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8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改性玻璃料的制备:S01:通过玻璃烧结装置的塞板从加料口中取出,然后从加料口向混合室的内部加入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水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发光水泥需要发光材与水泥混合形成发光水泥;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

存储外界光辐射能量,并缓慢释放出光的发光材料;这一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指示照明,如紧急出口标志、消防通道、建筑装饰等领域,近来又逐渐扩展到生物成像、信息存储等应用领域。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发光水泥发光效率差,发光不均匀,发光材料由于直接混在水泥中易造成原料聚集,而对于多色成分,分散性差,影响发光均匀性,形成的多色发光水泥品质低,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改性玻璃料的制备:
[0009]S01:通过玻璃烧结装置的塞板从加料口中取出,然后从加料口向混合室的内部加入40

50份玻璃粉、5

10份蓝色长余辉粉、2

4份黄色荧光粉和1

3份红色荧光粉;
[0010]S02: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将会带动转动轴边缘的搅拌叶片转动,进而搅拌叶片可以将玻璃粉和长余辉粉末混合均匀,便于后续烧结的更加的充分;
[0011]S03:当玻璃粉、蓝色长余辉粉、黄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末混合均匀以后,通过卸料机构将混合后的原料从混合室的底部卸出,卸出后的原料进入焙烧炉内部进行焙烧熔融,当进入焙烧炉内部的原料焙烧后呈现玻璃化的液态时,此时转动轴边缘的匀化组件将玻璃液进行搅拌均匀,使得玻璃的澄清度更好,最后通过出液管出液,最后冷却定型;
[0012]S04:冷却定型的玻璃料再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充分,研磨转速为500

1000r/min,研磨时间为10

20min,研磨结束,得到改性玻璃料;
[0013]步骤二:将水泥、改性玻璃料按照重量比10

15:1混合配制,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水泥。
[0014]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玻璃用的焙烧装置,包括焙烧炉、密封盖和混合室,所述焙烧炉为顶部开口的柱状槽体结构,焙烧炉的侧面边缘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焙烧炉的顶部固定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部开设有混合室,所
述密封盖的顶部设有将混合室进行密封的密封板,密封板上开设有加料口,加料口的内部嵌设有塞板,所述焙烧炉的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端伸出密封板的顶部边缘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密封板的表面,所述转动轴的边缘位于混合室的内部设有将混合室内部的原料粉末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片,密封盖的底部设有将混合室内部的原料卸出的卸料机构,所述焙烧炉的内部位于转动轴的边缘设有匀化组件。
[0015]工作时,当需要加料时,将塞板从加料口中取出,然后从加料口向混合室的内部加入玻璃粉和长余辉粉末,此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将会带动转动轴边缘的搅拌叶片转动,进而搅拌叶片可以将玻璃粉和长余辉粉末混合均匀,便于后续烧结的更加的充分,当玻璃粉和长余辉粉末混合均匀以后,可以通过卸料机构将混合后的原料从混合室的底部卸出,卸出后的原料进入焙烧炉的内部进行焙烧熔融,当进入焙烧炉内部的原料焙烧后呈现玻璃化的液态时,此时转动轴边缘的匀化组件可以将玻璃液进行搅拌均匀,使得玻璃的澄清度更好,进而使得玻璃成品的质量更高。
[0016]优选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口和密封球,所述卸料口位于混合室底部的中心位置,且卸料口与焙烧炉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密封球活动套设在转动轴上,且密封球由驱动机构控制其在竖直平面内沿着转动轴上下移动。
[0017]工作时,当驱动机构带动密封球上移时,密封球将卸料口封堵,此时搅拌叶片转动可以将混合室内部的玻璃粉和长余辉粉末混合均匀,而当混合室内部的粉末混合结束以后,此时驱动机构带动密封球下移时,卸料口将会被打开,进而可以将混合室内部的原料卸出;
[0018]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间歇的带动密封球下移,进而密封球可以将卸料口间歇的打开进行卸料,从而使得卸料更加的均匀。
[001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收纳腔和电动推杆,所述收纳腔水平设置在密封盖的内部,且收纳腔背离混合室的一端固定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靠近混合室的自由端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穿出收纳腔靠近混合室的一端并与密封球的表面边缘固定连接。
[0020]工作时,当电动推杆处于关闭状态时,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处于远离卸料口的位置,此时与电动推杆自由端固连的拉绳将会带动密封球上移并将卸料口进行封堵,而当电动推杆启动时,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将会向靠近卸料口的方向移动,此时与电动推杆活动端固连的拉绳将会把密封球向下释放,密封球不再将卸料口进行封堵,混合室内部的原料可以从混合室底部的卸料口卸出。
[0021]优选的,所述混合室的内壁靠近卸料口的位置通过节杆活动设有滚筒,与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的拉绳绕过滚筒的顶部边缘。
[0022]优选的,所述密封球包括上球体、下球体、重力块和撞击凸起,所述上球体和下球体均为半球结构,且上球体上的曲面与下球体上的曲面相互背离,上球体和下球体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下球体的内部固定设有重力块,上球体为轻质材料制成,与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的拉绳穿过上球体上的穿线槽并与下球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球体和下球体均活动套设在转动轴上,下球体的底部边缘固定设有撞击凸起,所述焙烧炉的内部位于下球体的下方固定设有撞击杆,所述转动轴穿过撞击杆上的圆形通槽。
[0023]具体的,密封球由上球体和下球体通过压缩弹簧连接而成,进而当密封球下移时
并撞击其下方的撞击杆时,此时上球体不再将卸料口进行密封,同时上球体将会在与之固连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发生抖动,进而上球体表面的原料将会从上球体的顶部边缘滑落,避免原料在上球体的顶部边缘积累,密封球每次下移并撞向撞击杆时,上球体顶部边缘的原料都将会被抖落;
[0024]值得一提的是,卸料时转动轴仍然在转动,进而转动轴边缘的搅拌叶片在搅动混合室内部的原料时将会促进原料从卸料口卸出。
[0025]优选的,所述混合室为半圆球形结构,且转动轴边缘的搅拌叶片的长度自上往下依次递减。
[0026]具体的,由于混合室为半圆球形结构,且转动轴边缘的搅拌叶片的长度自上往下递减,进而搅拌叶片对混合室内部的物料搅拌的更加的充分,进而使得玻璃粉与长余辉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改性玻璃料的制备:S01:通过玻璃烧结装置的塞板(4)从加料口(6)中取出,然后从加料口(6)向混合室(7)的内部加入40

50份玻璃粉、5

10份蓝色长余辉粉、2

4份黄色荧光粉和1

3份红色荧光粉;S02: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将会带动转动轴(8)边缘的搅拌叶片(9)转动,进而搅拌叶片(9)可以将玻璃粉和长余辉粉末混合均匀,便于后续烧结的更加充分;S03:当玻璃粉、蓝色长余辉粉、黄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末混合均匀以后,通过卸料机构将混合后的原料从混合室(7)的底部卸出,卸出后的原料进入焙烧炉(1)内部进行焙烧熔融,当进入焙烧炉(1)内部的原料焙烧后呈现玻璃化的液态时,此时转动轴(8)边缘的匀化组件将玻璃液进行搅拌均匀,最后通过出液管(5)出液,最后冷却定型;S04:冷却定型的玻璃料再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充分,研磨转速为500

1000r/min,研磨时间为10

20min,研磨结束,得到改性玻璃料;步骤二:将水泥、改性玻璃料按照重量比(10

15):1混合配制,形成本发明的发光水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烧结装置包括焙烧炉(1)、密封盖(2)和混合室(7),所述焙烧炉(1)为顶部开口的柱状槽体结构,焙烧炉(1)的侧面边缘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出液管(5),出液管(5)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焙烧炉(1)的顶部固定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的顶部开设有混合室(7),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设有将混合室(7)进行密封的密封板(3),密封板(3)上开设有加料口(6),加料口(6)的内部嵌设有塞板(4),所述焙烧炉(1)的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顶端伸出密封板(3)的顶部边缘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密封板(3)的表面,所述转动轴(8)的边缘位于混合室(7)的内部设有将混合室(7)内部的原料粉末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片(9),密封盖(2)的底部设有将混合室(7)内部的原料卸出的卸料机构,所述焙烧炉(1)的内部位于转动轴(8)的边缘设有匀化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水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口(28)和密封球,所述卸料口(28)位于混合室(7)底部的中心位置,且卸料口(28)与焙烧炉(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密封球活动套设在转动轴(8)上,且密封球由驱动机构控制其在竖直平面内沿着转动轴(8)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色长余辉发光玻璃用的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收纳腔(10)和电动推杆(11),所述收纳腔(10)水平设置在密封盖(2)的内部,且收纳腔(10)背离混合室(7)的一端固定设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复正余运龙邬俊明张利莺吴捷春何纲平卢光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江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