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处理系统及柴油发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782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后处理结构,包括:设置于DOC单元、DPF单元和SCR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包括:进气管道,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于所述SCR单元上游的位置;进气泵,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管道连通于SCR单元上游的位置,并通过进气泵将空气通过进气管道泵入排气管路内,将空气引入SCR单元上游与汽车废气混合,稀释了汽车废气,降低了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废气中的氧含量,加速了氧化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减少了SCR单元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净化废气的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油发动机。油发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处理系统及柴油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后处理系统及柴油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悬浮颗粒,废气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废气排放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致癌、损坏家畜和物品、酸雨等后果。采用净化技术处理汽车废气是对废气的有效治理途径之一。
[0003]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后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于排气管路100上的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氧化催化技术)单元101、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颗粒捕集器)单元102和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单元103。其中,DOC单元101用于将发动机排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并将废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加快后续SCR单元103中对氮氧化物的转化速度和效率;以及氧化DPF再生时喷射的燃油,提升温度,为DPF再生做前期准备。
[0004]DPF单元102依靠交替封堵捕集器载体孔进出口强迫气流通过多孔壁面实现对颗粒的捕集。一般DPF单元102的捕集效率可达90%以上,能够有效降低废气中的PM2.5等排放污染物。当灰分捕集过多时,需要喷射燃油进行DPF再生。
[0005]SCR单元103利用尿素水解产生的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
[0006]废气从进气端进入,经过后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大气,由于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为保证废气中的污染物能够满足法规需求,后处理在催化剂(如SCR单元的催化剂)的用量上相对较大,成本较高。
[0007]因此,如何降低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使得在无需提高催化器用量的前提下,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以降低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使得在无需提高催化器用量的前提下,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
[000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处理系统的柴油发动机。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后处理系统,包括:设置于排气管路上的DOC单元、DPF单元和SCR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且连通于所述SCR单元上游的前进气系统;
[0012]所述前进气系统包括:
[0013]进气管道,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于所述SCR单元上游的位置;
[0014]进气泵,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用于通过所述进气管道向所述排气管路内泵入空气。
[0015]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前进气系统还包括串联于所述进气管道上的
单向阀,在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单向阀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单向阀处于截止状态。
[0016]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气泵和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一端之间。
[0017]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前进气系统还包括串联于所述进气管道上的开关阀。
[0018]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进气泵为手动控制泵,且所述进气泵的控制开关设置于驾驶舱内。
[0019]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进气泵为自动控制泵,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氮氧传感器,在所述氮氧传感器测得的氮氧化物浓度超过预设浓度时,所述进气泵开启,在所述氮氧传感器测得的氮氧化物浓度低于预设浓度时,所述进气泵关闭。
[0020]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DOC单元、所述DPF单元和所述SCR单元沿所述排气管路的排气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DOC单元的上游。
[0021]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二端与发动机进气管连通。
[0022]优选地,在上述后处理系统中,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二端与大气连通,且所述进气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进气泵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0023]本技术提供的后处理系统,在传统后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前进气系统。前进气系统的进气管道连通于SCR单元上游的位置,并通过进气泵将空气通过进气管道泵入排气管路内,将空气引入SCR单元上游与汽车废气混合,稀释了汽车废气,降低了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废气中的氧含量,加速了氧化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减少了SCR单元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净化废气的成本。
[0024]在本技术另一技术方案中,在进气管道上串联了单向阀,并令该单向阀在进气管道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处于导通状态,在进气管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处于截止状态,能够阻止排气管路内未经处理的废气排入进气管道,并由进气管道排入大气。
[0025]一种柴油发动机,包括后处理系统,所述后处理系统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具有上述后处理系统,因此兼具上述后处理系统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00为排气管路,101为DOC单元,102为DPF单元,103为SCR单元,200为进气管
道,201为单向阀,202为进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以降低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使得在无需提高催化器用量的前提下,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
[0031]本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处理系统的柴油发动机。
[0032]为了解决既能实现降低污染物含量,又能提高废气后处理转化效率,降低成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巧妙的构思,克服了本
中,废气处理结果不理想,催化剂使用量较多、成本较高的技术难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无需增加催化器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的技术方案,具体结构细节,请见下文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4]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后处理系统,包括DOC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系统,包括设置于排气管路(100)上的DOC单元(101)、DPF单元(102)和SCR单元(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100)连通,且连通于所述SCR单元(103)上游的前进气系统;所述前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200),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100)于所述SCR单元(103)上游的位置;进气泵(20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200),用于通过所述进气管道(200)向所述排气管路(100)内泵入空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气系统还包括串联于所述进气管道(200)上的单向阀(201),在所述进气管道(200)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单向阀(201)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进气管道(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单向阀(201)处于截止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201)设置于所述进气泵(202)和所述进气管道(200)的第一端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气系统还包括串联于所述进气管道(200)上的开关阀。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泵(202)为手动控制泵,且所述进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梅鲍安待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