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65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所述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包括防反模块和开关切换网络;所述开关切换网络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以形成装置输出正极和装置输出负极;所述防反模块设置在所述装置输出正极或所述装置输出负极。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通过利用开关切换网络和防反模块的组合,可以实现宽范围输出,并且自带输出防反功能,因此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电路结构及控制简单,输出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防反电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块成本。块成本。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在缓解能源危机和治理城市空气质量等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代表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充电设施建设是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充电设施主要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快速充电桩,而充电电源模块是直流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其技术的发展备受行业客户关注。从电动汽车的电压范围看,通常小车电压350V左右,中巴电压400

500V,大巴电压600V。针对不同的车设计不同电压范围的模块,充电电源模块规格通常包括低压模块和高压模块。目前为了实现宽范围输出,通常是通过开关器件将高低压模块进行串联或者并联。
[0003]然而,现有的高低压模块串并联切换装置,不但电路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增加额外的防反电路,因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通过利用开关切换网络和防反模块的组合,可以实现宽范围输出并且无需防反电路,并且其结构和控制简单,成本低。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包括防反模块和开关切换网络;所述开关切换网络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以形成装置输出正极和装置输出负极;所述防反模块设置在所述装置输出正极或所述装置输出负极。
[0006]在本技术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中,所述开关切换网络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防反器件包括第一防反器件和第二防反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二端,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二端为所述装置输出正极,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为所述装置输出负极。
[0007]在本技术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中,所述开关切换网络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防反器件包括第一防反器件和第二防反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
防反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为所述装置输出负极,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为所述装置输出正极。
[0008]在本技术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防反器件和第二防反器件包括二极管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继电器、接触器或控制开关。
[0009]在本技术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中,所述开关管包括MOS管、IGBT管和三极管。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装置输出正极,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为装置输出负极。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装置输出负极,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为装置输出正极。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为装置输出正极,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为装置输出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装置输出负极,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为所述装置输出正极。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输出设备,包括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第二电压输出模块,以及前述任意一种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
[0015]实施本技术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和电压输出设备,通过利用开关切换网络
和防反模块的组合,可以实现宽范围输出,并且自带输出防反功能,因此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电路结构及控制简单,输出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防反电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块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的并联模式的开关器件导通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所示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的串联模式的开关器件导通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模块和开关切换网络;所述开关切换网络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以形成装置输出正极和装置输出负极;所述防反模块设置在所述装置输出正极或所述装置输出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网络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防反模块包括第一防反器件和第二防反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二端,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二端为所述装置输出正极,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为所述装置输出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网络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防反模块包括第一防反器件和第二防反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所述第一防反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防反器件的第一端为所述装置输出负极,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正极为所述装置输出正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反器件和第二防反器件包括二极管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继电器、接触器或控制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包括MOS管、IGBT管和三极管。6.一种防反串并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国锋邓礼宽柏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