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29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分水结构及泵水机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所述分水结构设于箱体外且靠近沥水区域布置,所述泵水机构的蜗壳设于沥水区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区域的侧壁上开有与分水结构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蜗壳的出水端与该出水口相互对接且在对接处设置有能防止漏水的密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分水结构设置在箱体外、将泵水机构的蜗壳设置在箱体内,蜗壳的出水端与沥水区域内壁上的出水口相互对接后通过密封组件连接,从而提高此处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液。防止漏液。防止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碗碟、果蔬的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台式、柜式洗碗机来说,由于其洗涤空间很大,为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设计有顶、中、下三个喷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顶、中、下喷臂,水从顶、中喷臂和下喷臂中喷出并冲洗餐具后回落到洗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顶、中、下喷臂,完成一个循环。由于通往各喷臂的管路较多,如果各管路全部开启则需要使用较多的水才能满足系统循环工作的需要。
[0003]为达到省水目的,当前洗碗机一般设计有分水结构,通过分水结构控制通往各个喷臂的管道连通或隔断,从而根据需要控制各喷臂的喷水状态,节约用水。申请号为CN201220433127.9的《分水结构及具有该分水结构的洗碗机》、申请号为CN201220591683.9的《洗碗机、分水结构及其堵水结构》、申请号为CN201220462476.3的《洗碗机及其分水结构》等分别公开了用于洗碗机中的分水结构结构。
[0004]现有分水阀结构一般是连接在洗碗机外,用于向喷臂泵水的水泵也设置在洗碗机外,水泵蜗壳的出口与分水结构之间连通,由于二者均设置在洗碗机外,装配时便于操作,可通过简单的螺钉、密封圈等方式进行密封连接。而当水泵蜗壳位于洗碗机内、分水结构位于洗碗机外时,则难以实现便捷而有效的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将设置在清洗机内的蜗壳与设置在清洗机外的分水结构进行密封,且密封效果好的清洗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分水结构及泵水机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所述分水结构设于箱体外且靠近沥水区域布置,所述泵水机构的蜗壳设于沥水区域中,所述沥水区域的侧壁上开有与分水结构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蜗壳的出水端与该出水口相互对接且在对接处设置有能防止漏水的密封组件。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蜗壳具有横向延伸的出水管,所述密封组件套置在该出水管的外周且与沥水区域的侧壁相抵。密封组件与沥水区域侧壁相抵,可防止该处漏水。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动组件及限位件,所述活动组件能沿出水管轴向往复移动地套置在出水管上,所述限位件脱卸式扣置在出水管上且用于将活动组件压紧在沥水区域的侧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在装配时,先将活动组件套置在出水管上并向后移动一段,在出水管的出水端与出水口对齐后,再将活动组件移动至贴近沥水区域侧壁,最后通过限位件对活动组件限位,使其保持与沥水区域侧壁压紧即可,操作方便,密封结构可靠。
[0010]优选地,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面与活动组件相抵,所述沥水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与限位件的第二端面相抵的挡片。通过挡片对限位件的位置进行约束,
以提高密封稳定性,且依靠挡片为限位件提供约束力,不会对蜗壳产生反向作用力,有利于提高蜗壳定位的准确性。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挡片位于出水口的旁侧且包括沿出水管延伸的第一部分及自该第一部分向出水口方向折弯的第二部分,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面与第二部分的内侧面相抵。
[0012]再进一步,所述的挡片为两块且分别位于出水口的两侧,两挡片相对于出水口对称布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置密封组件的容置腔。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密封组件的装配可靠、稳定性,提高密封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套及密封圈,所述活动套套置在出水管外周且在朝向出水口的侧壁上开有用于容置密封圈的容置槽,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密封圈第一侧弹性压紧在沥水区域的侧壁上。所述容置槽自活动套的内缘向外延伸从而使活动套的横截面形成L状结构,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密封圈的第二侧及外边缘弹性压紧在容置槽中,所述密封圈的内边缘弹性压紧在出水管的外周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同时实现出水管径向上的密封及出水口与出水管轴向上的密封,从而全方位避免蜗壳与出水口衔接处漏水,提高密封效果。
[0014]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具有弹性的C形结构,所述限位件通过其开口将出水管环抱其中。采用该结构,操作更加方便。
[0015]优选地,所述蜗壳约束在沥水区域的底壁上,所述出水管的内底壁自其与蜗壳内腔的衔接处下沉形成导水区域,该导水区域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相互对接。该结构将蜗壳出水部分的水位降低,有利于提高汲水效果。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沥水区域的用于开设出水口的部分竖向布置,所述分水结构位于沥水区域外侧且具有与出水口相连通的分水腔。
[0017]本专利技术的分水结构包括:
[0018]壳体,具有中空的分水腔,该分水腔的侧部具有用于与清洗机的出水口相互对接的进水口,该分水腔的顶部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分水腔中竖向布置有能将其分隔为对应第一出水口的第一腔体及对应第二出水口的第二腔体的隔板,所述进水口对应第二腔体布置,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能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开口;
[0019]固定座,设于所述分水腔的下方,所述固定座上开有对应第二出水口布置的安装孔;
[0020]活动柱,能上下移动地穿过所述安装孔约束在固定座上,所述活动柱的顶部设置有能在其上升至第二腔体顶部处将第二出水口封闭、在其下降至第二腔体底部处将开口封闭的密封塞;以及
[0021]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下方,用于驱动活动柱上下移动。
[0022]本专利技术分水结构的分水腔与清洗机的出水口直接对接,而无需通过单独的管道进行连接,不仅装配方式更加简单、便利,而且由于避免了水管接头的使用,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柱升降而使密封塞将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交替开闭,实现了对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单独、绝对密封,从而提高了分水状态下的密封性及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分水效果。
[0023]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具有对应第一腔体布置的第一导水腔、对应第二腔体布置的
第二导水腔,所述开口开设于固定座上且位于第一导水腔与第二导水腔之间。该结构便于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在第二出水口封闭状态下,使水通过第一出水口输出。
[0024]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顶壁上在对应第二导水腔处凸设有能插置在第二腔体中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活动柱下降至位于第二导水腔中状态下,所述密封塞与第一插接部的上边缘相抵将第二腔体与第二导水腔流体隔断。该结构便于将固定座与壳体进行装配,而且便于通过将第二腔体与第二导水腔隔断而实现对开口及第一出水口的封闭,使水经第二腔体、第二出水口排出,且密封塞与第一插接部的上端面相抵实现密封,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
[0025]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顶壁上设置有围绕第一插接部的外围布置的第一凸圈,该第一凸圈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该第一密封槽的底部嵌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二腔体的下边缘插置在第一密封槽中并与第一密封圈相抵。所述固定座的顶壁上在对应第一导水腔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5)、分水结构(M)及泵水机构,所述箱体(5)的底部设置有下凹的沥水区域(52),所述分水结构(M)设于箱体(5)外且靠近沥水区域(52)布置,所述泵水机构的蜗壳(9)设于沥水区域(5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区域(52)的侧壁上开有与分水结构(M)相连通的出水口(51),所述蜗壳(9)的出水端与该出水口(51)相互对接且在对接处设置有能防止漏水的密封组件(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9)具有横向延伸的出水管(91),所述密封组件(70)套置在该出水管(91)的外周且与沥水区域(52)的侧壁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70)包括活动组件及限位件(703),所述活动组件能沿出水管(91)轴向往复移动地套置在出水管(91)上,所述限位件(703)脱卸式扣置在出水管(91)上且用于将活动组件压紧在沥水区域(52)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限位件(703)的第一端面与活动组件相抵,所述沥水区域(52)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与限位件(703)的第二端面相抵的挡片(5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521)位于出水口(51)的旁侧且包括沿出水管(91)延伸的第一部分(5211)及自该第一部分(5211)向出水口(51)方向折弯的第二部分(5212),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限位件(703)的第二端面与第二部分(5212)的内侧面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521)为两块且分别位于出水口(51)的两侧,两挡片(521)相对于出水口(51)对称布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置密封组件(70)的容置腔(521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套(701)及密封圈(702),所述活动套(701)套置在出水管(91)外周且在朝向出水口(51)的侧壁上开有用于容置密封圈(702)的容置槽(7011),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密封圈(702)第一侧弹性压紧在沥水区域(52)的侧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7011)自活动套(701)的内缘向外延伸从而使活动套(701)的横截面形成L状结构,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密封圈(702)的第二侧及外边缘弹性压紧在容置槽(701)中,所述密封圈(702)的内边缘弹性压紧在出水管(91)的外周壁上。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03)为具有弹性的C形结构,所述限位件(703)通过其开口将出水管(91)环抱其中。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9)约束在沥水区域(52)的底壁上,所述出水管(91)的内底壁自其与蜗壳(9)内腔的衔接处下沉形成导水区域(911),该导水区域(911)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51)相互对接。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区域(52)的用于开设出水口(51)的部分竖向布置,所述分水结构(M)位于沥水区域(52)外侧且具有与出水口(51)相连通的分水腔(11)。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结构(M)包括:壳体(1),具有中空的分水腔(11),该分水腔(11)的侧部具有用于与清洗机的出水口(51)相互对接的进水口(113),该分水腔(11)的顶部具有第一出水口(111)、第二出水口
(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瀚郑峰魏本柱张昌海姚永磊施郑赞韩健健姜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