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64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拍摄台,操作台和拍摄台之间依次连接有水平杆和高度调节杆,拍摄台包括固定杆和固定板,固定杆上安装有电机、第一旋转轴、电磁铁和水平锥形齿轮,固定板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水平锥形齿轮通过电磁铁沿第一旋转轴上下滑动,第二旋转轴分别与竖向锥形齿轮和固定板转动连接,竖向锥形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水平锥形齿轮向下滑动与竖向锥形齿轮相啮合,操作台和固定板分别安装有观察器和拍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电机配合电磁铁实现了拍摄端手机的上下左右拍摄,结构巧妙,从而使整个装置小巧,便于工作人员操控。人员操控。人员操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验槽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在电网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大,高压、特高压等直流与交流线路工程不断增多。在输电铁塔建设中,桩基础是一种主要的基础形式。其受力机理明确、计算经验可靠,并且机械化施工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基础设计过程中,在桩基础底部设计扩大端可显著提升桩基础的承载力,而这就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现有的桩基础机械施工中,通过旋挖钻机配合特殊的刀头,可对桩底进行旋挖扩大。但由于桩基础埋深一般在5m以上,目前尚未见有针对桩基础验槽开发的实用观测装置,仅通过肉眼无法观察到桩底与扩大端的隐蔽角落,其机械施工的成孔质量无法得到全面观测,桩底扩大端及土体扰动情况也不得而知。如果桩底土体发生较大扰动,或者桩底扩挖部分出现坍塌,导致成孔质量不理想,而验槽过程中如未有效观测到,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工程隐患。而在现场验槽过程中,对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的自身经验要求很高,但是由于个人经验总是不一致的,这给验槽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随机性,使整个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存在不确定因素。
[0004]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基坑验槽中难以观察到桩底与扩大端的隐蔽角落易留下工程隐患,以及现场验槽因经验制约施工质量难以稳定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拍摄台,所述操作台和拍摄台之间依次连接有水平杆和高度调节杆,所述拍摄台包括固定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电机、第一旋转轴、电磁铁和水平锥形齿轮,所述固定板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锥形齿轮通过电磁铁沿第一旋转轴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与竖向锥形齿轮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竖向锥形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锥形齿轮向下滑动与竖向锥形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固定板绕第二旋转轴旋转,所述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旋转带动水平锥形齿轮旋转,所述操作台和固定板分别安装有观察器和拍摄器,所述观察器和拍摄器之间通信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电磁铁设于水平锥形齿轮的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两个耳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板转动连接,所述竖向锥形齿轮设于两个耳板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两个夹板,所述夹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夹槽,两个所述夹板沿固定板相向滑动或背对滑动,所述拍摄器的两侧分别设于两个夹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还设有远光灯和近光灯,所述操作台设有用于控制远光灯和近光灯开关的灯光控制按钮。
[0011]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包括手簿板,所述手簿板的底部连接水平杆,所述手簿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观察器的软胶粘台,所述灯光控制按钮设于手簿板的上端。
[0012]优选的,所述手簿板的上端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开关的马达控制按钮以及用于控制电磁铁开关的继电器控制按钮。
[0013]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杆与水平杆之间设有转向接头,所述高度调节杆包括多个竖杆,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水平杆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与外筒卡接固定,所述内筒与外筒中的一个与转向接头连接,另一个与手簿板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手簿板的下端设有卡扣,所述水平杆通过手持伸缩架与卡扣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操作台、拍摄台、水平杆和高度调节杆实现了验槽人员在地面手持操控,便可全面观测与记录桩基础底部土体的扰动与扩大端的施作情况,直观有效地保证了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减小了对工作人员经验的依赖,降低了工程隐患,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个电机配合电磁铁实现了拍摄端手机的上下左右拍摄,结构巧妙,从而使整个装置小巧,便于工作人员操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拍摄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操作台和水平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拍摄台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操作台,2.拍摄台,3.水平杆,4.高度调节杆,5.转向接头,6.手持伸缩架,11.灯光控制按钮,12.手簿板,13.软胶粘台,14.马达控制按钮,15.继电器控制按钮,16.卡扣,21.固定杆,22.固定板,211.电机,212.第一旋转轴,213.电磁铁,214.水平锥形齿轮,215.竖向锥形齿轮,216.第二旋转轴,221.耳板,222.夹板,223.远光灯,224.近光灯,31.内筒,32.外筒,41.竖杆,100.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拍摄台2,操作台1和拍摄台2之间依次连接有水平杆3和高度调节杆4,拍摄台2包括固定杆21和固定板22,固定杆21上安装有电机211、第一旋转轴212、电磁铁
213和水平锥形齿轮214,固定板22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215和第二旋转轴216,第一旋转轴212和第二旋转轴216固定连接,水平锥形齿轮214通过电磁铁213沿第一旋转轴212上下滑动,第二旋转轴216分别与竖向锥形齿轮215和固定板22转动连接,竖向锥形齿轮215与固定板22固定连接,水平锥形齿轮214向下滑动与竖向锥形齿轮215相啮合,从而带动固定板22绕第二旋转轴216旋转,电机211驱动第一旋转轴212旋转带动水平锥形齿轮214旋转,操作台1和固定板22分别安装有观察器和拍摄器,观察器和拍摄器之间通信连接,固定杆21与高度调节杆4连接。观察器和拍摄器均为手机,拍摄台2上的手机将拍摄的画面传送给操作台1的手机,电磁铁213通电产生吸力,水平锥形齿轮214沿第一旋转轴212上移与竖向锥形齿轮215分离,电机211驱动第一旋转轴212旋转带动固定板22在水平面内左右旋转,该操作实现手机左右角度拍摄;电磁铁213断电,水平锥形齿轮214下移与竖向锥形齿轮215相啮合,竖向锥形齿轮215旋转带动固定板22绕第二旋转轴216旋转,同时,固定板22在水平面内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和拍摄台,所述操作台和拍摄台之间依次连接有水平杆和高度调节杆,所述拍摄台包括固定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电机、第一旋转轴、电磁铁和水平锥形齿轮,所述固定板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锥形齿轮通过电磁铁沿第一旋转轴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与竖向锥形齿轮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竖向锥形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锥形齿轮向下滑动与竖向锥形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固定板绕第二旋转轴旋转,所述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旋转带动水平锥形齿轮旋转,所述操作台和固定板分别安装有观察器和拍摄器,所述观察器和拍摄器之间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设于水平锥形齿轮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两个耳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板转动连接,所述竖向锥形齿轮设于两个耳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桩基础基坑验槽观测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两个夹板,所述夹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夹槽,两个所述夹板沿固定板相向滑动或背对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楠吕新东金文强王金锁张磊徐玉波张鑫周辰李俊褚忠凯穆峰磊单强毕雪昱吴涛范江江谢文尹涛刘辉李洋魏强赵明李建彬付翔月王涛付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