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21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舞台幕布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包括幕布主体,具有平面部及收褶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收褶部交替排列;腰布,设置在所述幕布主体的顶部,所述腰布具有吊幕孔;加强护带,设置在所述腰布上,所述加强护带沿所述腰布的长度方向设置为折线“M”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舞台幕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下坠,变形量大及突发机械、电器故障造成幕布损坏、撕裂、坠落,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问题。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问题。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


[0001]本技术涉及舞台幕布
,具体的,涉及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

技术介绍

[0002]舞台幕布是各种类型的剧场影剧院礼堂俱乐部演播厅等舞台上不可缺少的设备,它起着装饰舞台,提高演出效果的作用,舞台上广泛使用的幕布主要有舞台大幕、二道幕、三道幕、檐幕、横侧幕、纱幕、天幕、吸音幕、串叠幕、侧幕、安全防火幕等种类。
[0003]大幕在台门口内,是舞台的门户,也是舞台的主要幕布,它主要用于演出开始和结束的启闭,有时也用作场幕使用;二道幕起装饰和分割演区的作用;三道幕起装饰和分割演区的作用,由三道幕组成;二、三道幕是用于各种形式的独唱、演唱、独奏等,在各种戏剧、戏曲的片段中,利用二、三道幕的启闭更换布景和道具;现有的舞台幕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下垂,变形量大及突发机械、电器故障造成幕布损坏、撕裂、坠落,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舞台幕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下垂,变形量大及突发机械、电器故障造成幕布损坏、撕裂、坠落,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包括
[0007]幕布主体;
[0008]腰布,设置在所述幕布主体的顶部,所述腰布具有吊幕孔;
[0009]加强护带,设置在所述腰布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加强护带沿所述腰布的长度方向设置为折线形。
[0010]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护带包括
[0011]第一加强带及第二加强带,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带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带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带的尾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加强带的首端相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加强带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加强带之间形成“V”型结构,所述吊幕孔靠近所述第一加强带与所述第二加强带位于上部的连接位置。
[0012]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护带还包括
[0013]封边加强带,设置在所述腰布的两端,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带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带的中部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加强带或所述第二加强带与所述腰布的两端的交点高于所述第一加强带的首端,低于所述第一加强带的尾端。
[0014]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5]横护带,设置在所述腰布上,所述横护带沿所述腰布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横护带与所述第一加强带与所述第二加强带的连接位置相交设置。
[0016]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7]边护带,设置在所述幕布主体的两侧,且所述边护带的一端与所述幕布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腰布及横护带连接。
[0018]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幕布主体具有平面部及收褶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收褶部交替排列,所述吊幕孔上设置有金属吊扣。
[0019]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护带的折线形为“M”型结构。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中在幕布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腰布,腰布上的吊幕孔用于将幕布主体吊挂在舞台上的吊杆或轨道上,便于拉开或收起幕布主体,由于幕布主体的高度一般超过7m,单位面积的腰布承受的垂直拉力较重,使得腰布与幕布主体的顶部连接的位置易变形或脱落,在腰布上还设置有折线形即“M”型的折线的加强护带,加强护带与腰布及幕布主体三者缝合,使得腰布与幕布主体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且使得腰布的承载力增加,有效的防止幕布主体顶部的撕裂及变形。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结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10、幕布主体,11、平面部,12、收褶部,20、腰布,21、吊幕孔,22、金属吊扣,30、加强护带,31、第一加强带,32、第二加强带,33、封边加强带,40、横护带,50、边护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包括
[0029]幕布主体10;
[0030]腰布20,设置在所述幕布主体10的顶部,所述腰布20具有吊幕孔21;
[0031]加强护带30,设置在所述腰布20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加强护带30沿所述腰布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为折线形。
[0032]本实施例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舞台幕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下垂,变形量大及突发机械、电器故障造成幕布损坏、撕裂、坠落,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问题,在幕布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腰布20,腰布20上的吊幕孔21用于将幕布主体10吊挂在舞台上的的大幕轨道及吊杆上,便于拉开或收起幕布主体10,由于幕布主体10的高度一般超过7m,单位面积的腰布20和吊幕孔21承受的垂直拉力较重,使得腰布20与幕布主体10的顶部连接的位置易变形或脱落,在腰布20上还设置有折线形即“M”型的折线的加强护带30,加强护带30与腰布20及幕布主体10三者缝合,使得腰布30与幕布主体10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且使得腰布20和吊
幕孔21的承载力增加,有效的防止幕布主体10顶部的变形及撕裂坠落。
[0033]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加强护带30包括
[0034]第一加强带31及第二加强带32,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尾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首端相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加强带31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加强带32之间形成“V”型结构,所述吊幕孔21靠近所述第一加强带31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位于上部的连接位置。
[0035]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腰布30对幕布主体10的固定强度,加强护带30包括首尾依次交替连接的第一加强带31及第二加强带32,吊幕孔21靠近所述第一加强带31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连接位置,使得吊幕孔21收到的拉力沿腰布20传递时,被第一加强带31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分担,减少了对腰布20的拉扯变形,保证了幕布主体10与腰布20之间的稳定性。
[0036]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加强护带30还包括
[0037]封边加强带33,设置在所述腰布20的两端,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中部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加强带31或所述第二加强带32与所述腰布20的两端的交点高于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首端,低于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尾端。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幕布主体(10);腰布(20),设置在所述幕布主体(10)的顶部,所述腰布(20)具有吊幕孔(21);加强护带(30),设置在所述腰布(20)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加强护带(30)沿所述腰布(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为折线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护带(30)包括第一加强带(31)及第二加强带(32),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尾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首端相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加强带(31)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加强带(32)之间形成“V”型结构,所述吊幕孔(21)靠近所述第一加强带(31)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位于上部的连接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布防护加强带舞台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护带(30)还包括封边加强带(33),设置在所述腰布(20)的两端,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带(31)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带(32)的中部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加强带(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纪梅张同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里舞台幕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