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排气阀及压力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97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排气阀及压力锅具,防堵排气阀设置于锅盖上,包括:排气阀,固定于所述锅盖上,与所述锅盖内侧连通,且具有出气口;底盒,固定设置于所述锅盖的外侧面上,且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底盒内;吸收棉,设置于所述底盒内,且围设于所述出气口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排气阀设置于锅盖上,且具有出气口,在锅盖外侧还固定设有底盒,底盒内还设有吸收棉,吸收棉围设于出气口外侧。排气时,气体可经过出气口和吸收棉逸出,但是气体内的食物残渣、汤汁等会被吸收棉吸收和阻挡,无法排出,从而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从而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从而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排气阀及压力锅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锅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排气阀及压力锅具。

技术介绍

[0002]压力锅具有节能、省时、烹饪功能多的特点,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
[0003]传统的高压锅均设有排气阀,当锅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后,气体经过排气阀逸出,实现排气。但是在排气时,气体中会夹杂着食物残渣和汤汁,食物残渣和汤会随着气体一起排出,从而污染锅盖及灶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排气阀,所述防堵排气阀具有防止食物残渣、汤汁随气体一起排出等特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堵排气阀,设置于锅盖上,包括:排气阀,固定于所述锅盖上,与所述锅盖内侧连通,且具有出气口;底盒,固定设置于所述锅盖的外侧面上,且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底盒内;吸收棉,设置于所述底盒内,且围设于所述出气口外侧。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防堵排气阀,通过排气阀设置于锅盖上,且具有出气口,在锅盖外侧还固定设有底盒,底盒内还设有吸收棉,吸收棉围设于出气口外侧。排气时,气体可经过出气口和吸收棉逸出,但是气体内的食物残渣、汤汁等会被吸收棉吸收和阻挡,无法排出,从而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
[0008]优选地,所述底盒内侧面还固定设有一个或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压设于所述吸收棉的上侧面;挡板可防止吸收棉从底盒内掉落,增加吸收棉安装的稳定性。
[0009]优选地,所述防堵排气阀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放置于所述底盒上,且盖设于所述吸收棉上侧;所述盒盖的一侧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底盒之间具有预设距离;盒盖可进一步增加吸收棉安装的稳定性,且过滤后的气体可从开口部和底盒之间逸出。
[0010]优选地,所述底盒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外,以使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底盒内;所述吸收棉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外,以使所述吸收棉围设于所述出气口外侧;所述盒盖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外,且所述盒盖与所述底盒连接;通过第一开口可使得出气口位于底盒内,通过第二开口可使得吸收棉围设于出气口外侧,通过第三开口可使得盒盖与底盒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防堵排气阀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盒和所述盒盖的连接处;密封圈可增强底盒和盒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体从底盒和盒盖之间逸出。
[0012]优选地,所述排气阀包括与所述锅盖固定的阀体,所述阀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且所述进气口形成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锅盖的端部上,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形成出气口,所
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阀体设有进气口、容纳腔和出气口,气体可依次穿过进气口、容纳腔和出气口排出。
[0013]优选地,所述排气阀还包括阀芯和开关,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包括一体成型的堵塞部和连接部,所述堵塞部堵塞所述出气口,所述连接部设有阀芯转轴孔;所述开关位于所述阀体上侧,包括按压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形成有开关转轴孔,所述开关转轴孔和所述阀芯转轴孔转动插设有一转轴;开关包括按压部和转动部,阀芯包括堵塞部和连接部,转动部和连接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动开关,即可带动阀芯上移,露出出气口。
[0014]优选地,所述转动部的下端面包括起始抵接部和终止抵接部,所述开关未翻转时,所述起始抵接部与所述阀体抵接;所述开关翻转后,所述终止抵接部与所述阀体抵接;所述起始抵接部和所述开关转轴孔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终止抵接部和所述开关转轴孔之间的最短距离;由于起始抵接部和开关转轴孔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终止抵接部和开关转轴孔之间的最短距离,翻转开关,与阀体抵接起始抵接部变换为终止抵接部,因此开关转轴孔的位置上移,同时带动阀芯上移,并露出出气口。
[0015]优选地,所述防堵排气阀还包括阀盖,所述阀盖下端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上端设有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堵塞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所述防堵排气阀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件上端与所述阀盖抵接,下端与所述台阶抵接;阀芯活动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件与台阶和阀盖抵接,当锅内气压大于弹性件的弹性时,气压即可向上顶开阀芯,从而实现排气。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具,该压力锅具包括所述的防堵排气阀,以及配合设置的锅盖和锅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具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盖、底盒、吸收棉、盒盖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盖和防堵排气阀的装配图。
[0020]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体和阀盖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转轴、阀芯的爆炸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压块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排气时的示意图。
[0027]1、阀体;11、容纳腔;12、出气口;13、进气口;2、阀芯;21、堵塞部;22、连接部;23、台阶;24、阀芯转轴孔;3、开关;31、开关转轴孔; 32、按压部;33、转动部;34、起始抵接部;35、终止抵接部;4、阀盖; 41、通孔;42、抵接面;43、凹槽;5、弹性件;6、调压块;61、转动孔; 62、凸块;7、紧固件;8、转轴;91、锅盖;92、锅体;93、底盒;931、挡板;94、吸收棉;941、第二通孔;95、盒盖;951、开口部;952、第三通孔;9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0029]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具,包括锅盖91和锅体92,锅盖91和锅体92配合连接形成完整的压力锅具。
[0030]请参阅图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堵排气阀,防堵排气阀固定设置于锅盖91上。具体的,防堵排气阀包括排气阀、底盒93、吸收棉94、盒盖95、密封圈96。
[003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排气阀与锅盖91固定设置。底盒93上的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排气阀可穿过第一通孔,使得底盒93与锅盖91固定连接。值得注意的是,底盒93安装完成后,排气阀的出气口12位于底盒93内。
[0032]优选地,底盒93内部中空,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排气阀,设置于锅盖(9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阀,固定于所述锅盖(91)上,与所述锅盖(91)内侧连通,且具有出气口(12);底盒(93),固定设置于所述锅盖(91)的外侧面上,且所述出气口(12)位于所述底盒(93)内;吸收棉(94),设置于所述底盒(93)内,且围设于所述出气口(12)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93)内侧面还固定设有一个或多个挡板(931),所述挡板(931)压设于所述吸收棉(94)的上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排气阀还包括盒盖(95),所述盒盖(95)可拆卸放置于所述底盒(93)上,且盖设于所述吸收棉(94)上侧;所述盒盖(95)的一侧设有开口部(951),所述开口部(951)与所述底盒(93)之间具有预设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93)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外,以使所述出气口(12)位于所述底盒(93)内;所述吸收棉(94)上设有第二通孔(941),所述第二通孔(941)套设于所述排气阀外,以使所述吸收棉(94)围设于所述出气口(12)外侧;所述盒盖(95)上设有第三通孔(952),所述第三通孔(952)套设于所述排气阀外,且所述盒盖(95)与所述底盒(93)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排气阀还包括密封圈(96),所述密封圈(96)设置于所述底盒(93)和所述盒盖(95)的连接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与所述锅盖(91)固定的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11),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雪露凌广平张加存凃嵎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厨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