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780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所述底座的上端左部中侧和上端右部中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上部共同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器的前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监测器的前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滑动架带动监测器深入到储水盒内,冷却水接触到监测器的底部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却水沿着降温管流动,利用冷却水的流动性和吸热性带走监测器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快速降温作用,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设备。温度损坏设备。温度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网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现有的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在长期使用时内部产生大量热量,过多的热量容易损坏设备。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解决了热量过多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部中侧和上端右部中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上部共同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器的前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监测器的前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降温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块,左侧所述滑块的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右侧所述滑块的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滑块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滑动装置通过滑动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储水盒,所述储水盒的左端和右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的外表面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动力阀,所述储水盒的前端中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储水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漏斗,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动力阀,所述降温装置通过储水盒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中部呈U形设置,所述进水管贯穿监测器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监测器的下部位于降温装置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滑动架和底座保持平行位置关系。
[0011]优选的,所述丝杆和限位杆分别位于左右滑槽的内部。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滑动架带动监测器深入到储水盒的内部,冷却水接触到监测器的底部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却水沿着降温管流动,利用冷却水的流动性和吸热性带走监测器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快速降温作用,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底座;2、固定板;3、滑槽;4、滑动装置;5、监测器;6、显示屏;7、控制按钮;8、降温装置;41、滑动架;42、滑块;43、丝杆;44、伺服电机;45、限位杆;46、通孔;81、储水盒;82、降温管;83、阀门;84、进水管;85、进水漏斗;86、动力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左部中侧和上端右部中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2,两个固定板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滑槽3,两个固定板2的相对面上部共同设置有滑动装置4,滑动装置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器5,监测器5的下部位于降温装置8的内部,监测器5的前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6,监测器5的前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7,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降温装置8;
[0020]图2为滑动装置4包括滑动架41,滑动架41和底座1保持平行位置关系,滑动架4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块42,左侧滑块42的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丝杆43,丝杆43和限位杆45分别位于左右滑槽3的内部,丝杆4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4,通过伺服电机44带动丝杆43转动,从而带动滑块42和滑动架41往下运动,进而带动监测器5深入到储水盒81的内部,冷却水接触到监测器5的底部起到降温的作用,右侧滑块42的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杆45,两个滑块42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通孔46,滑动装置4通过滑动架41与固定板2活动连接;
[0021]图3为降温装置8包括储水盒81,储水盒81的左端和右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降温管82,冷却水沿着降温管82流动,利用冷却水的流动性和吸热性带走监测器5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快速降温作用,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设备,降温管82的外表面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阀门83,储水盒81的前端中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84,进水管84的中部呈U形设置,进水管84贯穿监测器5的内部,进水管84远离储水盒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漏斗85,进水管8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动力阀86,降温装置8通过储水盒81与底座1固定连接。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3]将冷却液通过进料漏斗85和进水管84进入到储水盒81内部,通过伺服电机44带动丝杆43转动,从而带动滑块42和滑动架41往下运动,进而带动监测器5深入到储水盒81的内
部,冷却水接触到监测器5的底部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监测器5对冷却水进行挤压,使得冷却水进入到降温管82中,冷却水沿着降温管82流动,利用冷却水的流动性和吸热性带走监测器5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快速降温作用,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设备。
[002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滑动架41带动监测器5深入到储水盒81的内部,冷却水接触到监测器5的底部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却水沿着降温管82流动,利用冷却水的流动性和吸热性带走监测器5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快速降温作用,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设备。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部中侧和上端右部中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上部共同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器的前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监测器的前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降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块,左侧所述滑块的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右侧所述滑块的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滑块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滑动装置通过滑动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网主动负荷预测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希明周俊峰孙轶良张章谢延涛唐帅杨占金李光毅彭婵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