形成一个平面,使检查时探头稳定的放置于导声垫上面,并形成良好的导声层,无需再另外填充耦合剂等其他导声材料,能够提高超声检查耳部病变的准确性,隆起结构可以防止检查时液体进入到耳道,从而减少医疗操作造成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实施例的左耳导声垫的内侧外观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实施例的右耳导声垫的内侧外观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实施例的右耳导声垫放置后,耳部外侧的外观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实施例的右耳导声垫放置后,耳部后面的外观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实施例的右侧隆起结构放置于耳部内部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导声耳罩,2

腔体,3

隆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0027]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8]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
[0029]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声耳罩,所述导声耳罩为适合耳部形态的罩样结构,所述导声耳罩内侧呈平面结构,所述导声耳罩内侧中部形成有容纳耳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高于所述导声耳罩内侧平面的隆起结构,其中,所述隆起结构适合耳部的外耳道角度,用于在超声检查时填充在外耳道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声耳罩的上部厚于下部,以适应耳廓的形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声耳罩的上部的厚度为0.8cm

1.2cm,所述导声耳罩的下部的厚度为0.4cm

0.6cm,并且所述导声耳罩呈坡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的截面为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的宽度为0.8cm

1.2c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耳部肿物超声检查的导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高出所述导声耳罩内侧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伟付鹏崔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