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26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1
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有效的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吸痰管不便积攒负压,及易造成吸痰管损坏的问题;包括吸痰管,吸痰管滑动连接有外壳,外壳内铰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压板,吸痰管位于两个压板之间,下侧的压板左端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穿的活动槽,外壳内铰接有位于下侧的压板左方且可上下摆动的扳机,扳机右端固定连接有插入活动槽内的衔接杆,扳机上端前后两侧分别经连杆与上侧的压板左端铰接,外壳内设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运动的复位块,吸痰管位于两个复位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吸痰操作的简便性,避免了吸痰管对折次数过多导致损坏以及吸痰管形变后恢复不及时造成卡痰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科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呼吸科病人的护理中,患者往往会存在呼吸道生痰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对此使用吸痰器进行呼吸道的吸痰护理,现有的吸痰器主要由主机、储液瓶、导管、吸痰管组成,医护人员在使用吸痰器吸痰过程中,每经过一段时间需要折住吸痰管积攒负压后再次进行吸痰操作,操作不便,同时折住吸痰管可能会造成吸痰管损坏漏气失去作用,且吸痰管过度形变导致恢复不及时容易造成管道扁平出现卡痰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有效的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吸痰管不便积攒负压,及易造成吸痰管损坏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吸痰管,吸痰管滑动连接有外壳,外壳内铰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压板,吸痰管位于两个压板之间,下侧的压板左端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穿的活动槽,外壳内铰接有位于下侧的压板左方且可上下摆动的扳机,扳机右端固定连接有插入活动槽内的衔接杆,扳机上端前后两侧分别经连杆与上侧的压板左端铰接,外壳内设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运动的复位块,吸痰管位于两个复位块之间。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在需要积攒负压时扣动扳机,扳机带动两个压板挤压吸痰管,两块复位块经复位弹簧拉力相背运动避免阻挡压板运动,在完成积攒负压后,松开扳机,压簧将扳机复位,扳机带动两个压板复位过程中,上侧的压板经支柱带动滑块向下移动,滑块经推杆推动复位块接触吸痰管辅助吸痰管快速恢复原有形状,提升了吸痰操作的简便性,避免了吸痰管对折次数过多导致损坏以及吸痰管形变后恢复不及时造成卡痰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11]图6是本技术图4中A的放大图。
[0012]图7是本技术图5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吸痰管1,吸痰管1滑动连接有外壳2,外壳2内铰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压板3,吸痰管1位于两个压板3之间,下侧的压板3左端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穿的活动槽4,外壳2内铰接有位于下侧的压板3左方且可上下摆动的扳机5,扳机5右端固定连接有插入活动槽4内的衔接杆6,扳机5上端前后两侧分别经连杆7与上侧的压板3左端铰接,外壳2内设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运动的复位块8,吸痰管1位于两个复位块8之间。
[0015]为了使扳机5可上下摆动,所述的外壳2内上侧壁与扳机5之间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压簧9。
[0016]为了使两个复位块8可相对运动,所述的外壳2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上下移动的滑块10,滑块10下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外壳2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推杆13,推杆13左端可与其对应侧的滑块10下端倾斜面接触,两个复位块8相背面分别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左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右端之间的距离,推杆13右端可与其对应侧的复位块8倾斜面接触。
[0017]为了使滑块10可上下移动,所述的两个滑块10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11,上侧的压板3固定有两个前后对应且插入腰形槽11内的支柱12。
[0018]为了使两个复位块8相背运动,所述的外壳2内前后两侧分别经两个上下对应的伸缩杆14与其对应侧的复位块8连接,伸缩杆14外套装有位于外壳2与复位块8之间的复位弹簧15,外壳2和复位块8分别与复位弹簧15固定连接。
[0019]为了吸痰管1与压板3接触时不受损坏,所述的两个压板3右端分别固定有可与吸痰管1接触的橡胶块16。
[0020]为了使两个复位块8更好的贴合吸痰管1,所述的两个复位块8的相对端分别为弧形。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在吸痰过程中,需要积攒负压时,医护人员可扣动扳机5左端向上摆动,扳机5右端带动衔接杆6在活动槽4内滑动的同时带动下侧的压板3左端向下摆动,下侧的压板3右端带动橡胶块16向上摆动接触并压迫吸痰管1,同时,扳机5左端经连杆7带动上侧的压板3左端向上摆动,上侧的压板3右端带动橡胶块16接触并挤压吸痰管1,开始积攒负压;
[0022]与此同时,上侧的压板3左端向上摆动的过程中,支柱12在腰形槽11内滑动的同时带动滑块10向上移动,滑块10与推杆13分离,两个复位块8经复位弹簧15弹力作用下进行相背运动,复位块8倾斜面接触推杆13并带动推杆13向左运动;
[0023]当积攒够足够的负压后,医护人员松开扳机5,压簧9因弹力作用带动扳机5左端向下摆动,扳机5右端带动下侧的压板3左端向上摆动,下侧的压板3右端带动橡胶块16向下摆动,同时扳机5左端经连杆7带动上侧的压板3左端向下摆动,上侧的压板3右端带动橡胶块16向上摆动;
[0024]在橡胶块16向下摆动时,上侧的压板3经支柱12带动两侧的滑块10向下移动,滑块10下端倾斜面接触到推杆13,促使推杆13向右移动,推杆13接触到复位块8倾斜面并带动复位块8向吸痰管1移动,两个复位块8接触到吸痰管1并挤压吸痰管1促使其快速恢复到原有形态,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操作。
[0025]本技术中,伸缩杆14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详细描写。
[0026]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扳机、连杆、压板和橡胶块能够使医护人员手握扳机就可以将吸痰管闭合进而进行积攒负压,无需对折吸痰管,能够保护吸痰管不被过度对折导致损坏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简洁性,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操作;设置压簧能够使扳机快速回归原位,进而使压板脱离吸痰管,便于吸痰管快速回复通气进行吸痰操作;通过设置支柱、活动槽、滑块、推杆和复位块,在压板脱离对吸痰管的挤压时,上侧的压板能够利用支柱带动滑块向下移动,滑块向下移动带动推杆向右移动,推杆可推动复位块接触并帮助吸痰管恢复到原有形状,有效避免了吸痰管形变恢复速度慢,导致管道狭窄形成卡痰的问题;通过设置伸缩杆和复位弹簧能够利用伸缩杆支撑住复位块使其不发生歪斜,在进行挤压时两块复位块在其对应侧的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进行相背运动,有效了避免复位块与压板接触导致压板无法挤压吸痰管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包括吸痰管(1),其特征在于,吸痰管(1)滑动连接有外壳(2),外壳(2)内铰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压板(3),吸痰管(1)位于两个压板(3)之间,下侧的压板(3)左端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穿的活动槽(4),外壳(2)内铰接有位于下侧的压板(3)左方且可上下摆动的扳机(5),扳机(5)右端固定连接有插入活动槽(4)内的衔接杆(6),扳机(5)上端前后两侧分别经连杆(7)与上侧的压板(3)左端铰接,外壳(2)内设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运动的复位块(8),吸痰管(1)位于两个复位块(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内上侧壁与扳机(5)之间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压簧(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上下移动的滑块(10),滑块(10)下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外壳(2)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推杆(13),推杆(13)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欢欢李旭吴丹张伟丽谷静胡少华张秀梅胡玉萍陈新苹蔡传凤孙瑞张晓艳付海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