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75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连接座六面的竹木梁,所述连接座的六面均设置有缓冲座,所述连接座的六面均开设有与缓冲座相适配的缓冲槽,所述竹木梁设置在缓冲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通过旋转连接机构的设置,便于稳定的对竹木梁进行连接,安装便捷性高,安装过程简单,钢度和延展性都进一步提高,通过其中锁紧机构的设置,使得安装后的竹木梁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便于提高了竹木梁与连接件之间的减震性能,使得在发生地震等情况时,缓冲吸能效果好,不容易产生脆性,进而不容易破坏整体结构的安全。进而不容易破坏整体结构的安全。进而不容易破坏整体结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传统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资源短缺,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随之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视线转移到各种竹木结构建筑上。但是由于木材生长周期较长,相较之下,我国竹材资源丰富,竹材生长周期短,原竹的生长周期仅3

4年,本身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加上竹材质量轻弹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所以竹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在建筑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然而竹材在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如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各部分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保证结构荷载传递与结构整体受力的关键,它的失效和破坏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整体倒塌,因此节点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之一。
[0004]传统节点安装便捷性差,安装过程复杂,且具有刚度不足延性较低的缺点,且抗震能力差,受震后容易产生脆性破坏危害整体结构的安全,因此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解决了传统节点安装便捷性差,安装过程复杂,且具有刚度不足延性较低的缺点,且抗震能力差,受震后容易产生脆性破坏危害整体结构的安全,因此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连接座六面的竹木梁,所述连接座的六面均设置有缓冲座,所述连接座的六面均开设有与缓冲座相适配的缓冲槽,所述竹木梁设置在缓冲座上,所述缓冲座的表面开设有与竹木梁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竹木梁的一端固定有吸能块,所述吸能块的一侧固定有插柱,所述安装槽与插柱之间设置有旋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座与缓冲座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
[0007]所述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内壁底部的内固环,所述内固环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压杆,两个所述压杆的内端均固定有贴合固定片,所述插柱的表面开设有与贴合固定片相适配的环形槽,两个所述压杆的表面均套设有拉簧,所述安装槽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内固环的外侧转动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与压杆配合使用的斜面块,所述安装槽内壁的底部滑动有与齿轮环相啮合的推动齿条,所述推动齿条的侧面固定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贯穿缓冲座并延伸至缓冲座的外部,所述驱动螺杆的表面与缓冲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
的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锁紧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贴合在转盘一侧的贴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内环形波浪齿槽,所述贴盘靠近转盘的一侧开设有与内环形波浪齿槽配合使用的外环形波浪齿槽,所述贴盘外周的两侧均固定有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与缓冲座之间固定有伸缩柱,两个所述伸缩柱的表面均套设有贴附弹簧,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缓冲槽内壁的下缓冲永磁块,所述缓冲座的一侧固定有与下缓冲永磁块配合使用的上缓冲永磁块,所述下缓冲永磁块与上缓冲永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有弧形钢板缓冲片,所述弧形钢板缓冲片的顶部与缓冲座的一侧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座的表面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耳板,所述连接座的表面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耳板,相邻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与第二连接耳板之间固定有弧形弹性阻尼器。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座的表面固定有限位滑块,所述缓冲槽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适配的限位滑槽。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表面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的表面固定有L型限位块,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有加强板,所述L型限位块的内壁与缓冲座的外侧贴合。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吸能块贴合接触。
[0014]优选的,所述承托板与安装槽之间固定有斜撑板,所述斜撑板与承托板之间固定有竖撑板,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与插柱相适配的外插孔,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插柱相适配的内插孔。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的组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对齐,然后将缓冲座插入至各缓冲槽中,然后通过定位螺栓将L型限位块固定在连接座上,使得L型限位块对缓冲座进行限位格挡,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分别将第一连接耳板固定在缓冲座上,将第二连接耳板固定在连接座上,实现对弧形弹性阻尼器的安装;
[0017]S2、然后将各竹木梁插入至各安装槽中,使得插柱穿过外插孔并插入至内插孔中,此时吸能块与承托板接触,然后外拉贴盘,使得贴盘与转盘分离,然后转动转盘,进而带动驱动螺杆转动,通过驱动螺杆配合内螺纹筒带动推动齿条在安装槽内壁滑动,进而带动齿轮环转动,通过两个斜面块分别挤压两个压杆,进而使得两个压杆相互靠近,实现两个贴合固定片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个贴合固定片分别与环形槽内壁贴合,然后松开贴盘,在贴附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贴盘快速复位,进而使得内环形波浪齿槽与外环形波浪齿槽啮合,实现对转盘的定位,进而实现对竹木梁的安装。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弧形弹性阻尼器设置有多个。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内壁底部的内固环,内固环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压杆,两个压杆的内端均固定有贴合固定片,插柱的表面开设有与贴合固定片相适配的环形槽,两个压杆的表面均套设有拉簧,通过旋转连接机构的设置,便于稳定的对竹木梁进行连接,安装便捷性高,安装过程简单,钢度和延展性都进一步提高,通过其中锁紧机构的设置,使得安装后的竹木梁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0022](2)、该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缓冲槽内壁的下缓冲永磁块,缓冲座的一侧固定有与下缓冲永磁块配合使用的上缓冲永磁块,下缓冲永磁块与上缓冲永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便于提高了竹木梁与连接件之间的减震性能,使得在发生地震等情况时,缓冲吸能效果好,不容易产生脆性,进而不容易破坏整体结构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座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座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转连接机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包括连接座(1)和设置在连接座(1)六面的竹木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六面均设置有缓冲座(3),所述连接座(1)的六面均开设有与缓冲座(3)相适配的缓冲槽(4),所述竹木梁(2)设置在缓冲座(3)上,所述缓冲座(3)的表面开设有与竹木梁(2)相适配的安装槽(5),所述竹木梁(2)的一端固定有吸能块(6),所述吸能块(6)的一侧固定有插柱(7),所述安装槽(5)与插柱(7)之间设置有旋转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座(1)与缓冲座(3)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9);所述旋转连接机构(8)包括固定在安装槽(5)内壁底部的内固环(81),所述内固环(81)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压杆(82),两个所述压杆(82)的内端均固定有贴合固定片(83),所述插柱(7)的表面开设有与贴合固定片(83)相适配的环形槽(84),两个所述压杆(82)的表面均套设有拉簧(85),所述安装槽(5)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内固环(81)的外侧转动有齿轮环(86),所述齿轮环(86)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与压杆(82)配合使用的斜面块(87),所述安装槽(5)内壁的底部滑动有与齿轮环(86)相啮合的推动齿条(88),所述推动齿条(88)的侧面固定有内螺纹筒(89),所述内螺纹筒(8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驱动螺杆(810),所述驱动螺杆(810)的一端贯穿缓冲座(3)并延伸至缓冲座(3)的外部,所述驱动螺杆(810)的表面与缓冲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810)的一端固定有转盘(811),所述转盘(811)上设置有锁紧机构(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812)包括贴合在转盘(811)一侧的贴盘(8121),所述转盘(811)的一侧开设有内环形波浪齿槽(8122),所述贴盘(8121)靠近转盘(811)的一侧开设有与内环形波浪齿槽(8122)配合使用的外环形波浪齿槽(8123),所述贴盘(8121)外周的两侧均固定有延伸板(8124),两个所述延伸板(8124)与缓冲座(3)之间固定有伸缩柱(8125),两个所述伸缩柱(8125)的表面均套设有贴附弹簧(8126),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固定在缓冲槽(4)内壁的下缓冲永磁块(91),所述缓冲座(3)的一侧固定有与下缓冲永磁块(91)配合使用的上缓冲永磁块(92),所述下缓冲永磁块(91)与上缓冲永磁块(92)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有弧形钢板缓冲片(93),所述弧形钢板缓冲片(93)的顶部与缓冲座(3)的一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构艺术建筑的竹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3)的表面通过紧固螺栓(94)固定有第一连接耳板(95),所述连接座(1)的表面通过紧固螺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伟孙思玮余启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