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8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采用瓜蒌代替猕猴桃与魔芋进行套作,瓜蒌属于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当年栽种就可为魔芋提供遮阴环境,解决了木本植物当年无法遮阴和玉米等草本植物需年年复种、效益低下的问题。瓜蒌根系范围为1米,解决了猕猴桃等木本植物根系过于发达,与魔芋套作两者产量均会受到影响的问题。瓜蒌当年栽种当年结果,栽一年管多年,解决了猕猴桃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是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常采用猕猴桃与魔芋进行套作,如公开号为CN 202210582636.6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园花魔芋套作方法,其原理在于魔芋喜阴,猕猴桃架下阴凉的环境和过滤阳光后的散射光源正好为魔芋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提高了魔芋的品质和单株产量,但栽种和收获魔芋时会损伤猕猴桃根系导致减产,因此这是属于“猕猴桃基本保产出,魔芋普遍增效益”的一种套作模式。
[0003]但是这种套作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木本植物当年无法达到遮阴效果,生长几年后根系过于发达,与魔芋套作两者产量均会受到影响,而玉米等草本植物虽然当年能提供遮阴环境,根系范围小,但效益低下。成年开花后的猕猴桃根系过于发达,有的甚至可以延伸至十几米,若与魔芋套作,两者产量均会受到影响,猕猴桃一般需要3

5年才结果,见效慢,管理成本较高,短期难见效益,资金回笼慢,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猕猴桃病虫害较多,如软腐病等一旦发生,会传染魔芋,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猕猴桃生长期内使用农药频次较高,会对土壤造成农药残留,影响魔芋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
[0005]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适宜种植田;S2.种植田整理;S3.种植田搭架;S4.魔芋和瓜蒌选择;S5.播种;S6.田间管理;S7.采收;S8.瓜蒌越冬管理。
[0006]进一步的,S1中,选择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无污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不积水的沙壤土作为种植田。
[0007]可选的,S2中,先对种植田顺坡做厢;同时对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每亩施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50公斤,硼砂1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锌1公斤,油饼100公斤,发酵菌肥1000公斤穴施;对种植田中魔芋种植区域,每亩施5公斤硫酸钾,额外施40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 50

100公斤石灰,发酵菌肥1000公斤穴施。
[0008]进一步的,按4.0
×
4.0m开厢做畦,且畦高40cm,每间隔一厢做排水沟,排水沟深
50

60cm,机械压实或用废砖、预制板等半永久性排水沟,在田边留沉沙池,沉沙池适宜位置留好排水口。并在瓜蒌种植穴30

50cm处预埋Q15PVC管,预埋深度30cm微倾斜20
°
,并将口面按45
°
削5cm,用于追施液肥、抗旱保苗;所述瓜蒌种植区域与魔芋种植区域相间设置。
[0009]可选的,在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按4.0
×
4.0m标准距离进行立柱,柱上端选用2.2#镀锌钢丝拉成方格,再用2.2#钢丝拉对角线,并在四周有柱子的地方向下用钢丝斜拉至反钢钎绞固,然后上面放上15
×
15cm网孔的尼龙网。
[0010]可选的,选择10
×
10的瓜蒌杯苗,且播种前,瓜蒌块茎苗选择2

3年生长粗细均匀、没有病斑的瓜蒌雌根当作种根,并将其截成5

7cm长的小段,然后用50%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0分钟消毒杀菌,待药剂晾干后然后栽培,培育块茎苗或杯苗;选择个头饱满,没有残缺、无病虫危害,有健壮芽眼的魔芋种球作为种苗,使用农用链霉素800倍溶液来浸种杀菌消毒,浸种半小时。
[0011]可选的,瓜蒌种植区域中,杯苗在3月底4月上旬移栽。块茎苗在3月中旬移栽;魔芋种植区域中,在清明节气前后5天内完成移栽。
[0012]可选的,每亩种植田中,按雌雄比20:1进行种苗移栽。
[0013]可选的,当瓜蒌主茎长到0.3

0.5m时,插入攀援物将其引导至瓜蒌种植区域内的种植架;在6月上旬,每亩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施加尿素4公斤,7月上旬,每亩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施加5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15:15的复合肥,8月下旬,每亩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施加4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15:15的复合肥;在6月中旬和下旬,每亩种植田中分别施一次浓度为0.7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0014]进一步的,S8中,越冬期间对种植田进行覆盖秸秆,同时一年生瓜蒌越冬前用1.5%菌线威4000倍液或20%噻唑膦1000倍液灌根,开春后再浇1

2次;多年生瓜蒌冬前采取移畦、晒土以及土壤消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采用瓜蒌代替猕猴桃与魔芋进行套作,瓜蒌属于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具有木本植物多年生的习性,又兼具草本植物当年栽种当年结果的优势,解决了木本植物当年无法遮阴和玉米等草本植物需年年复种、效益低下的问题。
[0015]2、瓜蒌根系范围不超过1米,解决了猕猴桃等木本植物生长几年后根系过于发达,有的甚至可以延伸至十几米,若与魔芋套作两者产量均会受到影响的问题;3、瓜蒌当年栽种当年结果,栽一年管多年,种植、管理和采收十分简单,解决了猕猴桃生长周期长,需3

5年才结果,管理成本较高,短期难见效益,资金回笼慢,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的问题;4、瓜蒌是从野生品种选育出来的,抗逆性十分强大,整个生长期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频次和数量极少,解决了猕猴桃套作魔芋病虫害多,使用农药频次较高,会对土壤造成农药残留,影响魔芋品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种植田内魔芋种植区域和瓜蒌种植区域示意图;
其中,1为排水管、2为瓜蒌种植区域、3为魔芋种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内容。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可能使用到的术语
ꢀ“
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可能使用到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使用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实施例1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适宜种植田;S2.种植田整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适宜种植田;S2.种植田整理;S3.种植田搭架;S4.魔芋种薯和瓜蒌种苗选择;S5.播种;S6.田间管理;S7.采收;S8.瓜蒌越冬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选择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无污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不积水的沙壤土作为种植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先对种植田顺坡做厢;同时对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每亩施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50公斤,硼砂1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锌1公斤,油饼100公斤,发酵菌肥1000公斤穴施;对种植田中魔芋种植区域,每亩施5公斤硫酸钾,额外施40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 50

100公斤石灰,发酵菌肥1000公斤穴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按4.0
×
4.0m开厢做畦,且畦高40cm,每间隔一厢做排水沟,排水沟深50

60cm,机械压实或用废砖、预制板等半永久性排水沟,在田边留沉沙池,沉沙池留出排水口,并在瓜蒌种植穴30

50cm处预埋Q15PVC管,预埋深度30cm微倾斜20
°
,并将口面按45
°
削5cm,用于追施液肥、抗旱保苗;所述瓜蒌种植区域与魔芋种植区域相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瓜蒌魔芋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在种植田中瓜蒌种植区域,按4.0
×
4.0m标准距离进行立柱,柱上端选用2.2#镀锌钢丝拉成方格,再用2.2#钢丝拉对角线,并在四周有柱子的地方向下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清文左植元徐大军廖任娅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巴中市巴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