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灯发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18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灯发光模组,包括背板,还包括灯罩和发光机构,所述背板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灯罩,所述背板表面插接有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包括盖板、卡槽、导电片A、卡块、灯板、灯珠和导电片B,所述背板表面靠近灯罩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壁内嵌有导电片A,卡槽内部插接有卡块且卡块可以顺着卡槽内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卡块表面靠近灯罩一侧固定连接有灯板,将卡块对齐卡槽并插入,插入完成后灯板位于背板与灯罩之间,同时卡块表面的导电片B与卡槽内壁的导电片A接触,接通灯珠的供电电路,开启电源时灯珠即可通电照亮起到照明作用,需要更换时只需顺着卡槽将卡块和灯板抽出即可,使用便捷,无需接线,方便维护。方便维护。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灯发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壁灯发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壁灯是安装在室内墙壁上的辅助照明装饰灯具,一般多配用乳白色的玻璃灯罩,起到照明作用,种类和样式较多,一般常见的吸顶灯、变色壁灯、床头壁灯、镜前壁灯等,运用十分广泛。
[0003]专利号为CN 203797467 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壁灯,由于该壁灯的灯座为一体结构,反光面成型在灯座上,安装在灯座窗口内的发光体组件向下照射到上述反光面上,因而其整体结构非常简洁、不需要单独安装反光板,装配非常方便。
[0004]该一种壁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传统壁灯发光一般采用安装在灯板表面的灯珠,灯板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灯体内部,安装后还需要进行接线,操作繁琐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壁灯发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灯发光模组,通过卡槽和卡块以及灯板等组件构成的发光机构实现发光模组的快速安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壁灯发光模组,包括背板,还包括灯罩和发光机构,所述背板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灯罩,所述背板表面插接有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包括盖板、卡槽、导电片A、卡块、灯板、灯珠和导电片B,所述背板表面靠近灯罩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壁内嵌有导电片A,卡槽内部插接有卡块且卡块可以顺着卡槽内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卡块表面靠近灯罩一侧固定连接有灯板,所述卡块表面靠近卡槽一侧内嵌有与导电片A位置对应的导电片B。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灯罩内部插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槽、胶垫、活动板、端板、灯丝和卡夹,所述灯罩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插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可以顺着滑槽内部水平方向滑动,所述活动板表面远离灯罩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活动板内部安装有灯丝且灯丝电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正常使用状态下,活动板主体部位插入至灯罩内部,此时灯体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在需要获得更大光照强度时,可以顺着滑槽向两侧抽拉活动板,将活动板展开,通过活动板内部灯丝通电发亮起到辅助照明作用,提高照明范围和光照强度,使用更加灵活。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与灯罩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通过启闭盖板可以控制灯罩内部的启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灯板表面远离背板一侧安装有灯珠且灯珠为多个,所述灯珠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电片A和导电片B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通过灯珠起到照明作用,通过导电片A和导电片B的配合,实现为灯珠的供电。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侧壁粘接有胶垫,所述胶垫位于滑槽与活动板外壁之间连
接处;通过胶垫增加连接处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板不会晃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表面远离端板一侧粘接有卡夹;通过卡夹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活动板的抽出范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背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灯板安装在卡块的表面,在进行灯体的组装时,将卡块对齐卡槽并插入,插入完成后灯板位于背板与灯罩之间,同时卡块表面的导电片B与卡槽内壁的导电片A接触,接通灯珠的供电电路,开启电源时灯珠即可通电照亮起到照明作用,需要更换时只需顺着卡槽将卡块和灯板抽出即可,使用便捷,无需接线,方便维护;正常使用状态下,活动板主体部位插入至灯罩内部,此时灯体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在需要获得更大光照强度时,可以顺着滑槽向两侧抽拉活动板,将活动板展开,通过活动板内部灯丝通电发亮起到辅助照明作用,提高照明范围和光照强度,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壁灯发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壁灯发光模组的背板与灯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壁灯发光模组的灯罩与活动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背板;2、灯罩;3、发光机构;301、盖板;302、卡槽;303、导电片A;304、卡块;305、灯板;306、灯珠;307、导电片B;4、调节机构;401、滑槽;402、胶垫;403、活动板;404、端板;405、灯丝;40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壁灯发光模组,包括背板1,还包括灯罩2和发光机构3,所述背板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灯罩2,所述背板1表面插接有发光机构3,所述发光机构3包括盖板301、卡槽302、导电片A303、卡块304、灯板305、灯珠306和导电片B307,所述背板1表面靠近灯罩2一侧开设有卡槽302,所述卡槽302内侧壁内嵌有导电片A303,卡槽302内部插接有卡块304且卡块304可以顺着卡槽302内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卡块304表面靠近灯罩2一侧固定连接有灯板305,所述卡块304表面靠近卡槽302一侧内嵌有与导电片A303位置对应的导电片B307。
[0020]其中,还包括调节机构4,所述灯罩2内部插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滑槽401、胶垫402、活动板403、端板404、灯丝405和卡夹406,所述灯罩2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01,滑槽401内部插接有活动板403且活动板403可以顺着滑槽401内部水平方向滑动,所述活动板403表面远离灯罩2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404,活动板403内部安装有灯丝405且灯丝405电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正常使用状态下,活动板403主体部位插入至灯罩2内部,此时灯体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在需要获得更大光照强度时,可以顺着滑槽401向两侧抽拉活动板403,将活动板403展开,通过活动板403内部灯丝405通电发亮起到辅助照明作用,提高照明范围和光照强度,使用更加灵活。
[0021]其中,所述背板1与灯罩2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301,所述灯板305表面远离背板1
一侧安装有灯珠306且灯珠306为多个,所述灯珠306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电片A303和导电片B307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通过启闭盖板301可以控制灯罩2内部的启闭,通过灯珠306起到照明作用,通过导电片A303和导电片B307的配合,实现为灯珠306的供电。
[0022]其中,所述滑槽401内侧壁粘接有胶垫402,所述胶垫402位于滑槽401与活动板403外壁之间连接处,所述活动板403表面远离端板404一侧粘接有卡夹406;通过胶垫402增加连接处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板403不会晃动,通过卡夹406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活动板403的抽出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壁灯发光模组,使用时,在背板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302,灯板305安装在卡块304的表面,在进行灯体的组装时,将卡块304对齐卡槽302并插入,插入完成后灯板305位于背板1与灯罩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灯发光模组,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罩(2)和发光机构(3),所述背板(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灯罩(2),所述背板(1)表面插接有发光机构(3),所述发光机构(3)包括盖板(301)、卡槽(302)、导电片A(303)、卡块(304)、灯板(305)、灯珠(306)和导电片B(307),所述背板(1)表面靠近灯罩(2)一侧开设有卡槽(302),所述卡槽(302)内侧壁内嵌有导电片A(303),卡槽(302)内部插接有卡块(304)且卡块(304)可以顺着卡槽(302)内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卡块(304)表面靠近灯罩(2)一侧固定连接有灯板(305),所述卡块(304)表面靠近卡槽(302)一侧内嵌有与导电片A(303)位置对应的导电片B(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灯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4),所述灯罩(2)内部插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滑槽(401)、胶垫(402)、活动板(403)、端板(404)、灯丝(405)和卡夹(406),所述灯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锦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优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