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防滑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97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防滑杯垫,涉及茶杯垫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布艺杯垫浸湿后吸水缓慢且表面光滑,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滑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外层远离内层的一端设有若干防滑条,防滑条的两端与外层固定连接,相邻若干防滑条之间贯穿开设有若干散湿槽,内层靠近外层的一端开设有与散湿槽连通的导湿槽,防滑条、散湿槽与外层呈一体成型结构,外层设为蜂巢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亚麻纤维,亚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的吸湿和耐热性能,确保面料具有稳定的吸湿效果,同时亚麻纤维的表面粗糙,吸湿的同时还能提高面料的防滑效果,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整体性能。料的整体性能。料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湿防滑杯垫


[0001]本技术涉及茶杯垫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湿防滑杯垫。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发现杯垫的身影,一般广泛用于餐厅、咖啡厅、酒店等公共饮食场所,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杯垫的款式也各不相同,按照材质可以分为布艺杯垫、纸质杯垫、木质杯垫等。
[0003]在众多种类的茶杯中,玻璃杯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布艺杯垫多用于放置玻璃杯,起到隔热的同时还能防止茶水外漏,但是现有的布艺杯垫吸水缓慢,杯垫表面存留有水渍,导致杯垫与玻璃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杯子很容易被碰倒导致茶水洒出甚至杯子摔碎,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防滑杯垫,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布艺杯垫的吸水效果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吸湿防滑杯垫,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端设有若干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两端与外层固定连接,相邻若干防滑条之间贯穿开设有若干散湿槽,所述内层靠近外层的一端开设有与散湿槽连通的导湿槽,所述外层设为蜂巢组织。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蜂巢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蜂巢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沉浮沉。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柔软吸湿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内层设为透孔组织,所述内层由第一防滑纱线和第二防滑纱线编织而成。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吸湿纱线包括柔软吸湿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柔软吸湿包覆纱,所述柔软吸湿纱芯由竹纤维和截面形状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柔软吸湿包覆纱由竹炭纤维和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滑纱线包括第一防滑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一防滑包覆纱,所述第一防滑纱芯由亚麻纤维和截面形状为十字的丙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防滑包覆纱由锦纶纤维和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滑纱线包括第二防滑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二防滑包覆纱,所述第二防滑纱芯由粘胶纤维和亚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防滑包覆纱由竹炭纤维加捻而成。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远离外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块。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在外层远离内层的一端设有防滑条,通过设置防滑条,增大了外层与杯子接触面的摩擦力,同时防滑条增大了外层的吸水面积,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的吸水性能,相邻防滑条之间开设有散湿槽,茶水通过散湿槽可以迅速进入内层,内层设有与散湿槽连通的导湿槽,增大了茶水与内层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面料整体的散湿面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外层的组织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柔软吸湿纱线的切片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防滑纱线的切片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防滑纱线的切片图。
[0020]图中:1、内层;2、外层;3、防滑条;4、散湿槽;5、导湿槽;6、柔软吸湿纱线;7、第一防滑纱线;8、第二防滑纱线;9、柔软吸湿纱芯;10、柔软吸湿包覆纱;11、竹纤维;12、涤纶异形纤维;13、竹炭纤维;14、苎麻纤维;15、第一防滑纱芯;16、第一防滑包覆纱;17、亚麻纤维;18、丙纶异形纤维;19、锦纶纤维;20、第二防滑纱芯;21、第二防滑包覆纱;22、粘胶纤维;23、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
[0023]该吸湿防滑杯垫,如图1所示,通过在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端设有防滑条3,通过设置防滑条3,增大了外层2与杯子接触面的摩擦力,同时防滑条3增大了外层2的吸水面积,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的吸水性能,相邻防滑条3之间开设有散湿槽4,茶水通过散湿槽4可以迅速进入内层1,内层1设有与散湿槽4连通的导湿槽5,增大了茶水与内层1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面料整体的散湿面积,内层1远离外层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块23,增大了内层1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确保杯垫整体的防滑性能。
[0024]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蜂巢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蜂巢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沉浮沉,外层2由柔软吸湿纱线6通过梭织机编织而成,利用柔软吸湿纱线6具有的吸湿性能来确保外层2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内层1设为透孔组织,内层1由第一防滑纱线7和第二防滑纱线8通过梭织机编织而成,利用第一防滑纱线7和第二防滑纱线8具有的防滑性能使得内层1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
[0025]如图3所示,柔软吸湿纱线6包括柔软吸湿纱芯9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柔软吸湿包覆纱10,柔软吸湿纱芯9由竹纤维11和截面形状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12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竹纤维11具有良好的瞬间吸水性,从而确保柔软吸湿纱芯9具有稳定的吸水效果,同时利用竹纤维11良好的透气性来提高面料整体的速干效果,Y形截面形状的涤纶异形纤维12表面具有的长条槽,从而确保柔软吸湿纱芯9的内部具有足够的孔隙量,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和速干性能,柔软吸湿包覆纱10由竹炭纤维13和苎麻纤维14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苎麻纤维14和竹炭纤维13具有的吸湿快和散湿快的特点来加强柔软吸湿包覆纱
10和外层2整体的散湿速干性能。
[0026]如图4所示,第一防滑纱线7包括第一防滑纱芯15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一防滑包覆纱16,第一防滑纱芯15由亚麻纤维17和截面形状为十字的丙纶异形纤维18加捻而成,亚麻纤维17具有良好的吸湿和耐热性能,确保第一防滑纱芯15吸湿效果的同时有效隔绝热量,提高杯垫的整体性能,亚麻纤维17的表面粗糙,吸湿的同时还能提高面料的防滑效果,利用丙纶异性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的防滑效果,第一防滑包覆纱16由锦纶纤维19和苎麻纤维14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锦纶纤维19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从而确保第一防滑包覆纱16的防滑效果,利用苎麻纤维14具有的吸湿和速干性能来加强第一防滑纱线7的整体性能。
[0027]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防滑纱线8包括第二防滑纱芯20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二防滑包覆纱21,第二防滑纱芯20由粘胶纤维22和亚麻纤维17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粘胶纤维22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从而确保第二防滑纱芯20的吸湿效果,利用亚麻纤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防滑杯垫,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端设有若干防滑条(3),所述防滑条(3)的两端与外层(2)固定连接,相邻若干防滑条(3)之间贯穿开设有若干散湿槽(4),所述内层(1)靠近外层(2)的一端开设有与散湿槽(4)连通的导湿槽(5),所述外层(2)设为蜂巢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防滑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蜂巢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沉浮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防滑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由柔软吸湿纱线(6)编织而成,所述内层(1)设为透孔组织,所述内层(1)由第一防滑纱线(7)和第二防滑纱线(8)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湿防滑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吸湿纱线(6)包括柔软吸湿纱芯(9)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孙何意丹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宁欣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