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50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属于高炉冶金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一、设置布料模式A;二、根据高炉实际炉况确定布料模式A是否需要调整;不需要调整则布料模式A维持;在需要调整的时候,根据炉况分析调整的方向和幅度,增减某个区域的布料量来控制气流;三、在布料模式A上增减1环时,如果增加1环幅度过大,则增加布料模式B;四、开启布料模式A,在布料模式A下布n批料,切换至布料模式B,并在布料模式B下布m批料,此为一个循环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无料钟溜槽布料时环数是整数的限制,可以将每个档位设置为非整数环,精准控制每个档位的布料量,增加调节气流的布料制度选择。增加调节气流的布料制度选择。增加调节气流的布料制度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无钟炉顶布料
,特别是提出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料制度是炉料装入炉内方式的总称,它决定着炉料在炉内分布的状况。由于不同炉料对煤气流阻力的差异,炉料在横断面上的分布状况对煤气流在高炉上部的分布有重大影响,从而对炉料下降状况、煤气利用程度乃至软熔带的位置和形状产生影响。利用装料制度的变化来调节炉况,称为“上部调节”。由于炉顶装料设备的密闭性,炉料在炉喉分布的实际情况是无法直观地见到的。生产中是以炉喉处煤气中CO2分布、煤气温度分布或煤气流速分布作为上部调节的依据。一般来讲,炉料分布少的区域或炉料中透气性好的焦炭分布多的区域煤气流大,相对地,煤气中CO2含量就较低,煤气温度较高,煤气流速也较快;反之亦然。长期以来,在生产中根据上述三个依据之一进行上部调节。现在由于检测技术的进步,操作者利用红外摄像、激光技术可更准确地进行上部调节。
[0003]通过布料方式的调整是一种常用的上部调节方法,现高炉冶炼广泛采用的是无钟炉顶多环布料方式,通过设定不同的档位、环数来控制炉喉截面上不同位置的炉料数量和形状,形成合理的料面,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从而提高高炉指标。一般情况下,设定不超过11个档位,每个档位可设0

5环,总环数一般不超过20环。小幅调整气流时,常用的方法为矿、焦档位不动时单独变动矿或焦环数以及矿、焦档位不动时同方向变动矿、焦环数,但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设定总环数为n环,每一环重量为总批重的1/n,且n必须为整数,导致每一环的重量无法随意调节,每个位置的炉料量不能精准控制。高炉炉况在相对较稳定的时候,调整气流时基本是微调,动作量为1环则可能动作量过大,因此需要对布料方式进行优化,开发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能够在每个档位随意设置布料量的布料方式,消除环数必须是整数的限制。
[0004]目前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和使用案例,经检索,关于高炉布料方式的改进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692190.6,申请日:2018年6月2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跳跃式中间加焦布料的方法及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布料方法,主要包括获取中间加焦布料时中心焦角值与次中心焦角值;根据公式

α=α次中心

α中心计算中心焦布料角度差;根据公式α0=( V β /V α )*k+b计算控制条件角度;比较

α与α0的大小,如果

α>α0且次中心焦角所布圈数完成时,关闭节流阀;当布料溜槽倾动达到中心焦角度时,开启节流阀,进行中心焦布料直至完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跃式中间加焦布料的方法,可减少次中心与中心角度之间这个无序散落布料不均匀环带中的遗撒量,确保中心焦的加入量。
[0005]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073416.0,申请日:2018年9月1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高炉精准布焦炭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布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检测炉顶料罐物料的料批种类;步骤B:根据炉顶料罐物料的料批种类选择布料
模式,所述布料模式包括:常规多环布料模式和精准布焦炭模式;步骤C:当选择布料模式为精准布焦炭模式后,计算出布料总圈数C、布料总环数N、第1至N

1环的圈数C1;比较第N

1环与第N环的溜槽倾角角差α是否大于K
°
,K为设定值;若不满足条件,则执行常规多环布料模式直至料罐放空结束布料;实时判断比较实际布料圈数CACT是否大于等于C1,若满足条件发出关料流阀指令,将料流阀关至开γ2,使得焦炭停止往炉内布料。该专利技术消除了中间环带上的焦炭。
[0006]上述专利均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投入成本较高,且仅能够控制中心焦的加入量,因此有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无料钟溜槽布料时环数是整数的限制,提供了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能够精准控制每个档位的布料量,增加调节气流的布料制度选择,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上部制度,利于炉况顺行。
[0008]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料批种类设置布料模式A,包括高炉不同区域对应的不同档位,每个档位的角度和环数;步骤二、根据高炉实际炉况确定布料模式A是否需要调整,若不需要调整,则维持布料模式A继续布料;若需要调整,通过增减需要调整区域的布料量来控制气流;步骤三、通过调整布料模式A上的某一档位的环数来控制需要调整区域的布料量,将布料模式A上的某一档位所对应的环数相应增加或减少一环,若增加或减少一环的布料调整幅度过大,则在系统内再增设一个布料模式B,所述布料模式B为在布料模式A上的某一档位所对应的环数相应增加或减少一环;步骤四、开启布料模式A,在布料模式A下布n批料,切换至布料模式B,并在布料模式B下布m批料,此为一个循环周期。
[0009]优选的,步骤二中根据高炉炉喉处煤气中CO2分布、煤气温度分布、料面形状等分析布料的调整方向和幅度,找出需要调整布料的区域,并在布料模式A上找到调整该布料区域的档位,通过档位所对应环数数量的增加来实现对该布料区域布料量的调节,进而调节高炉内的气流分布情况。
[0010]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对常用的布料方式的改进,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在不需要对炉顶设备进行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布料模式A和布料模式B两种布料模式,在单独调整布料模式A的环数时,如果调整幅度过大,则可通过布料模式A+布料模式B来调整,通过不同的组合,能够达到精准控制焦炭和矿石的各个档位的布料量,增加调节气流的布料制度选择,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上部制度,利于炉况顺行。
[001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以A模式为基础料制,当需要对边缘、中心或者局部气流进行小幅调整时,可设B模式为调节气流料制,通过增大或者减小m/n的值来微调气流,提高高炉的稳定平衡状态;同时在炉况相对稳定顺行的平衡状态下,微调气流对炉况影响小,但可结合炉喉处煤气中CO2分布、煤气温度分布、料面形状等变化来分析判断趋势变化,做出进一步调整措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控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中特定区域布料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料批种类设置布料模式A,包括高炉不同区域对应的不同档位,每个档位的角度和环数;步骤二、根据高炉实际炉况确定布料模式A是否需要调整,若不需要调整,则维持布料模式A继续布料;若需要调整,通过增减需要调整区域的布料量来控制气流;步骤三、通过调整布料模式A上的某一档位的环数来控制需要调整区域的布料量,将布料模式A上的某一档位所对应的环数相应增加或减少一环,若增加或减少一环的布料调整幅度过大,则在系统内再增设一个布料模式B,所述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石左俊解成成彭鹏赵世丹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