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动力技术对真空包装牡蛎品质的影响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牡蛎品质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动力技术对真空包装牡蛎品质的影响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微生物的耐药性及其对食品保鲜处理方式的耐受度增强,寻找有效抑菌杀菌的新型抗菌物在食品领域受到极大重视,新型天然抗菌活性物是一种有效替代物,其不仅能减少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腐败微生物,还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化合物中最多样的一类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天然活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种子、茶叶和葡萄酒,然而,当这些酚类化合物单独使用时抑菌活性不足,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抑制或杀死食品中有害病菌,为了提高天然抑菌药物的抑菌效力,如酚类物,目前常采用温和抗菌物与其他干预方法相结合的协同抑菌抗菌方法;
[0003]没食子酸(GA,3,4,5
‑
三羟基苯甲酸)是从各种植物、水果和蔬菜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羟基苯酚化合物,对人体安全无害。GA能抑制多种浮游细菌、生物膜和真菌,这与它产生活性氧(ROS)和分解细菌膜的能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动力技术对真空包装牡蛎品质的影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光动力技术对牡蛎胀袋的抑制效果:将牡蛎均匀称重放置于无菌均质袋内,加入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溶液,避光孵育后,进行光照实验,每组实验设置3个平行;光动力技术处理组,即实验组:以没食子酸浓度和光照时间为变量,其中没食子酸浓度设定为0、0.5、1.0、1.5、2.0、2.5、3.0mmol/L,UVC
‑
C光照时间设定为0、30、45、60、75min,对光动力技术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包装,放置,观察胀袋现象并记录胀袋时间;胀袋牡蛎组,即对照组:牡蛎包装后放置至胀袋,并记录胀袋时间;S2、光动力技术对胀袋牡蛎的灭菌效果:在无菌条件下,将胀袋牡蛎组按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4组,分别为:光动力实验组、纯光敏剂组、纯光照组以及对照组,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并计算菌落总数,每组设置3个平行;灭活率(%)=((N
‑
n)/N)
×
100;式中:N为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n为实验组的平均菌落数;S3、光动力处理前后牡蛎理化性质的测定:水分含量的测定:取适量的牡蛎样品于研钵内捣碎后,称取3g样品于SFY
‑
6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的测量盘内进行测定,每个样品测定3组数据,结果取平均值;色差的测定:使用ADCI
‑
60
‑
C全自动色差计测量数值,设定自动测量3次,每个样品测定3组数据,结果取平均值;酸碱度的测定:取牡蛎样品于无菌均质袋内,加入无菌水,放入SCIENTZ
‑
09无菌均质器内进行拍打均质,设定参数为:8T/s,5min,取袋内上清液于小烧杯内,进行pH值的测定,每个样品测定3组数据,结果取平均值;S4、光动力处理前后牡蛎质构特性的测定:将牡蛎静置于质构测定仪的实验平台上,利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光动力技术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华威,吕敏,张文敏,王园园,杨琼,王卉,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