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86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墙面主体和柔风组件,墙面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外墙壁,墙面主体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中内墙壁,中内墙壁的两端均设置有侧内墙壁,墙面主体与中内墙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一,墙面主体与侧内墙壁之间设置有立柱二,墙面主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且通风孔一贯穿该外墙壁,立柱一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若干通风孔一的若干通风孔二;柔风组件位于相邻立柱一和立柱二之间且位于中内墙壁与墙体主体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具备提高墙面结构的保温能力,且能够进行通风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超低能耗建筑的含义是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能技术,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因此超低能耗建筑对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具有较大的需求。
[0003]专利号202021060884.7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构造,包括基层墙体、保温预制板、断热桥连接件、外装饰披叠板等,其实现了隔热和装饰的效果。
[0004]专利号201410530769.4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保温一体化墙板,包括金属外框板、金属波纹板、保温垫层、金属保温套板、金属外框板等,其具有可多块组合、通风、保温、结构牢靠的特点。
[0005]但是以上专利在具体使用时均存在以下问题:
[0006]现有的墙面结构在保温效果上不够出色,无法将室内的热量进行保存,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且房屋使用时需要进行通风换气,而现有的墙面结构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通风,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建筑的墙面尺寸不同,需要采取模块化的结构方式,现有的整体墙面灵活度较低,影响墙面的装配效率。
[000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具备提高墙面结构的保温能力,且能够进行通风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墙面结构保温效果上不够出色,且通风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包括:
[0010]墙面主体,所述墙面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外墙壁,所述墙面主体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中内墙壁,所述中内墙壁的两端均设置有侧内墙壁,所述墙面主体与所述中内墙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一,所述墙面主体与所述侧内墙壁之间设置有立柱二,所述墙面主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且所述通风孔一贯穿该外墙壁,所述立柱一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若干所述通风孔一的若干通风孔二;
[0011]柔风组件,位于相邻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之间且位于所述中内墙壁与所述墙体主体之间。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墙面主体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墙体,且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插接组件一,所述墙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插接组件一相配合的插接组件二,所述通风孔一开设于若干所述墙体上。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接组件一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一端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靠近所述墙体中间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连接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斜面,且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螺纹孔一;
[0014]所述插接组件二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另一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位于相邻的一个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卡接块位于相邻的一个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卡接块内设置有沉头孔;
[0015]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有螺栓一,且所述螺栓一的螺纹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一内。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墙壁包括靠近所述墙体的透气层,所述透气层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超疏水涂层。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内墙壁及所述侧内墙壁均包括靠近所述墙体的真空隔热板,所述真空隔热板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远离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内装饰板。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柱二靠近所述侧内墙壁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侧内墙壁靠近所述立柱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销轴,所述销轴靠近所述销孔的一端设置有圆角,且所述销轴远离所述侧内墙壁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的一个所述销孔内。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装饰板内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内设置有螺栓二,且所述螺栓二上设置有把手。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沿其方向开设有燕尾型槽,所述燕尾型槽的底端设置有磁铁,所述燕尾型槽内设置有燕尾型块,所述燕尾型块的底端设置有金属块;
[0021]所述燕尾型块的侧边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导流叶片。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墙壁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墙面补光组件,且所述墙面补光组件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外墙壁、所述墙体及所述中内墙壁;
[0023]所述墙面补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壁远离所述墙体一侧的防水帽,所述防水帽远离所述外墙壁的一端设置有采光罩,所述采光罩与所述防水帽之间依次设置有隔热密封圈及抗老化密封圈;
[0024]所述中内墙壁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防水帽远离所述采光罩的一端设置有主导光管,所述主导光管远离所述防水帽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外墙壁、所述墙体及所述中内墙壁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架,所述主导光管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漫射器一。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导光管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导光管,所述L型导光管远离所述主导光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架,且所述L型导光管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漫射器二,所述L型导光管的侧边且位于所述主导光管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设置有反光板一,所述L型导光管的转角处设置有反光板二。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墙面结构的保温能力,且能够进行通风,同时可以适用不同尺寸墙面结构的要求。
[0028](2)通过中内墙壁及侧内墙壁均包括真空隔热板、保温棉层、内装饰板,从而提高墙面结构的保温能力,进而可以将室内的热量进行保存,因此可以降低能量的消耗,使得相关建筑的环保性提高;通过设置通风孔一及通风孔二,且外墙壁包括透气层,从而提高墙面结构的通风透气能力,进而使墙面结构能够及时有效的通风,效率高,且超疏水涂层可避免雨水附着在外墙壁上。
[0029](3)通过将连接块及卡接块对应放入连接槽及卡接槽内,然后通过螺栓一使相邻的两个墙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使若干墙体之间快速卡接,进而在面对不同墙面结构尺寸的要求下,能够进行适用性调整,提高装配效率。
[0030](4)通过设置侧内墙壁,且通过将螺栓二装入螺纹孔二中,并借助把手移动侧内墙壁,从而在需要通风的情况下,使墙面结构内侧与通风孔一及通风孔二连通,增加通风效率;在需要保温时,将侧内墙壁上的销轴插入对应的销孔中,从而能够与中内墙壁配合,到达好的保温效果。
[0031](5)通过设置柔风组件,从而能够将外部通过通风孔一及通风孔二进入室内的风进行发散处理,进而能够使吹到人身上的空气更加的发散柔和,提高风接触人时的舒适度。
[0032](6)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面主体(1),所述墙面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外墙壁(5),所述墙面主体(1)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中内墙壁(6),所述中内墙壁(6)的两端均设置有侧内墙壁(7),所述墙面主体(1)与所述中内墙壁(6)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一(8),所述墙面主体(1)与所述侧内墙壁(7)之间设置有立柱二(9),所述墙面主体(1)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11),且所述通风孔一(11)贯穿该外墙壁(5),所述立柱一(8)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若干所述通风孔一(11)的若干通风孔二(12);柔风组件(10),位于相邻所述立柱一(8)和所述立柱二(9)之间且位于所述中内墙壁(6)与所述墙面主体(1)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主体(1)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墙体(2),且所述墙体(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插接组件一(3),所述墙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插接组件一(3)相配合的插接组件二(4),所述通风孔一(11)开设于若干所述墙体(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一(3)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2)一端的连接槽(301),所述连接槽(301)靠近所述墙体(2)中间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302),所述卡接槽(302)与所述连接槽(30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斜面(303),且所述卡接槽(302)内设置有螺纹孔一(304);所述插接组件二(4)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2)另一端的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远离所述墙体(2)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402),且所述连接块(401)位于相邻的一个所述连接槽(301)内,所述卡接块(402)位于相邻的一个所述卡接槽(302)内,所述卡接块(402)内设置有沉头孔(403);所述沉头孔(403)内设置有螺栓一(14),且所述螺栓一(14)的螺纹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一(304)内。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壁(5)包括靠近所述墙体(2)的透气层(501),所述透气层(501)远离所述墙体(2)的一端设置有超疏水涂层(502)。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内墙壁(6)及所述侧内墙壁(7)均包括靠近所述墙体(2)的真空隔热板(601),所述真空隔热板(601)远离所述墙体(2)的一侧设置有保温棉层(602),所述保温棉层(602)远离所述真空隔热板(601)的一侧设置有内装饰板(60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外保温通风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二(9)靠近所述侧内墙壁(7)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销孔(15),所述侧内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亮王亚敏程楠张戊晨苏佶智邵华邢琳杨宏伟李明富刘钟李腾李光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