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琼专利>正文

耳道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89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道保护装置,耳道保护装置包括可卷绕成筒状的薄片,薄片塞入耳道内后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薄片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由于该薄片卷绕成筒状后,塞入耳道内后又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在塞入耳道时,可使卷绕成筒后的外径大约为耳道的宽度的1/2,此时更方便塞入外耳道内,且不会在塞入时触碰到伤口,而当薄片塞入耳道内后,薄片又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此时,薄片既可以轻微压合在伤口处,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伤口处的皮隆起,利于伤口的恢复,痊愈后的耳道内壁也更加的平整,而且,由于伤口处的表皮未隆起,从而不会使耳道太过于狭窄,故而方便药剂送入耳道内。故而方便药剂送入耳道内。故而方便药剂送入耳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道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耳道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的耳朵内发生病理性病变时或其它一些原因需要在耳道内开刀做手术,手术后需要向耳道内送药,但是由于耳道比较狭窄,在为手术后的伤口处上药的时候极不方便,上药的棉签或其它工具很容易触碰伤口,导致伤口处的表皮隆起,延长了治疗时间,还可能导致伤愈后表皮不平整,影响治疗效果,此外,还可能出现伤口被戳开而导致感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耳道表皮的耳道保护装置。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耳道保护装置,所述耳道保护装置包括可卷绕成筒状的薄片,所述薄片塞入耳道内后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薄片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薄片具有用于供药剂穿透的供药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药部为开设在所述薄片上的若干通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呈长条状,若干所述通孔平行且间隔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薄片为可渗水膜片,所述薄片的任一位置均为所述供药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薄片为核孔膜片。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薄片包括具有弹塑性的第一片层以及层叠贴合在所述第一片层上且能渗透液体的第二片层,所述供药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一片层上的若干渗透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片层为疏水性贴膜,所述第二片层为亲水性贴膜。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耳道保护装置还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可拆卸地穿设在所述薄片卷绕后形成的通道内,用于使所述薄片贴合外耳道内壁。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薄片为矩形薄片,所述薄片环绕其宽边方向卷绕后,在其长度方向至少1/4是重叠的。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薄片环绕其宽边方向卷绕后,在其长度方向1/3

1/2是重叠的。
[0015]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施例中的耳道保护装置,由于该薄片卷绕成筒状后,塞入耳道内后又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在塞入耳道时,可使卷绕成筒后的外径大约为耳道的宽度的1/2,此时更方便塞入外耳道内,且不会在塞入时触碰到伤口,而当薄片
塞入耳道内后,薄片又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此时,薄片既可以轻微压合在伤口处,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伤口处的皮隆起,利于伤口的恢复,痊愈后的耳道内壁也更加的平整,而且,由于伤口处的表皮未隆起,从而不会使耳道太过于狭窄,故而方便药剂送入耳道内。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处于未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0、薄片;101、供药部;11、第一片层;12、第二片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考图1

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道保护装置,本实施例中的耳道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向耳道内送药,对耳道内伤口处进行药品的涂敷,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该耳道保护装置能够安全方便的将药剂送至伤口处,且不会戳开伤口而影响伤口的愈合或导致伤口的感染。
[0027]本实施例中的耳道保护装置包括可卷绕成筒状的薄片10,薄片10塞入耳道内后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由于该薄片卷绕成筒状后,塞入耳道内后又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在塞入耳道时,可使卷绕成筒后的外径大约为耳道的宽度的1/2,此时更方便塞入外耳道内,且不会在塞入时触碰到伤口,而当薄片塞入耳道内后,薄片又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此时,
薄片既可以轻微压合在伤口处,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伤口处的皮隆起,利于伤口的恢复,痊愈后的耳道内壁也更加的平整,而且,由于伤口处的表皮未隆起,从而不会使耳道太过于狭窄,故而方便药剂送入耳道内。
[0028]进一步地,薄片10具有用于供药剂穿透的供药部101。由于薄片10具有用于供药剂穿透的供药部101,从而当薄片10贴合在耳道内壁上后,并使供药部101对应于伤口处,此时将药剂送至供药部101,并经供药部101将药剂涂敷在伤口处,由于在涂敷药剂时,涂敷药剂的工具不会直接与伤口接触,从而基本上不存在再次戳开伤口的可能,避免了伤口的感染。而且,由于具有该供药部101,因此薄片10在放置在耳道内后,直至痊愈的时候,再取下薄片10,无需每次上药之前把薄片10自耳道内取出,由于减少了薄片10安装至耳道和自耳道取出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对耳道内伤口干扰的次数,有利于耳道内伤口的恢复。
[0029]请参考图1

图3,在一实施例中,供药部101为开设在薄片10上的若干通孔,通过若干通孔可以使药剂穿过薄片10,从而完成药剂的涂敷。
[0030]进一步地,通孔呈长条状,若干通孔平行且间隔设置。由于通孔呈长条状,因此在卷绕之后,薄片10重叠的部分不易被完全挡住,依旧可以方便的将药剂输送至伤口处。
[0031]需要说明的是,通孔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长条状,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道保护装置包括可卷绕成筒状的薄片,所述薄片塞入耳道内后可自塞入时的状态转换为贴合在外耳道内壁上的状态,所述薄片具有用于供药剂穿透的供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药部为开设在所述薄片上的若干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长条状,若干所述通孔平行且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为可渗水膜片,所述薄片的任一位置均为所述供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为核孔膜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琼金玉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