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杰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691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包括清洁器本体及其控制系统,清洁器本体包括船体、垃圾存储仓、传送履带机构、左动力叶轮、右动力叶轮、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和第二浮球报警结构。控制系统包括船体控制模块、电池、滚珠电机、驱动马达、减速马达、无线通信模块、遥控器控制模块、遥控器电源、方向杆。产品整体体积小、生产成本低、操作灵活,有利于在狭窄的河道中清理河道垃圾;通过设置了传送履带机构,可以清理水域中的漂浮垃圾,且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带水量,从而存储尽量多的垃圾,提高了工作效率;设置了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和第二浮球报警结构,可以在清洁器承载了最大垃圾量时闭合主板控制器的回路,触发声光报警信号,最后可以及时返航。及时返航。及时返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器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控制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工作运行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机器的应运用越来越广泛了。河道垃圾的整治是不可忽视的,而紧挨着城市和乡村的河道尤为严重。
[0003]水面上的垃圾清理大部分都是靠人工清理,或者是借助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主要是运用船体,动力方面以柴油内燃机为主,该船体对于河面宽度较大清洁能力强,确实能达到较理想的结果。但对于小型水域的清洁却无济于事,因受船体较大的影响,难以转弯、行驶等,也有可能受河道深浅的限制,螺旋桨容易打在河床淤泥上,难以正常工作,更重要是柴油内燃机的噪声较大,排放的废气也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控制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工作运行的控制系统。
[0005]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包括清洁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清洁器本体包括船体,船体后侧设置有垃圾存储仓,船体前侧设置为开口;船体内倾斜设置传送履带机构,传送履带机构的上端延伸至垃圾存储仓的上方,传送履带机构的下端延伸至开口的外部;船体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左动力叶轮和右动力叶轮。
[0006]进一步地,船体包括船舱和船壳,船舱固定设置在船壳的右下角位置,船壳包括一体成型的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设置有左安装槽,左安装槽安装有第一安装侧板,右侧板设置有右安装槽,右安装槽安装有第二安装侧板,左侧板、第一安装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第二安装侧板五者围成U型船壳,第一安装侧板和第二安装侧板均设置为半圆形板。
[0007]进一步地,船舱的舱壁内部和船壳的内部均填充有泡沫塑料。
[0008]进一步地,船舱内设置有主板控制器和电池,垃圾存储仓处于船舱的上方,垃圾存储仓由L型密封板和船壳围成,L型密封板固定设置在船舱的顶部,且L型密封板和船舱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后侧板的板面设置为圆锥曲面或球体曲面。
[0009]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侧板设置有第一浮球报警结构,第二安装侧板设置有第二浮球报警结构,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和第二浮球报警结构两者的结构相同,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包括浮球、第一金属连杆、杠杆连接件、第二金属连杆、金属套管、触球和接触按钮;浮球处于第一安装侧板的外侧,浮球与第一金属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金属连杆设置为L型,第一金属连杆贯穿第一安装侧板,第一金属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连杆铰接配合,第二金属连杆处于第一安装侧板的内侧,杠杆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侧板的内侧,杠杆连接件与第一金属连杆的中部位置进行铰接配合,第二金属连杆与金属套管相套接,
金属套管固定设置在船舱上,第二金属连杆贯穿船舱并延伸至船舱内,且第二金属连杆的底端连接有触球,主板控制器上设置有接触按钮,接触按钮与触球相配合。
[0010]进一步地,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的前侧端部均设置有报警器。
[0011]进一步地,传送履带机构的倾斜角度设置为45
°
,传送履带机构包括主动轴、主动链轮、链条、从动轴和从动链轮,主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安装侧板及第二安装侧板相配合,主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马达,主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速马达,驱动马达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侧板的外侧,减速马达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侧板的外侧,从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安装侧板及第二安装侧板相配合;传送履带机构两侧的链条之间固定连接多个连接细杆,连接细杆穿过链网,链网上设置有多个弹簧钢丝。
[0012]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左动力叶轮,第二安装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右动力叶轮,左动力叶轮和右动力叶轮两者的结构相同,左动力叶轮包括浮轮和叶片,浮轮包括泡沫塑料内层和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的外周均匀分布设置多个叶片,浮轮固定连接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轴承与第一安装侧板相配合,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配合有滚珠电机。
[0013]一种基于上述的便携式河道清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控制模块、电池、滚珠电机、驱动马达、减速马达、无线通信模块、遥控器控制模块、遥控器电源、方向杆;遥控器控制模块处理方向杆的方向信号,发出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船体控制模块,从而船体控制模块控制滚珠电机、驱动马达、减速马达的工作运行,当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和第二浮球报警结构中的触球均按压接触按钮时,使得主板控制器上的电路连通,报警器发出声光告警。
[0014]进一步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为WIFI模块。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整体产品体积小、生产成本低、操作灵活,有利于在狭窄的河道中清理河道垃圾;
[0017]2.通过设置了传送履带机构,可以清理水域中漂浮的易拉罐、玻璃瓶、树叶以及河面上的水草等垃圾,且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带水量,从而存储尽量多的垃圾,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3.设置了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和第二浮球报警结构,可以在清洁器承载了最大垃圾量时闭合主板控制器的回路,触发声光报警信号,最后可以及时返航。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清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链条和链网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传送履带机构进行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浮球报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垃圾存储仓;2、传送履带机构;201、链条;202、连接细杆;203、链网;204、弹簧钢丝;3、左动力叶轮;301、浮轮;302、叶片;4、船舱;5、后侧板;6、左侧板;7、右侧板;8、第一安装侧板;9、第二安装侧板;10、主板控制器;11、L型密封板;12、第一浮球报警结构;1201、浮球;1202、第一金属连杆;1203、杠杆连接件;1204、第二金属连杆;1205、金属套管;1206、触球;1207、接触按钮;13、第二浮球报警结构;14、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包括清洁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器本体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后侧设置有垃圾存储仓,所述船体前侧设置为开口;所述船体内倾斜设置传送履带机构,所述传送履带机构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垃圾存储仓的上方,所述传送履带机构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所述船体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左动力叶轮和右动力叶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包括船舱和船壳,所述船舱固定设置在所述船壳的右下角位置,所述船壳包括一体成型的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设置有左安装槽,所述左安装槽安装有第一安装侧板,所述右侧板设置有右安装槽,所述右安装槽安装有第二安装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一安装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五者围成U型船壳,所述第一安装侧板和所述第二安装侧板均设置为半圆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的舱壁内部和所述船壳的内部均填充有泡沫塑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内设置有主板控制器和电池,所述垃圾存储仓处于所述船舱的上方,所述垃圾存储仓由L型密封板和船壳围成,所述L型密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船舱的顶部,且所述L型密封板和所述船舱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后侧板的板面设置为圆锥曲面或球体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设置有第一浮球报警结构,所述第二安装侧板设置有第二浮球报警结构,所述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和所述第二浮球报警结构两者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浮球报警结构包括浮球、第一金属连杆、杠杆连接件、第二金属连杆、金属套管、触球和接触按钮;所述浮球处于第一安装侧板的外侧,所述浮球与所述第一金属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连杆设置为L型,所述第一金属连杆贯穿所述第一安装侧板,所述第一金属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连杆铰接配合,所述第二金属连杆处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内侧,所述杠杆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内侧,所述杠杆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金属连杆的中部位置进行铰接配合,所述第二金属连杆与所述金属套管相套接,所述金属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船舱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赵梓宸
申请(专利权)人:赵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