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26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涉及有电平转换器(6)、反向触发器(B1、B2、B3、A1、A2、……、An)、二极管(D1、D2、……、Dn)、电阻器R、电源(+Vcc)和单片机(7)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路串行通信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两个反向触发器组成,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个反向触发器(A1)的输出相连,第一个反向触发器(A1)的输入端与单片机(7)的发送数据端(TXD)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个反向触发器(B1)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个反向触发器(B1)的输出端与电平转换器(6)的数据接收端(RXD)相连,在反向触发器(B1)与二极管(D1)的连接处对电源(+Vcc)连有一个电阻器(R)。(*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运用的一个控制系统中,现有的多机串行口通信为将一台PC机与多个单片机或多个智能仪表相连,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通信中采用PC机的多个串行口,或者采用专用的网络通信卡。通信中由于PC机的串行口数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扩展,如果有扩展,需要加专用的通信卡,增加硬件电路;采用网络通信会增加成本,并且在软件的更改上不方便,否则要采用专业的通信软件。现有的多机串行口通信,每一个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均需要一个电平转换器,并且也不能大数量的扩展,因PC机的串行口的带载能力是有限的,目前电平转换器的价格也并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提出一种简单的串行口扩展电路,解决用PC机的一个串行口对应多个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的问题。本技术所述的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涉及有电平转换器、反向触发器、二极管、电阻器和电源组成。每一路串行通信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两个反向触发器组成,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出相连,第一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发送数据端相连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电平转换器的数据接收端相连在反向触发器与二极管的连接处对电源连有一个电阻器。在该装置中只需要增加一个二极管和一个反向触发器即可不断扩展单片机系统的串行通信口,方便地进行与单片机的通信,如果扩展数量过多时,只需要改变反向触发器,选择带载能力强的反向触发器代替即可。在该电路中多扩展的串行口共用电阻器、反向触发器、电平转换器、反向触发器。反向触发器的输入端与电平转换器的数据发送端相连,反向触发器的输出端与反向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反向触发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数据接收端相连。使用本技术所述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技术,任一个PC机的串行通信均可以无限扩展,加大了PC机串行口的带载能力,也就是解决了PC机串行口的带载能力有限的问题,实际上也就降低了日常的使用运行的费用。使用本技术所述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技术,方便进行与多单片机的通信,所采用的普通二极管和普通反向触发器器件价格低廉,而且电路简单、易于检测和维护。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的多串行口电路扩展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与电平转换器对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和附图2,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涉及有电平转换器6、反向触发器(B1、B2、B3、A1、A2、……、An)、二极管(D1、D2、……..、Dn)、电阻器R、电源(+Vcc)和单片机7组成。每一路串行通信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两个反向触发器组成,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个反向触发器(A1)的输出相连,第一个反向触发器(A1)的输入端与单片机7的发送数据端(TXD)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个反向触发器(B1)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个反向触发器(B1)的输出端与电平转换器6的数据接收端(RXD)相连,在反向触发器(B1)与二极管(D1)的连接处对电源(+Vcc)连有一个电阻器(R)。在该装置中只需要增加一个二极管(Dn)和一个反向触发器(An)即可不断扩展单片机系统的串行通信口,方便地进行与单片机的通信,如果扩展数量过多时,只需要改变反向触发器(B3),选择带载能力强的反向触发器代替(B3)即可。在该电路中多扩展的串行口共用电阻器(R)、反向触发器(B1)、电平转换器6、反向触发器(B2)和反向触发器(B3)。反向触发器(B2)的输入端与电平转换器6的数据发送端(TXD)相连,反向触发器(B2)的输出端与反向触发器(B3)的输入端相连,反向触发器(B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7的数据接收端(RXD)相连。参照附图2,电平转换器6可以设置1号电平转换器、2号电平转换器直至n号电平转换器;所说的单片机7,也可以对应设置为1号单片机、2号单片机,直至n号单片机。使用本技术所述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技术,任一个PC机的串行通信均可以无限扩展,加大了PC机串行口的带载能力,也就是解决了PC机串行口的带载能力有限的问题,实际上也就降低了日常的使用运行的费用。使用本技术所述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技术,方便进行与多单片机的通信,所采用的普通二极管和普通反向触发器器件价格低廉,而且电路简单、易于检测和维护。权利要求1.一种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涉及有电平转换器(6)、反向触发器(B1、B2、B3、A1、A2、……、An)、二极管(D1、D2、……、Dn)、电阻器R、电源(+Vcc)和单片机(7)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路串行通信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两个反向触发器组成,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个反向触发器(A1)的输出相连,第一个反向触发器(A1)的输入端与单片机(7)的发送数据端(TXD)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个反向触发器(B1)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个反向触发器(B1)的输出端与电平转换器(6)的数据接收端(RXD)相连,在反向触发器(B1)与二极管(D1)的连接处对电源(+Vcc)连有一个电阻器(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路中多扩展的串行口共用电阻器(R)、反向触发器(B1)、电平转换器(6)、反向触发器(B2)和反向触发器(B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触发器(B2)的输入端与电平转换器(6)的数据发送端(TXD)相连,反向触发器(B2)的输出端与反向触发器(B3)的输入端相连,反向触发器(B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7)的数据接收端(RXD)相连。专利摘要多机串行口通信装置,涉及有电平转换器、反向触发器、二极管、电阻器和电源组成。每一路串行通信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两个反向触发器组成,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出相连,第一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发送数据端相连,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个反向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电平转换器的数据接收端相连,在反向触发器与二极管的连接处对电源连有一个电阻器。在该装置中只需要增加一个二极管和一个反向触发器即可不断扩展单片机系统的串行通信口,方便地进行与单片机的通信,如果扩展数量过多时,只需要改变反向触发器即可。在该电路中多扩展的串行口共用电阻器、反向触发器、电平转换器、反向触发器。电路简单、易于检测和维护。文档编号G06F13/38GK2655340SQ20032010701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尹彭飞 申请人:山东风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风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