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48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包括按钮帽、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按钮帽的下端连接有拨动杆,拨动杆联动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远离按钮帽的一端联动连接有动触片,动触片的两端设置有动触点,下壳体上形成有静触点,拨动杆驱动驱动件使得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或连通,动触片包括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第一动触片的倾斜度大于第二动触片的倾斜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中设置不同倾斜度的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来实现单边自锁,由于第一动触点所在的第一动触片的倾斜度高于第二动触片,压紧第一动触片的力要大于压紧第二动触片的力,因此当摆动辊轴作用于第一动触片时,能够导通,但是放开按钮帽之后,第一动触片就会复位,实现单片复位的功能。单片复位的功能。单片复位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

技术介绍

[0002]船型开关属于机电元件,是一种手动控制开关,通过外力操作摇柄实现开关电路通、断功能的控制,现有的单边复位船型开关一般都是两档自锁,不具有单边复位的功能,不能适用于一些需要单边复位的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实现三挡自锁的同时能够根据指示灯来判断连通状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钮帽、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按钮帽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形成内腔,所述按钮帽的下端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联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远离按钮帽的一端联动连接有动触片,所述动触片的两端设置有动触点,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静触点,所述拨动杆驱动驱动件使得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或连通,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所述第一动触片的倾斜度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片的倾斜度。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套筒部以及位于套筒部一侧的内腔体,所述拨动杆伸入至套筒部内,所述内腔体内设置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块、摆动辊轴以及弹簧,所述摆动块内形成有弹簧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弹簧腔内并与内腔体上的限位块相抵,所述摆动块的底部连接有摆动辊轴。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常开插针,所述常开插针连接有导通支架,所述动触片活动设置在所述导通支架中。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静触点包括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有第一插针,所述第二静触头连接有第二插针,所述动触点包括与第一静触点匹配的第一动触点和与第二静触点匹配的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一插针上连接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插针连接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有线路板一,所述第二导电件连接有线路板二,所述线路板一和线路板二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上壳体内。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壳体上对应指示灯和套筒部形成有安置腔。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当中设置不同倾斜度的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来实现单边自锁,即当第一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导通之后,由于第一动触点所在的第一动触片的倾斜度高于第二动触片,压紧第一动触片的力要大于压紧第二动触片的力,因此当摆动辊轴作用于第一动触片时,能够导通,但是放开按钮帽之后,第一动触片就会复位,实现单片复位的功能。而压紧第二动触片的时候,由于倾斜度小,因此不会发生复位,而发生自锁。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4]附图标记,10、按钮帽;20、上壳体;30、下壳体;40、内腔;50、拨动杆;60、驱动件;601、套筒部;602、内腔体;603、摆动组件;6031、摆动块;6032、摆动辊轴;6033、弹簧;70、动触片;701、第一动触点;702、第二动触点;80、第一静触点;90、第二静触点;100、常开插针;110、导通支架;120、第一动触片;130、第一插针;140、第二插针;150、第一导电件;160、第二导电件;170、线路板一;180、线路板二;190、指示灯;200、安置腔;210、第二动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6]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包括按钮帽10、上壳体20以及下壳体30,所述上壳体20与所述按钮帽10连接,所述上壳体20和下壳体30固定连接形成内腔40,所述按钮帽10的下端连接有拨动杆50,所述拨动杆50联动连接有驱动件60,所述驱动件60远离按钮帽10的一端联动连接有动触片70,所述动触片70的两端设置有动触点,所述下壳体30上形成有静触点,所述拨动杆50驱动驱动件60使得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或连通,所述动触片70包括第一动触片120和第二动触片210,所述第一动触片120的倾斜度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片210的倾斜度。
[0017]所述驱动件60包括套筒部601以及位于套筒部601一侧的内腔40体,所述拨动杆50伸入至套筒部601内,所述内腔40体内设置有摆动组件603,所述摆动组件603包括摆动块6031、摆动辊轴6032以及弹簧6033,所述摆动块6031内形成有弹簧6033腔,所述弹簧6033位于所述弹簧6033腔内并与内腔40体上的限位块相抵,所述摆动块6031的底部连接有摆动辊轴6032。
[0018]所述下壳体30内设置有常开插针100,所述常开插针100连接有导通支架110,所述动触片70活动设置在所述导通支架110中。
[0019]所述静触点包括第一静触点80和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静触点80连接有第一插针130,所述第二静触头连接有第二插针140,所述动触点包括与第一静触点80匹配的第一动触点701和与第二静触点90匹配的第二动触点702,所述第一插针130上连接有第一导电件150,所述第二插针140连接有第二导电件160,所述第一导电件150连接有线路板一170,所述第二导电件160连接有线路板二180,所述线路板一170和线路板二180上设置有指示灯190,所述指示灯190位于所述上壳体20内,所述上壳体20上对应指示灯190和套筒部601形成有安置腔200。
[0020]本技术中当中设置不同倾斜度的第一动触片120和第二动触片210,来实现单边自锁,即当第一静触点80和第一动触点701导通之后,由于第一动触点701所在的第一动触片120的倾斜度高于第二动触片210,压紧第一动触片120的力要大于压紧第二动触片210的力,因此当摆动辊轴6032作用于第一动触片120时,能够导通,但是放开按钮帽10之后,第
一动触片120就会复位,实现单片复位的功能。而压紧第二动触片210的时候,由于倾斜度小,因此不会发生复位,而发生自锁。
[0021]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钮帽、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按钮帽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形成内腔,所述按钮帽的下端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联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远离按钮帽的一端联动连接有动触片,所述动触片的两端设置有动触点,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静触点,所述拨动杆驱动驱动件使得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或连通,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所述第一动触片的倾斜度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片的倾斜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边复位船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套筒部以及位于套筒部一侧的内腔体,所述拨动杆伸入至套筒部内,所述内腔体内设置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块、摆动辊轴以及弹簧,所述摆动块内形成有弹簧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弹簧腔内并与内腔体上的限位块相抵,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绍杰李启伟钱成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