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39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层状产品技术领域。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PE薄膜层、PE合成纸层、PE淋膜层和PE高阻隔膜层,氧气透过量<1cm3/(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层状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食品包装的快速发展,对透水、透氧等指标具有较高要求的高阻隔软包装随之蓬勃发展。全球薄膜材料行业不断进行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在透明度、高阻隔性能、耐揉搓、耐热耐湿等方面进行材料性能的优化。另一方面,食品作为被包装物比例增大,不仅要求包装在阻氧、阻湿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环境友好性以及方便回收利用的呼声也越来越多。
[0003]目前,市场上用作液体内容物(例如果汁类产品、牛奶等)包装的主要是纸积层复合包装。为满足牛奶或鲜果汁的保存需要,行业内采用高阻隔包装,这种包装的主要材料是纸、塑料和铝箔,其中铝箔发挥复合包装的阻隔性能。然而,该类包装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较高的环保要求,其含有的铝箔层,导致包装的层状结构材料多样化。除此之外,承担印刷和遮光作用的纸层,也带来同样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CN101195429A公开的纸基包装材料,包括聚乙烯外层,外层后的原纸层,原纸层后的聚乙烯粘接层,粘接层后的铝箔,铝箔后的粘接聚乙烯层和聚乙烯内层,其中原纸层上涂布有原纸改性层,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聚乙烯外层19~20g/m2,原纸层:20~40g/m2,聚乙烯粘接层18~20g/m2,原纸改性层1~8g/m2,铝箔20~22g/m2,粘接聚乙烯层15~17g/m2,聚乙烯内层17~18g/m2,上述文献采用铝箔作为高阻隔材料,而且包装结构含多种材料,不利于回收利用。
[0004]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氧化硅高阻隔薄膜具有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优良性能,其具备的高阻隔性可解决对新鲜液体食品的长久保存问题。例如,专利文献CN103382549A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透明基材上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无机镀层;b.在1~80Pa真空状态下,利用具有刻蚀性能的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对沉积的无机镀层进行刻蚀;c.在上述被刻蚀的无机镀层表面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无机镀层;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所述无机镀层是氧化物镀层、氮化物镀层或碳化物镀层,所述氧化物镀层为氧化硅层、氢化氧氮化硅层。该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高阻隔膜阻隔效果好,可以应用于制作高档食品、药品包装材料。又如,专利文献CN114368205A公开了一种包装复合材料及制作方法、包装容器,其中,该包装复合材料用于包装液体食品,所述包装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层、氧气阻隔层、复合层、纸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内层、外层和复合层均由聚乙烯材料形成,所述氧气阻隔层为氧化物阻隔塑料复合膜,其氧气透过量在在23℃,50%RH条件下,小于等于15cc/(m2·
day
·
0.1MPa),或小于等于5cc/(m2·
day
·
0.1MPa),或小于1cc/(m2·
day
·
0.1MPa),表现出优良的氧气和水蒸气阻隔能力。尽管如此,目前采用氧化硅高阻隔薄膜的包装材料结构层次较多,而且各层所用材料或多或少仍存在不同,难以高效回收利用,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兼顾高阻隔性能的同时利于高效回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PE薄膜层、PE合成纸层、PE淋膜层和PE高阻隔膜层,氧气透过量<1cm3/(m2·
24h
·
0.1MPa),水蒸气透过量<1g/(m2·
24h)。
[0008]作为优选,所述PE高阻隔膜层是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PE基材的一面沉积氧化硅薄膜形成的,所述PE基材由两层以上聚乙烯薄膜共挤成型制得。
[0009]作为优选,所述PE高阻隔膜层的氧气透过量在0.8cm3/(m2·
24h
·
0.1MPa)以下,水蒸气透过量在0.8g/(m2·
24ha)以下。
[0010]作为优选,所述PE淋膜层采用熔融指数为6

8的聚乙烯通过缝口膜头挤出形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PE合成纸层还包括在PE合成纸上采用油墨经凹版印刷处理形成的图文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油墨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制成:树脂30%

35%、着色剂15%、助剂0

1%和有机溶剂50%

55%。
[0013]其中,所述树脂为松香季戊四醇树脂、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顺丁烯二酸酐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0014]所述着色剂的粒度为5μm以下。
[0015]所述助剂可选择己二酸二辛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一种或两种;
[0016]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和/或异丙醇。
[0017]作为优选,所述PE薄膜层的厚度为20

35μm,PE合成纸层的厚度为213

219μm,PE淋膜层的厚度为6

8μm,PE高阻隔膜层的厚度为30

60μm。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PE高阻隔膜层的制作:在PE基材的一面沉积氧化硅薄膜,得到PE高阻隔膜层;
[0020](2)PE合成纸层的制作:在PE合成纸上制作图文部,得到PE合成纸层;
[0021](3)淋膜层的制作:通过涂布机的缝口模头,将PE挤出至PE高阻隔膜层上,淋膜厚度为6

8μm,完成PE合成纸层与PE高阻隔膜层的粘合;
[0022](4)PE薄膜层的制作:将PE淋膜至PE合成纸层的表面,淋膜厚度为20

35μm,干燥,得成品。
[0023]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0024]收卷,将生产好的成品进行收卷。
[0025]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0026]分切:将收卷完成的包装材料分切成小卷,用于制盒或灌装。
[0027]作为优选,所述PE基材通过多层薄膜共挤工艺制备得到。
[0028]作为优选,所述制作图文部的具体步骤为:
[0029]按比例称取树脂、着色剂、助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油墨;
[0030]图文排版后,在PE合成纸上采用油墨进行凹版印刷,制成图文部。
[0031]作为优选,所述缝口模头的工作温度为230

330℃。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环保可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PE薄膜层、PE合成纸层、PE淋膜层和PE高阻隔膜层,氧气透过量<1cm3/(m2·
24h
·
0.1MPa),水蒸气透过量<1g/(m2·
24h)。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PE高阻隔膜层是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PE基材的一面沉积氧化硅薄膜形成的,所述PE基材由两层以上聚乙烯薄膜共挤成型制得;所述PE高阻隔膜层的氧气透过量在0.8cm3/(m2·
24h
·
0.1MPa)以下,水蒸气透过量在0.8g/(m2·
24ha)以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PE淋膜层采用熔融指数为6

8的聚乙烯通过缝口膜头挤出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PE合成纸层还包括在PE合成纸上采用油墨经凹版印刷处理形成的图文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可回收的四层复合纸高阻隔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制成:树脂30%

35%、着色剂15%、助剂0

1%和有机溶剂50%

55%。其中,所述树脂为松香季戊四醇树脂、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顺丁烯二酸酐树脂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着色剂的粒度为5μm以下;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和/或异丙醇。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海吴敏刘楠袁满刘中棉郭岳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福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