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节能型门窗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67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连接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与连接单元两端连接,且连接单元两端的连接位置均为尼龙结构;尼龙结构与第一单元和/或第二单元连接后形成用于填充保温发泡材料或隔音泡棉的腔体;第一侧间隙与第二侧间隙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内位于第一单元和/或连接单元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用于对密封条进行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作为独立的单元而设置了隔音屏障的一部分,同时也提供了门窗隔音屏障中其他部分的安装位置,通过其应用可形成完整的隔音屏障,有效的保证了室内外侧之间的隔音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保护节能型门窗及其安装方法。及其安装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节能型门窗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节能型门窗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门窗通常包括框体结构和窗玻璃,窗玻璃通过双层或多层玻璃的使用,或者更佳地,通过在两层玻璃中间填充惰性气体的方式,可获得较好的隔音效果;但是,针对框体结构部分,由于其材质本身对于声音具有较好的传导性,因此会使得所获得的铝合金门窗整体难以阻隔空间内外侧之间声音的传导。
[0003]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间不受室外声音干扰的需求日益明显,使用隔音材料和提供具有间隔空间的多层玻璃是隔绝声音较为常规的做法;而对于门窗的金属框体而言,难以向窗玻璃一样获得密封的腔体,因此如何合理的使用隔音材料使得金属框体能够实现隔音的效果,从而使得与窗玻璃组合后的整体门窗的隔音效果能够得到优化,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研究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节能型门窗及其安装方法,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均为金属结构,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侧间隙和第二侧间隙,且两间隙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间隙内,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通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与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一方向下的两端连接,且所述连接单元两端的连接位置均为尼龙结构,中部为金属单元;所述尼龙结构至少与所述第一单元连接后形成用于填充保温发泡材料或隔音泡棉的腔体;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至少两部分,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二单元一侧端部的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二侧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单元另一侧端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侧间隙与所述第二侧间隙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内位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或连接单元上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对密封条进行安装。
[000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单元至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一个腔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单元上的第一位置、金属单元上的第二位置和二者之间尼龙结构上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单元边缘,且所述边缘位于所述第二侧间隙所在一侧;
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单元和尼龙结构朝向所述第二侧间隙的一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元各相邻部分连接后分别在连接处形成腔体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三部分,所述第二方向两端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一侧形成平整的表面,所述第二单元中间的部分设置于所述表面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元设置有第二腔体的部分与相邻部分间通过卡合结构连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单元其中一部分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凸出端;位于所述第二单元另一部分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插入端;两所述插入端插入两所述凸出端之间的间隙中,且分别与一个所述凸出端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元形成第二侧间隙的部分与相邻部分之间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单元中间部分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一侧的敞口端,敞口端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朝向安装槽内的导向凸沿和限位凸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单元另一部分上的插入凸沿和止挡凸沿,所述止挡凸沿与所述插入凸沿连接;所述导向凸沿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成30
°
~60
°
夹角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按照夹角方向将所述第二单元的另一部分向所述安装槽内导向;所述插入凸沿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凸沿所在位置处,所述限位凸沿用于防止所述插入凸沿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安装槽内移除;所述止挡凸沿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向凸沿所在位置处,所述导向凸沿用于防止所述止挡凸沿沿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安装槽内移除。
[0012]一种节能型门窗,采用如上所述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通过拼接而形成门窗的外框;还包括窗玻璃和密封条;所述窗玻璃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间隙内,且与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均通过密封结构连接;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间隔空间内,且至少与填充有保温发泡材料或隔音泡棉的所述尼龙结构和所述窗玻璃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一侧分别与所述金属单元和靠近所述第一单元一侧的尼龙结构连接;另一侧局部夹紧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窗玻璃之间,而另一侧的其他部分与所述窗玻璃贴合。
[0014]一种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门窗的安装方法,将所述第一单元一侧朝向室内环境安装,将所述第二单元一侧朝向室外环境安装。
[0015]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作为独立的单元而设置了隔音屏障的一部分,同时也提供了门窗隔音屏障中其他部分的安装位置,通过其应用可形成完整的隔音屏障,从
而有效的保证了室内外侧之间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还请求保护一种节能型门窗及其安装方法。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的截面图;图4为连接单元的截面图;图5为第二单元的一种截面图(包括局部放大);图6为第二单元的另一种截面图(包括局部放大);图7为第二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第一单元的截面图(包括局部放大);图9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第三部分的截面图;图11为第二部分的截面图;图12为密封条的截面图;附图标记:A、第一段;B、第二段;C、第三段;1、第一单元;11、第一腔体;2、第二单元;21、第二腔体;22、第一部分;23、第二部分;24、第三部分;25、第五腔体;26、第六腔体;3、连接单元;31、尼龙结构;31a、第四腔体;32、金属单元;32a、第三腔体;4、第一侧间隙;5、第二侧间隙;61、凸出端;61a、第一边;61b、第二边;61c、局部腔体;62、插入端;7、间隔空间;81、第一安装结构;82、第二安装结构;83、第三安装结构;91、导向凸沿;91a、导向面;92、限位凸沿;93、插入凸沿;94、止挡凸沿;95、安装槽;96、找齐面;10、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均为金属结构,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侧间隙和第二侧间隙,且两间隙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间隙内,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通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与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一方向下的两端连接,且所述连接单元两端的连接位置均为尼龙结构,中部为金属单元;所述尼龙结构至少与所述第一单元连接后形成用于填充保温发泡材料或隔音泡棉的腔体;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至少两部分,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二单元一侧端部的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二侧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单元另一侧端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侧间隙与所述第二侧间隙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内位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或连接单元上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对密封条进行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单元至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一个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单元上的第一位置、金属单元上的第二位置和二者之间尼龙结构上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单元边缘,且所述边缘位于所述第二侧间隙所在一侧;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单元和尼龙结构朝向所述第二侧间隙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各相邻部分连接后分别在连接处形成腔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三部分,所述第二方向两端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一侧形成平整的表面,所述第二单元中间的部分设置于所述表面内。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隔音型金属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设置有第二腔体的部分与相邻部分间通过卡合结构连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单元其中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李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众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