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凝胶正极浆料及多孔电极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8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凝胶正极浆料及多孔电极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正极浆料凝胶缓慢、干燥后的极片表面和内部均具有孔道,有助于增加极片保液量,提升电芯的倍率性能,降低极片极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羟基乙酸、乙酸、无水草酸、无水柠檬酸为造孔剂,造孔剂在搅拌罐中已加入部分有机溶剂后再加入,可以避免酸性造孔剂对罐体的腐蚀。造孔剂能与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凝胶正极浆料及多孔电极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抗凝胶正极浆料及多孔电极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提高电芯能量密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方面可以使用更高克容量的活性材料,另一方面则是增加极片涂覆重量,提高极片压实密度。极片的压实密度与电芯性能强相关性,合理的压实密度有助于降低电极的接触阻抗和交流阻抗,提升电芯的电化学性能。但当压实密度过高时,极片的加工性能、保液量及浸润性都受到影响。电芯的高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会变差,电芯表面温升变大。如何开发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电芯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专利CN108417777B和CN105633350A报道了使用加热易分解的盐、低沸点有机溶剂等作为造孔剂,将造孔剂与正极材料混合匀浆,涂布干燥后得到多孔电极。该方法利用盐分解及有机溶剂挥发过程中的产气造孔,该方法具有孔结分布均匀的优点,但碳酸氢铵、尿酸,氯化铵等无机盐会使浆料pH升高,加快浆料凝胶,涂布出现软颗粒、划痕等问题。
[0004]专利CN111490225B使用尺寸均一的硫颗粒作为造孔剂,在混料时加入硫粉,极片干燥后再高温去除内部硫颗粒,具有孔径可控的优点,但需分两次涂布,且去除硫的温度较高(最高200℃),时长>6h,实际生产中不具备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凝胶正极浆料及多孔电极制备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浆料具有防止浆料凝胶的效果,干燥后的极片具有孔隙率高,保液系数高的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造孔剂的添加量和种类,平衡极片孔数量与极片结构稳定性,避免出现脱膜、掉粉现象,又能提升极片保液量和电性能。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采用抗凝胶正极浆料制备多孔电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9]S1: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混合搅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中的一种;
[0010]S2:向S1混合材料中加入部分有机溶剂并搅拌,浆料固含量为70

75wt%;
[0011]S3:加入造孔剂及剩余有机溶剂,搅拌分散,此时浆料固含量为62

70wt%;
[0012]S4:提升搅拌分散转速;
[0013]S5:反转除泡,将浆料打入缓存罐慢搅涂布;
[0014]S6:将浆料涂布于铝箔上烘烤,烘烤温度为90

150℃,烘烤后冷却获得多孔电极。
[0015]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占比为96~98:1~2:1~2。
[0016]优选地,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乙炔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多
种。
[0017]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所述有机溶剂为N

甲基吡咯烷酮。
[0018]优选地,所述造孔剂为羟基乙酸、乙酸、无水草酸、无水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造孔剂使用量为极片材料总重的0.5~2%wt;
[0019]优选地,所述S1中搅拌公转速度为25

35rpm,自转速度为500

800rpm,分散时间为30

60min;所述S2中搅拌公转速度为10

25rpm,自转速度为100

200rpm,分散时间为20

45min;所述S3中搅拌公转速度为25

40rpm,自转速度为500

800rpm,分散时间为40

60min;所述S4中搅拌公转速度提升为30

40rpm,自转速度提升为1500

1800rpm,分散时间为150

180min。
[0020]优选地,所述S6中A面一级烘干温度为90

105℃,二级烘干温度为115

130℃;B面一级烘干温度为90

105℃,二级烘干温度为125

150℃。
[0021]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以羟基乙酸、乙酸、无水草酸、无水柠檬酸为造孔剂,造孔剂在搅拌罐中已加入部分有机溶剂后再加入,可以避免酸性造孔剂对罐体的腐蚀,减轻机器损耗。
[0023]羟基乙酸与乙酸能与N

甲基吡咯烷酮互溶,无水草酸、无水柠檬酸易溶于N

甲基吡咯烷酮,保证造孔剂在浆料中的分散均匀性。羟基乙酸、乙酸沸点低,高温挥发时产生大量气泡,实现造孔。无水草酸、无水柠檬酸则通过分解产生气体实现造孔。通过控制极片干燥温度,控制羟基乙酸与乙酸挥发速度以及无水草酸和无水柠檬酸分解速度,实现极片孔隙率提升,保证极片结构不被破坏。造孔剂与电极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对电性能不产生影响。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造孔剂为弱酸性物质,可以中和正极材料表面残碱,调整浆料pH,具有缓解浆料凝胶的作用。有效的减少浆料中软颗粒、划痕,有助于提升产能和优率。匀浆过程经毛细作用吸收至材料内部的造孔剂,常压短时间干燥无法完全挥发,残留的酸性物质能够有效抑制磷酸铁锂中Fe
2+
被氧化,磷酸铁锂电极表现出更小的阻抗,更高的可逆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0025]本专利技术获得极片孔隙率为29~49%,孔结构分布均匀,能够提升极片保液量,电芯循环过程中有充足的电解液,保证电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7]实施例1:按如下方法制备多孔电极极片:
[0028]S1:将97份磷酸铁锂、1份导电炭黑、2份聚偏氟乙烯混合搅拌,公转为25rpm,自转为800rpm,分散时间为30min;其中聚偏氟乙烯作为粘结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搅拌装置均为双分散轴双行星搅拌机。
[0029]S2:向S1混合材料中加入部分N

甲基吡咯烷酮并搅拌,公转为15rpm,自转为100rpm,分散时间为20min,浆料固含量为70

75wt%;
[0030]S3:加入0.5份羟基乙酸及剩余N

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分散,公转为40rpm,自转为600rpm,分散时间为40min此时浆料固含量为62

70wt%。
[0031]S4:将公转速度提升为30rpm,自转提升为1500rpm,分散时间为150min;
[0032]S5:反转除泡,将浆料打入缓存罐慢搅涂布;
[0033]S6:将浆料涂布与铝箔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抗凝胶正极浆料制备多孔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混合搅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中的一种;S2:向S1混合材料中加入部分有机溶剂并搅拌,浆料固含量为70

75wt%;S3:加入造孔剂及剩余有机溶剂,搅拌分散,此时浆料固含量为62

70wt%;S4:提升搅拌分散转速;S5:反转除泡,将浆料打入缓存罐慢搅涂布;S6:将浆料涂布于铝箔上烘烤,烘烤温度为90

150℃,烘烤后冷却获得多孔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采用抗凝胶正极浆料制备多孔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占比为96~98:1~2:1~2。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采用抗凝胶正极浆料制备多孔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乙炔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采用抗凝胶正极浆料制备多孔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所述有机溶剂为N

甲基吡咯烷酮。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采用抗凝胶正极浆料制备多孔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羟基乙酸、乙酸、无水草酸、无水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造孔剂使用量为极片材料总重的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培源卫丹丹晏子聪窦元运
申请(专利权)人: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