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73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食物容器、加热组件和风扇,食物容器以抽屉式地设于壳体的下部,加热组件位于食物容器的上方;风扇位于加热组件的上方;壳体包括底部、周侧部及顶部;底部设有进风口,靠近风扇的周侧部设有出风口;风扇产生的气流由底部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中,往上流动后从出风口流出;壳体的前侧设有位于面板上方的透视窗,用户通过透视窗可观察食物容器内的食物加热状况;出风口集中布置,使整体外观更为整洁,且避免因进风口各方为多处布置,容易吸入异物的问题频发。容易吸入异物的问题频发。容易吸入异物的问题频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生活的逐渐演进,为了满足人们更为多样化的烹饪需求,各种规格、款式的烘烤烹饪设备走入市场。
[0003]CN216724246U的空气炸锅的热风循环结构,烘烤装置产生的热风沿热风出口、锅盖内腔进入炸篮内烘烤食物,烘烤食物后的热风沿炸篮、通孔进入烘烤装置内重新加热,如此往复,形成热风循环,提高空气炸锅的烘烤效率。
[0004]CN216724230U的空气炸锅,进风口处的空气温度低于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通过增大气流交换区域范围以及进风口和出风口间空气温差来提升散热效率,通过降低安装腔内温度来有效延长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
[0005]空气炸锅,利用高温气流对食物进行全方位充分加热,以提高烘烤效率,通常其包括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气流出口设于靠近风机所在的壳体上,出于较少噪音、加大气流量考虑,气流进口通常开设在壳体的四周,包括壳体的顶面、底面等。
[0006]现有的空气炸锅存在如下不足:1、食物的加热过程不可见,想要查看食物的生熟情况,需将内部容器从壳体中取出,操作上比较不变。
[0007]2、壳体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气流进口,外观可视性不佳,且容易把轻质杂物吸入到空气炸锅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用户无需将容器取出即可观察内部的食物加工情况;下吸风方式可改善整体外观,且可避免杂物意外吸入情况。
[0009]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食物容器、加热组件和风扇,所述食物容器以抽屉式地设于壳体的下部,所述加热组件位于食物容器的上方;所述风扇位于加热组件的上方;
[0010]所述壳体包括底部、周侧部及顶部;所述底部设有进风口,靠近所述风扇的周侧部设有出风口;
[0011]风扇产生的气流由底部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中,往上流动后从出风口流出;
[0012]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位于面板上方的透视窗,用户通过所述透视窗可观察食物容器内的食物加热状况。
[0013]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食物容器包括面板、固定在面板内侧的具有上开口的锅和锅内可转动的笼罩。
[0014]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锅所在壳体内腔的上方前侧设有透明
玻璃,所述透明玻璃位于所述透视窗的下侧。
[0015]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锅所在外壳内侧设有金属隔离罩,所述金属隔离罩以减少、减缓热量向外壳传递。
[0016]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隔离罩包括底板和周侧部,所述周侧部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
[0017]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底板下设有一底盖,所述底盖及底板上设有进风口。
[0018]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进风口由阵列分布在底盖及底板上的进风槽口所组成。
[0019]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电路板,所述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装饰用的顶盖。
[0020]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笼罩的后端面设有第一连接轴,固定在内腔中的同步电机通过轴套与第一连接轴进行插拔式连接,同步电机以驱动所述笼罩转动,笼罩内的食物更充分受热。
[0021]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风扇包括电机、循环风叶和散热风叶;电机包括一输出轴,循环风叶和散热风叶前后次序装配在输出轴上,循环风叶与散热风叶之间设有隔离件。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包括壳体内的食物容器、加热组件和风扇,进风口开设在壳体底部,出风口开设在靠近风扇的周侧部,气流统一由壳体底部进风,在壳体内腔经热交换后向上从出风口流出;出风口集中布置,使整体外观更为整洁,且避免因进风口各方为多处布置,容易吸入异物的问题频发。2、壳体前侧设有位于面板上方的透视窗,用户通过透视窗可更直观地观察到容器内的食物加热状况,以便更好地控制食物的烹制时间。
附图说明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24]图1为下吸风式空气炸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为下吸风式空气炸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3为下吸风式空气炸锅的侧面剖视图;
[0027]图4为食物容器与空气炸锅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空气炸锅整体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0029]图6为金属隔离罩与食物容器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100,包括壳体10及壳体内的食物容器20、加热组件30和风扇40。
[0033]其中,食物容器20以抽屉式地设于壳体10的下部。食物容器20与壳体10下部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以便食物容器20可以更顺畅地移入、移出。
[0034]另外,加热组件30位于食物容器20的上方;风扇40位于加热组件30的上方。进一步地,风扇40包括循环风叶42和散热风叶43,循环风叶42位于加热组件30的上侧,当气流流径加热组件30并被充分加热后,会膨胀并形成向上流动趋势。此时,循环风叶42会产生向下风力,以使欲向上流动的气流被吹向食物容器20,以进一步对食物进行加热,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热量损失,从而提高空气炸锅的烹制效率。
[0035]散热风叶43位于循环风叶42的上侧,散热风叶43意在加速壳体10内的气流循环,避免壳体10长时间使用而发热发烫,导致壳体10老化或者烫到用户。
[0036]具体地说,壳体10包括底部、周侧部12及顶部13;底部设有进风口n,靠近风扇40的周侧部12设有出风口m。
[0037]风扇40产生的气流由底部进风口n进入壳体内腔h中,往上流动后从出风口m流出。
[0038]此外,壳体10的前侧设有位于面板24上方的透视窗16,用户通过透视窗16可观察食物容器20内的食物加热状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食物容器、加热组件和风扇,所述食物容器以抽屉式地设于壳体的下部,所述加热组件位于食物容器的上方;所述风扇位于加热组件的上方;所述壳体包括底部、周侧部及顶部;所述底部设有进风口,靠近所述风扇的周侧部设有出风口;风扇产生的气流由底部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中,往上流动后从出风口流出;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位于面板上方的透视窗,用户通过所述透视窗可观察食物容器内的食物加热状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容器包括面板、固定在面板内侧的具有上开口的锅和锅内可转动的笼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所在壳体内腔的上方前侧设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位于所述透视窗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透视功能的下吸风式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所在外壳内侧设有金属隔离罩,所述金属隔离罩以减少、减缓热量向外壳传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透视功能的下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欣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