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22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包括推注枪体;推注枪体右部设有固定注射筒的固定组件、中部设有推动组件、左部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螺旋轴;推动组件包括从左至右布置的支撑块、推注块和活塞杆;支撑块螺纹安装在螺旋轴上,并与推注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推注块滑动设置在推注枪体上且下端设有棘齿,活塞杆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注射筒内;第一手柄上设有控制驱动马达动作的控制器,第二手柄一端设有插装在棘齿内、并当第二手柄回弹转动时对棘齿向右拨动的切换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对推注的自动、手动之间快速切换,适用不同的使用环境,而且有效实现对注射筒的固定,方便迅速均匀推注,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情危重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临床上采用鼻饲进食,即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主要以注射器打入流质、半流质及糊状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
[0003]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营养成分均衡的半流食、糊状食物往往粘稠度较高,临床上多用50mL注射器或50mL注食器进行注食,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仍需护理人员用很大的力气经胃管推注食物,推注费力,食物温度易流失;二是现有的一些推注装置无法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自动、手动根据使用环境随时切换,三是普通注射器在推注食物时需要用一手扶住下端,另一手推注射器,易导致人力推进压力不均,很容易出现手滑的现象,使食物洒出,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不仅实现对推注的自动、手动之间快速切换,适用不同的使用环境,而且有效实现对注射筒的固定,方便迅速均匀推注,操作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包括推注枪体、以及手柄组件;
[0006]所述推注枪体右部设有用于固定注射筒的固定组件、中部设有推动组件、左部设有驱动组件;
[0007]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从左至右布置在推注枪体下端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
[0008]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推注枪体上的驱动马达、与驱动马达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轴线左右布置的螺旋轴;
[0009]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从左至右布置的支撑块、推注块和活塞杆;
[0010]支撑块螺纹安装在螺旋轴上,并与推注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推注块滑动设置在推注枪体上且下端设有棘齿,活塞杆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注射筒内、另一端朝向推注块;
[0011]第一手柄上设有控制驱动马达动作的控制器,第二手柄一端设有插装在棘齿内、并当第二手柄回弹转动时对棘齿向右拨动的切换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拆卸安装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驱动马达电连接并为其提供电力,控制器上设有控制驱动马达正转、反转以及停止的按钮;
[0013]驱动马达外侧设有保护用的支撑罩。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柄一端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推注枪体上,支撑轴上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推注枪体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手柄接触并使得第二手柄张开一定角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套筒、切换杆和第二弹簧;
[0016]所述套筒固定在第二手柄上、两端进行封闭,切换杆滑动穿出套筒,第二弹簧套装
在切换杆上、一端与切换杆中部接触、另一端与套筒内壁接触使得切换杆一端弹性插装在棘齿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杆上远离棘齿的一端为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结构中直径较小端穿出套筒封闭端、直径较大端外侧与套筒封闭端螺纹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螺纹安装有左右移动的调节环,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环、推注块接触。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紧杆、夹紧块和固定块;
[0020]固定块上端为支撑注射筒用的弧形槽,夹紧杆螺纹安装在推注枪体上、中部转动在推注枪体上,一对支撑块前后滑动设置、并互为方向螺纹的与夹紧杆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设有与注射筒内壁接触的密封圈、同轴方向上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一通孔、左部径向方向上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0022]活塞杆上靠近注射筒的一端转动设有对第一通孔密封的封盖。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由于第一手柄上设有控制驱动马达动作的控制器,第二手柄一端设有插装在棘齿内、并当第二手柄回弹转动时对棘齿向右拨动的切换组件,当采用自动推注时,控制器控制驱动马达,使得螺旋轴将带动支撑块向右移动对第一弹簧压缩,带动推注块对活塞杆进行移动,此时活塞杆的右端将对注射筒进行挤压,因此实现自动控制推注;当采用手动推注时,切换组件与棘齿匹配,即手动转动第二手柄,其一端处的套筒相对发生转动,使得切换杆对棘齿向右拨动,推注块向右移动对活塞杆动作,保障对注射筒的挤压,实现手动控制推注,因此通过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对应自动、手动推注,实现对推注的自动、手动之间快速切换,适用不同的使用环境;
[0024]由于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质食物通过加压的方式从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并打开封盖注入注射筒内,并在活塞杆推动下,注射筒内压力将对封盖进行挤压,使其对第一通孔端头处封闭,因此实现对注射筒内流质食物的补充;
[0025]由于设置固定组件,转动夹紧杆,夹紧杆的两端互相反向螺纹与一对夹紧块连接,通过一对夹紧块面向、背向移动实现对注射筒的夹紧和松开,避免注射筒在推注过程中发生晃动,方便实现推进压力均匀,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切换组件主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手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中B

B方向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活塞杆主视图;
[0031]图6是图1中A

A方向示意图;
[0032]图中:1、推注枪体,21、第一手柄,22、电源组件,23、按钮,24、驱动马达,25、螺旋轴,251、滑轨,26、支撑块;
[0033]31、调节环,32、第一弹簧,33、推注块,34、棘齿,4、第二手柄,5、切换组件,51、套筒,52、切换杆,53、第二弹簧,6、活塞杆,61、第一通孔61,62、第二通孔,63、密封圈,64、封盖,7、注射筒,8、固定组件,81、夹紧杆,82、夹紧块,8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如图1所示,本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包括推注枪体1、推动组件、以及手柄组件;
[0037]所述推注枪体1右部设有用于固定注射筒7的固定组件8、中部设有推动组件、左部设有驱动组件;
[0038]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注枪体(1)、以及手柄组件;所述推注枪体(1)右部设有用于固定注射筒(7)的固定组件(8)、中部设有推动组件、左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从左至右布置在推注枪体(1)下端的第一手柄(21)和第二手柄(4);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推注枪体(1)上的驱动马达(24)、与驱动马达(24)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轴线左右布置的螺旋轴(25);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从左至右布置的支撑块(26)、推注块(33)和活塞杆(6);支撑块(26)螺纹安装在螺旋轴(25)上,并与推注块(3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2),推注块(33)滑动设置在推注枪体(1)上且下端设有棘齿(34),活塞杆(6)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注射筒(7)内、另一端朝向推注块(33);第一手柄(21)上设有控制驱动马达(24)动作的控制器,第二手柄(4)一端设有插装在棘齿(34)内、并当第二手柄(4)回弹转动时对棘齿(34)向右拨动的切换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21)上设有拆卸安装的电源组件(22),电源组件(22)与驱动马达(24)电连接并为其提供电力,控制器上设有控制驱动马达(24)正转、反转以及停止的按钮(23);驱动马达(24)外侧设有保护用的支撑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注射器推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4)一端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推注枪体(1)上,支撑轴上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推注枪体(1)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手柄(4)接触并使得第二手柄(4)张开一定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王桂珍王雅丽姜晓丽许芳芳魏碧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