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839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紧贴固定于女儿墙底面的轨道,轨道上架设电动葫芦;紧贴女儿墙的两侧围栏外侧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紧贴女儿墙顶面设置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底端均垂直连接于轨道顶面,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板的顶端;轨道的一端突出于女儿墙底面,该端为突出端;临近轨道突出端一侧的女儿墙围栏上方设置有竖直板,竖直板底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竖直板顶端连接于转接块,转接块朝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倾斜向下的倾斜板,两个倾斜板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顶面和轨道的突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屋顶起重系统的起重重量且节约了起重系统占用空间。用空间。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以建筑顶部为基点将物品往建筑上方吊起。而通常的吊起方案可以用吊机吊起,这种方案成本、规模过大,吊机占用空间大;还可以将绞车放在建筑屋顶,通过各种转向滑轮来讲物体吊起,但这种方式对于大重量物体来说不够适用,且占用空间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物体的吊起,可以利用女儿墙。所谓女儿墙,是指在建筑顶部设置的类似于围栏式的墙体结构,其主要目的为防止人员掉落。多数女儿墙底面略微突出于建筑本身,当需要对建筑下方物体进行吊起的时候,本技术将电动葫芦固定于女儿墙的底面,节约了空间;而为了实现固定的稳定,需要设计对应的固定工装以支持起吊系统。
[0005]具体来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包括紧贴固定于女儿墙底面的轨道,在轨道上架设有电动葫芦;
[0007]紧贴女儿墙的两侧围栏外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连接板,紧贴女儿墙顶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底端均垂直连接于轨道顶面,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板的顶端;
[0008]轨道的一端突出于女儿墙底面,该端为突出端;临近轨道突出端一侧的女儿墙围栏上方设置有竖直板,竖直板底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竖直板顶端连接于转接块,转接块朝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倾斜向下的倾斜板,两个倾斜板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顶面和轨道的突出端。
[0009]竖直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肘板。
[0010]两个倾斜板的底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于第二连接板的顶面和轨道的突出端。
[0011]第二连接板与女儿墙的围栏顶面间焊接固定。
[0012]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0013]第二连接板与轨道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0014]轨道为工字钢,电动葫芦的滚轮架设于轨道底面的突出限位板上。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按照上述方式将本技术固定完成
后,启动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就既可以将楼底的物品吊起,又可以移动物体的位置,方便快捷。由于本技术的固定方式,扩展了电动葫芦的移动范围,又设置了支撑的板件等,将所有重量分散到了女儿墙的各个位置,保证女儿墙所受压强尽量小,从而避免女儿墙墙体本身的损坏,也保证了电动葫芦的稳定性,提高了电动葫芦可承载的重量。由于巧妙利用的女儿墙底面的空间,还减少了起重系统对于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侧向剖视图;
[0017]图2是图1中A向视图下的女儿墙、轨道及第二连接板示意图。
[0018]图中,1、轨道,2、女儿墙,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竖直板,6、倾斜板,7、转接块,8、连接块,9、电动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包括紧贴固定于女儿墙2底面的轨道1,在轨道1上架设有电动葫芦9;
[0021]紧贴女儿墙2的两侧围栏外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连接板3,紧贴女儿墙2顶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两个第一连接板3底端均垂直连接于轨道1顶面,第二连接板4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板3的顶端;
[0022]轨道1的一端突出于女儿墙2底面,该端为突出端;临近轨道1突出端一侧的女儿墙2围栏上方设置有竖直板5,竖直板5底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竖直板5顶端连接于转接块7,转接块7朝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倾斜向下的倾斜板6,两个倾斜板6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的顶面和轨道1的突出端。
[0023]竖直板5与第二连接板4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肘板。
[0024]两个倾斜板6的底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块8,两个连接块8分别固定于第二连接板4的顶面和轨道1的突出端。
[0025]第二连接板4与女儿墙2的围栏顶面间焊接固定。
[0026]第二连接板4与第一连接板3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0027]第二连接板4与轨道1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0028]轨道1为工字钢,电动葫芦9的滚轮架设于轨道1底面的突出限位板上。
[0029]所有的固定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等形式。
[0030]使用的时候,按照上述方式将本技术固定完成后,启动电动葫芦9,电动葫芦9就既可以将楼底的物品吊起,又可以移动物体的位置,方便快捷。由于本技术的固定方式,扩展了电动葫芦9的移动范围,又设置了支撑的板件等,将所有重量分散到了女儿墙2的各个位置,保证女儿墙2所受压强尽量小,从而避免女儿墙2墙体本身的损坏,也保证了电动葫芦9的稳定性,提高了电动葫芦9可承载的重量。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紧贴固定于女儿墙(2)底面的轨道(1),在轨道(1)上架设有电动葫芦(9);紧贴女儿墙(2)的两侧围栏外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连接板(3),紧贴女儿墙(2)顶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两个第一连接板(3)底端均垂直连接于轨道(1)顶面,第二连接板(4)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板(3)的顶端;轨道(1)的一端突出于女儿墙(2)底面,该端为突出端;临近轨道(1)突出端一侧的女儿墙(2)围栏上方设置有竖直板(5),竖直板(5)底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竖直板(5)顶端连接于转接块(7),转接块(7)朝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倾斜向下的倾斜板(6),两个倾斜板(6)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的顶面和轨道(1)的突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女儿墙设置的起吊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乾韩友强姚元朝陈文光郭洪波刘运庚卫峰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