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70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致动器、第一阀和第二阀的阀单元。第一阀/第二阀包括第一阀壳体/第二阀壳体和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阀壳体/第二阀壳体中。此处,两个阀彼此同轴地布置,并且围绕公共调节轴线(VA)可旋转地布置。致动器不可释放地耦接到第一阀体,并且经由第一阀体可释放地耦接到第二阀体。第一阀体能够借助于致动器在第一旋转方向(DR1)和第二旋转方向(DR2)上旋转。第二阀体在耦接状态下能够与第一阀体在第一旋转方向(DR1)/第二旋转方向(DR2)上共同旋转,而在解耦状态下至少在第二旋转方向(DR2)上不能够与第一阀体共同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阀单元的方法。种用于调节阀单元的方法。种用于调节阀单元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第一阀和第二阀的阀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阀单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例如机动车辆中的)冷却回路用于冷却各个部件。在那里,冷却液经由流体管路被引导至部件,其中,冷却液冷却或加热部件,并且冷却液自身被冷却或加热或改变。冷却液能够是例如冷却剂或冷却水或制冷剂。冷却回路能够经由一个阀或通常多个阀来适应不同的要求。因此,各个部件例如能够被冷却液流过或不被流过,或者冷却液流过部件的顺序能够被改变,或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能够被改变。当这样做时,相应的阀由相关联的致动器进行调节。由于致动器成本高,因此制造成本随着阀门数量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此外,具有多个阀和多个致动器的冷却回路总体上具有很高的安装空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通用类型的阀单元提出一种改进的或至少替代的实施例,其克服了所描述的缺点。此外,提供一种用于调节阀单元的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致动器(2)、第一阀(3a)和第二阀(3b)的阀单元(1),

其中,所述第一阀(3a)包括第一阀壳体(4a)和第一阀体(5a),所述第一阀体在所述第一阀壳体(4a)中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线(D1)旋转,

其中,所述第二阀(3b)包括第二阀壳体(4b)和第二阀体(5b),所述第二阀体在所述第二阀壳体(4b)中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线(D2)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阀(3a)和所述第二阀(3b)彼此同轴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旋转轴线(D1)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D2)重合以形成公共调节轴线(VA),

其中,所述致动器(2)不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第一阀体(5a),并经由所述第一阀体(5a)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第二阀体(5b),

其中,所述第一阀体(5a)在所述第一阀壳体(4a)中能够借助于所述致动器(2)在围绕所述调节轴线(VA)旋转的第一旋转方向(DR1)上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DR1)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DR2)上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阀体(5b)在耦接到所述致动器(2)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一阀体(5a)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DR1)和/或所述第二旋转方向(DR2)上共同旋转,而所述第二阀体在与所述致动器(2)解耦的状态下,至少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DR2)上不能够与所述第一阀体(5a)共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单元(1)包括可切换的耦接器(6),其中,经由所述可切换的耦接器(6),所述第一阀体(5a)和所述第二阀体(5b)能够彼此刚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阀体(5b)在耦接到所述致动器的状态下仅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DR1)上能够与所述第一阀体(5a)共同旋转,并且

所述第二阀体(5b)在与所述致动器(2)解耦的状态下在第二旋转方向(DR2)上不能够与所述第一阀体(5a)共同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单元(1)包括刚性耦接器(7),其中,所述第一阀体(5a)和所述第二阀体(5b)经由带有自由轮、尤其是带有可切换自由轮的刚性耦接器(7)彼此连接。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相应的阀壳体(4a、4b)包括至少三个连接件(A

1a、A

1b、B

2、B

3、B

4、C

5、C

6、C

7、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芬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