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84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平台,包括水箱、加热罐、换热器和取水阀,换热器内包括有相互换热的热水通道和冷水通道,加热罐的出口与热水通道的入口相连接,热水通道的出口通过供水通道与取水阀相连接,供水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水箱的出口设置有自吸泵,加热罐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自吸泵的出口相连接,冷水通道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自吸泵的出口相连接,并且第二管路上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管路开度的电动调节阀,冷水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相连通;水箱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罐内的热水区域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该饮水平台能够保证输出的水为降温后的开水,确保供水健康,且能保证输出的温开水恒温恒流。流。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水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通常会设置饮水平台以向用户提供健康干净的水,饮水平台为了防止出现烫伤的情况,只提供温开水。具体地,在饮水平台内设置换热器和加热器,经加热器加热的开水进入换热器,进而与换热器内进入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开水经冷水的换热降温之后得到温开水,由于换热器的功率随着原水水温按季节性变化,温开水的水温不恒定。冬天冷水的水温低,换热功率大,开水降的温度多,夏天冷水温度高,换热器功率低,开水降的温度少,这就导致冬天喝冷水,夏天喝热水的情况,这个为一个痛点。
[0003]目前饮水平台多采用压力桶供水,压力桶的压力随着放水慢慢降低,流量缓慢减小,饮水平台一般设有多个龙头,使用时,龙头打开的数量不确定,进而会导致温开水流量随压力桶的放水时间、龙头的打开数量而发生变化,即压力桶的放水时间越长、龙头的打开数量越多,温开水的流量越小,体验感比较差。
[0004]公开号为CN110005845A(申请号为201910373112.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自发电的恒温恒流混水阀》,其中公开的方案是通过冷热水混合的方式来实现恒温恒流温水的供应。但是应用这种结构的饮水平台中,对冷水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容易因为冷热水的混合而出现出水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输出的水为降温后的开水,确保供水健康,且能保证输出的温开水恒温恒流的饮水平台。/>[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饮水平台,包括水箱、加热罐、换热器和取水阀,所述换热器内包括有相互换热的热水通道和冷水通道,所述加热罐的出口与热水通道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热水通道的出口通过供水通道与取水阀相连接,所述供水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出口设置有自吸泵,所述加热罐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自吸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冷水通道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自吸泵的出口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管路开度的电动调节阀,所述冷水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相连通;
[0007]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罐内的热水区域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0008]为了保证供给热水罐水的水质,延长热水罐的使用寿命,所述水箱的入口通过净水器与水源相连接。
[0009]为了方便进行排水、清洗等功能,所述供水通道上连接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上设有第一排水阀;
[0010]所述加热罐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排水阀。
[0011]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所述加热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所述加热罐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
[0012]为了方便了解水箱内的水位情况,进而方便进行加水控制,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
[0013]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一杀菌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供水通道上设有第二杀菌装置。
[0015]优选地,所述自吸泵包括两个并联连接在水箱出口的泵体。
[0016]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外周是否有人的红外传感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饮水平台,根据取水阀的数量,可以利用自吸泵来调节加热罐的输出热水量,进而保证各取水阀的输出水量恒定,即无论开启取水阀的数量如何变化,均能实现各取水阀的恒流输出。另外通过自吸泵、电动调节阀的配合,可以根据进水温度来调节分配进入到换热器以及加热罐内的水流量,保证输出至取水阀内的水温恒定。并且该饮水平台输出的温开水均是经过换热器经过降温后的开水,避免了冷热水的混合情况,提高了供水质量,保证了用水健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饮水平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饮水平台包括水箱1、加热罐2、换热器3和取水阀4。取水阀4的数量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三个等。通常为了保证多人能够同时接水,避免排队的情况,会设置至少两个取水阀4。
[0021]其中的水箱1,其入口通过净水器7与水源相连接,如此能够保证进入水箱1内水的质量,保证用水的健康、安全。其中的净水器7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净水器7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净水器7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模块、开关阀、水泵、过滤模组和后处理模块,其中水泵和过滤模组可以设置多组,每组包括一个水泵和一个过滤模组,各组内的过滤模组的过滤结构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结构,进而达到不同的过滤效果,如此使用时,根据用水需求调整导通其中一路水泵和过滤模组。水箱1内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12用于检测水箱1内的水位信息,进而控制向水箱1内进水的开启和停止。
[0022]加热罐2则采用现有的加热罐2产品。通常加热罐2的进水量和出水量相同,进而保证加热罐2内水量的稳定性,保证加热罐2安全进行工作。加热罐2可以将进入其内的水加热呈开水,进而输出以供使用。加热罐2的顶部设有排气阀24,通过排气阀24可以外排加热开水过程中生成的水蒸汽,保证加热罐2内的正常工作气压,保证加热管的使用安全。加热罐2内还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25,进而基于第一水位传感器25的水位信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调整进水或者出水,保证加热罐2的使用安全。
[0023]水箱1的出口设置有自吸泵6,本实施例中自吸泵6包括两个并联连接在水箱1出口的泵体,工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开启两个泵体进行工作,或者仅开启一个泵体进行工
作,基于设置的两个泵体,可以提高该饮水平台工作的可靠性,使用过程中,当一个泵体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泵体可以保证饮水平台的正常工作。
[0024]加热罐2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21与自吸泵6的出口相连接,通过自吸泵6的启动工作来控制水箱1向加热罐2内的进水。加热罐2内加热水以生成开水,开水会向上流动,基于此特性,加热罐2的入口设置在加热罐2的下端,加热罐2的出口设置在加热罐2的顶部。选用加热罐2时,可以采用加热罐2内具有一定的管路设计,进而在下端进冷水的同时能够正常自顶部输出开水的产品。
[0025]换热器3内包括有相互换热的热水通道31和冷水通道32,热水通道31用于通入加热罐2输出的开水,冷水通道32用于通入自水箱1输出的冷水,基于冷水和开水的热交换,使得自换热器3中能够输出温度合适的温开水。加热罐2的出口与热水通道31的入口相连接,热水通道31的出口通过供水通道5与取水阀4相连接,供水通道5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以检测换热器3输出的温开水的温度,基于检测的温度来调整下述的电动调节阀322的开度以及自吸泵6的流量。冷水通道32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321与自吸泵6的出口相连接,并且第二管路32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管路321开度的电动调节阀322,如此水箱1内的水可以自第二管路321进入至换热器3的冷水通道32内,并且基于电动调节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平台,包括水箱(1)、加热罐(2)、换热器(3)和取水阀(4),所述换热器(3)内包括有相互换热的热水通道(31)和冷水通道(32),所述加热罐(2)的出口与热水通道(31)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热水通道(31)的出口通过供水通道(5)与取水阀(4)相连接,所述供水通道(5)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口设置有自吸泵(6),所述加热罐(2)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21)与自吸泵(6)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冷水通道(32)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321)与自吸泵(6)的出口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管路(32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管路(321)开度的电动调节阀(322),所述冷水通道(32)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323)与第一管路(21)相连通;所述水箱(1)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所述加热罐(2)内的热水区域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入口通过净水器(7)与水源相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亚刘红星罗嗣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