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28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其包括底座及其内部安装的升降组,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可前后移动且呈圆弧板状的卧板和卧板前端设置的可左右扭转且呈圆弧板状的靠板,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带动卧板和靠板以圆心轴往复旋转的驱板机构,靠板的底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靠板左右扭摆的扭板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卧板和卧板前端设置的靠板,患者下半身躺在卧板上,且背部靠在靠板上,卧板通过以其圆心轴而前后旋转,以便调整患者头部的高度,并通过扭转靠板而使患者上半身适当扭转,进而改变头部的朝向,从而获得头部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处调整扭转角度,以便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治疗时能找到合适的位置。的位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由于头部的血栓和肿瘤病变位多变,即使患者正常躺卧下,也有可能遮挡穿刺位置。
[0003]申请号为CN201922083729.0公开了一种手术用护理床,该手术用护理床在正常使用时由活塞杆对活动板和枕板进行支撑,使二者与固定的固定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活动板一侧由所述活动板约束,同时在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限位下保持水平,整体结构稳定,形成一张平铺的床体,在活塞杆收缩时带动枕板和活动板摆动,活动板驱动脚托板平降,形成躺椅状,便于对术后的病患进行护理。然而此床只是在患者的头部高度上进行前后摆动而调整其位置,头部的介入治疗位置多变,角度不适合医护人员以舒适的站立位进行治疗,增加医护人员的身体负担和疲劳,影响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包括底座及其内部安装的升降组,所述升降组由若干伺服电动缸呈前后左右对称组成,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可前后移动且呈圆弧板状的卧板和卧板前端设置的可左右扭转且呈圆弧板状的靠板,所述卧板和靠板的圆心轴呈重合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带动卧板和靠板以圆心轴往复旋转的驱板机构,所述靠板的底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靠板左右扭摆的扭板机构,所述驱板机构包括与升降组固定连接的托座、与卧板底面固定连接的齿条轨道和托座内部设置的用于驱动齿条轨道旋转的步进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扭板机构包括位于靠板底面中线上且靠近后端呈固定设置的转柱、位于卧板前端底面中线上呈固定设置的固定套以及与转柱后端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转柱沿靠板的底端切线方向延伸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板的底面中部对称悬置有托柱,所述托柱的轴向与卧板的圆心轴呈同向设置,所述托座的顶面环境有托筒台,且托筒台的顶部焊接有呈圆弧结构的托板,一对所述托柱位于托板底面滚动,且两个托柱分别位于托筒台的前后侧。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轨道呈圆弧曲面延伸,所述步进电机与托筒台紧密套接配合,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条轨道啮合。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托柱的间距至少与托板前后方向的长度的一半相等,所述托座的顶面且位于拐角处悬置有托辊,所述托辊的轴向与卧板的轴向呈
同向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板的中部底面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下方焊接有与转柱前半段紧密套接的若干撑环,所述卧板的前端底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半部呈矩形框,且其下半部呈弧形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中间对称焊接有与转柱和固定套均套接的套柱板。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撑环的底部呈轴向插接有复位摆轴,所述复位摆轴的后端呈径向焊接有摆杆,所述固定框下半部的弧形框内悬置有与摆杆底部套接的环形杆,所述环形杆的外侧且位于摆杆的两侧均套设有压簧。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杆与所述复位摆轴的圆心轴呈同向设置,所述复位摆轴靠近后端的顶部焊接有撑板,所述撑板呈弧形板且与转柱的底面卡接。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板的后端下方设置有搭脚组,所述搭脚组包括可伸缩可自动定位的挡脚板、用于定位挡脚板紧贴卧板的反弹板以及用于引导挡脚板移动的托框,所述反弹板与挡脚板之间嵌设有若干弹簧,所述挡脚板的底面且沿前后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卧板的后端底面设置有与卡槽卡接的卡条。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框呈弧形板结构且其左右两侧竖直设有侧板,且侧板的顶部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挡脚板的内端插接有与滑槽插接的滑轴。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板的顶部内对称设置有充气囊,所述靠板的顶部底面对称安装有微型鼓风机,一对所述充气囊的顶面和后端面之间均粘接有护带,所述靠板和卧板靠近前部处对称设置有绑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该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可在底座的上方前后移动且呈圆弧板状的卧板和卧板前端设置的可左右扭转且呈圆弧板状的靠板,患者下半身躺在卧板上,且背部靠在靠板上,卧板通过以其圆心轴而前后旋转,以便调整患者头部的高度,并通过扭转靠板而使患者上半身适当扭转,进而改变头部的朝向,从而获得头部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处调整扭转角度,以便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治疗时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0017]2、该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中,通过设置的驱板机构驱动卧板和靠板在底座上稳定前后摆动,通过设置的扭板机构驱动靠板发生一定范围的扭摆,进而稳定调整患者头部的高度和角度,直至适合医护人员以舒适的体位和角度进行介入治疗,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实用。
[0018]3、该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充气囊、护带和绑带,用于限制患者额头和下巴和用于绑住患者的肩部和大腿根部,从而全面的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介入治疗。
[0019]4、该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中,通过设置的搭脚组,患者将脚掌抵在挡脚板外端并下压伸至腿部,然后松力,挡脚板在反弹板和弹簧的共同反弹作用下而自动卡紧于卧板后端处,保证不同身高的患者都能卧躺不滑移,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主视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的等轴测图;
[0023]图4为实施例1的驱板机构局部拆分图;
[0024]图5为实施例1的扭板机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实施例1的驱板机构拆分图;
[0026]图7为实施例1的扭板机构拆分图;
[0027]图8为实施例1的靠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实施例1的卧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实施例1的搭脚组局部拆分图;
[0030]图11为实施例1的充气囊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2]100、床座;110、升降组;
[0033]200、卧板;210、托柱;220、卡条;
[0034]300、靠板;310、充气囊;320、微型鼓风机;330、护带;340、绑带;
[0035]400、驱板机构;410、托座;411、托筒台;420、传动齿轮;430、步进电机;440、齿条轨道;450、托板;460、托辊;
[0036]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包括底座(100)及其内部安装的升降组(110),所述升降组(110)由若干伺服电动缸呈前后左右对称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上方设置有可前后移动且呈圆弧板状的卧板(200)和卧板(200)前端设置的可左右扭转且呈圆弧板状的靠板(300),所述卧板(200)和靠板(300)的圆心轴呈重合设置,所述底座(100)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带动卧板(200)和靠板(300)以圆心轴往复旋转的驱板机构(400),所述靠板(300)的底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靠板(300)左右扭摆的扭板机构(500),所述驱板机构(400)包括与升降组(110)固定连接的托座(410)、与卧板(200)底面固定连接的齿条轨道(440)和托座(410)内部设置的用于驱动齿条轨道(440)旋转的步进电机(430)和传动齿轮(420),所述扭板机构(500)包括位于靠板(300)底面中线上且靠近后端呈固定设置的转柱(510)、位于卧板(200)前端底面中线上呈固定设置的固定套(520)以及与转柱(510)后端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530),所述转柱(510)沿靠板(300)的底端切线方向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板(200)的底面中部对称悬置有托柱(210),所述托柱(210)的轴向与卧板(200)的圆心轴呈同向设置,所述托座(410)的顶面环境有托筒台(411),且托筒台(411)的顶部焊接有呈圆弧结构的托板(450),一对所述托柱(210)位于托板(450)底面滚动,且两个托柱(210)分别位于托筒台(411)的前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轨道(440)呈圆弧曲面延伸,所述步进电机(430)与托筒台(411)紧密套接配合,所述传动齿轮(420)与齿条轨道(440)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托柱(210)的间距至少与托板(450)前后方向的长度的一半相等,所述托座(410)的顶面且位于拐角处悬置有托辊(460),所述托辊(460)的轴向与卧板(200)的轴向呈同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介入治疗的微调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300)的中部底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钦建闫鹏马小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