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碟架、抽屉柜和碗碟架的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20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碗碟架、抽屉柜和碗碟架的支撑座,所述碗碟架包括:支撑座和分隔件;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杆,所述底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杆均沿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底杆的上表面或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分隔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设于两个所述底杆之间,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入所述凹槽内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碗碟架,通过将分隔件两端的第一卡持部卡入凹槽内,避免第一卡持部的外露,使得碗碟架的外侧面保持完整性,实现美观、干净的效果。干净的效果。干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碗碟架、抽屉柜和碗碟架的支撑座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
,尤其是涉及一种碗碟架、抽屉柜和碗碟架的支撑座。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在制作碗碟架时,一般会将可移动的碟子分隔件跨于下侧的支撑底杆的左右两侧,这样虽然也有较好地受力,但碟子分隔件的外露,会破坏支撑底杆侧面的整体性,导致产品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碗碟架,所述碗碟架通过将分隔件两端的第一卡持部卡入凹槽内,避免第一卡持部的外露,使得碗碟架的外侧面保持完整性,方便用户清洁碗碟架的外侧表面。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碗碟架的抽屉柜。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碗碟架的支撑座。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碗碟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杆,所述底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杆均沿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底杆的上表面或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凹槽;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设于两个所述底杆之间,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入所述凹槽内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
[0007]根据本技术的碗碟架,通过将分隔件两端的第一卡持部卡入凹槽内,避免第一卡持部的外露,使得碗碟架的侧面保持完整性,实现美观、干净的效果。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前后延伸,所述第一卡持部沿前后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由所述底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两个所述底杆的相对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导向斜面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卡持部中的其中一个形成有限位凸起且另一个形成有限位挡槽,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挡槽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槽由所述凹槽朝向另一个所述底杆的一侧侧壁凹陷形成。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杆包括均沿前后延伸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底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左右间隔布置,所述底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相连,所述第一杆部、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底杆部配合限定出开口向上的所述凹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部、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底杆部均限定出沿前后延伸的空腔。所述底杆一体成型。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在两个所述底杆之间且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下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端架,所述端架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杆的前端固定,另一个所述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杆的后端固定。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架和所述底杆中的其中一个设有插孔且另一个设有插柱,所述端架通过所述插柱插装于所述插孔固定于所述底杆。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为竖向设置且左右延伸的板体,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在所述托板的左右两端。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朝向前后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第一板段的上端相连,且所述第二板段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朝向前后方向上的第二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平板段、斜板段和第二平板段,所述第一平板段水平布置,所述斜板段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平板段的左右两端,所述斜板段沿远离所述第一平板段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平板段的一端与所述斜板段的上端相连,且另一端沿水平方向远离第一水平段向外延伸,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一平板段和所述斜板段相连,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所述第二平板段的外端并向下延伸。
[002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抽屉柜,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碗碟架。
[0021]根据本技术的抽屉柜,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碗碟架,提高了抽屉柜的整体性能。
[0022]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碗碟架的支撑座,所述碗碟架包括支撑座和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分隔件,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杆,所述底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杆均沿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底杆的上表面或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适于所述分隔件的端部卡入。
[0023]根据本技术的碗碟架的支撑座,通过将分隔件的端部卡入到底杆上的凹槽内,使得支撑座的外侧面保持完整性,实现美观、干净的效果。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碗碟架放置有碗碟的示意图碗碟;
[002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碗碟架未放置碗碟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1中所示的碗碟架的爆炸图;
[0028]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碗碟架的示意图,其中碗碟架前端的端架未组装到底杆;
[0029]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碗碟架的分隔件沿前后依次排布的示意图;
[0030]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碗碟架的剖视图;
[0031]图7是图6中所示的碗碟架的爆炸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0、碗碟架;
[0034]110、支撑座;
[0035]111、底杆;1111、凹槽;1112、导向斜面;1113、限位挡槽;1114、第一杆部;1115、第二杆部;1116、底杆部;1117、插孔;
[0036]112、底板;
[0037]113、端架;1131、第一端杆;1132、第二端杆;1133、支撑底脚;
[0038]114、插柱;
[0039]120、分隔件;
[0040]121、第一卡持部;1211、限位凸起;
[0041]122、托板;1221、第一板段;1222、第二板段;
[0042]123、连接板;1231、第一平板段;1232、斜板段;1233、第二平板段;
[0043]200、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5]下面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碗碟架100。
[0046]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碗碟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分隔件120。
[0047]具体地,参照图1,支撑座110包括底杆111,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碗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杆,所述底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杆均沿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底杆的上表面或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凹槽;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设于两个所述底杆之间,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入所述凹槽内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前后延伸,所述第一卡持部沿前后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所述底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两个所述底杆的相对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导向斜面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卡持部中的其中一个形成有限位凸起且另一个形成有限位挡槽,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槽由所述凹槽朝向另一个所述底杆的一侧侧壁凹陷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包括均沿前后延伸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底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左右间隔布置,所述底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相连,所述第一杆部、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底杆部配合限定出开口向上的所述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底杆部均限定出沿前后延伸的空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在两个所述底杆之间且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下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端架,所述端架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许朝阳康永飞冯均聪关键黎惠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