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521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涉及中医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定位测距装置,用于标记第一原点穴位;体态扫描装置,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立体体型参数,同时将第一原点穴位标记于立体体型参数上以生成原点体型参数;处理模块,计算确定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与第一原点穴位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并将计算的距离和方向存储于定位测距装置中,可视定位装置,通信连接于定位测距装置并实时计算可视定位装置与定位测距装置件的距离和方位,当可视定位装置与定位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于任意一个穴位距离定位测距装置的距离和方位时,可视定位装置上显示该穴位的名称。旨在实现对穴位的精准定位和方便设备的微型化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医学
,特别涉及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医针灸传承数千年,针灸医者大多以传统人工操作方法为病人治疗,为保证疗效,穴位定位的准确性尤为关键。随着中医针灸被大众认可,甚至被世界肯定,很多普通大众也对针灸颇感兴趣,却难以学习、掌握、操作。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统针灸与现代科技结合其势必然。目前也有一些针灸的智能设备,终究因为智能取穴欠准确治疗效果差、器械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而操作不便、设备昂贵等原因无法推广。
[0003]如何实现对穴位的精准定位和对设备的微型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旨在实现对穴位的精准定位和对设备的微型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包括:
[0006]定位测距装置,贴合于目标人员的第一原点穴位上,用于标记第一原点穴位;
[0007]体态扫描装置,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立体体型参数,同时将所述第一原点穴位标记于所述立体体型参数上以生成原点体型参数;
[0008]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有标准体型的所有穴位参数,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所述原点体型参数,将原点体型参数上的第一原点穴位与所有穴位参数中和所述第一原点穴位相对应的第二原点穴位重叠后,计算标准体型与立体体型参数之间的比例尺,并根据计算的比例尺将标准人体上的所有穴位参数映射至立体体型参数上以获得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计算确定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与第一原点穴位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并将计算的距离和方向存储于定位测距装置中;以及
[0009]可视定位装置,通信连接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并实时计算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件的距离和方位,当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与定位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于任意一个穴位距离定位测距装置的距离和方位时,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上显示该穴位的名称。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与定位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于任意一个穴位距离定位测距装置的距离和方位时,所述可视定位装置显示该穴位的肌理结构。
[00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测距装置包括:
[0012]用于标记第一原点穴位的定位测距件;和
[0013]用于将定位测距装置固定于目标人员的固定组件。
[00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0015]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固定端连接在定位测距装置上;
[0016]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固定端连接在定位测距装置上;
[0017]第一扣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自由端上;以及
[0018]第二扣紧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自由端上,第一扣紧上设有扣接通孔,所述第二扣紧件上设有与所述扣接通孔相配合以实现第一扣紧件和第二扣紧件紧固连接的凸起。
[001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紧件和第二扣紧件上设有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磁铁。
[002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可向处理模块输入目标人员特异性尺寸数据和/或待定穴位的输入模块。
[002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体态扫描装置包括:
[0022]距离成像传感器,用于扫描目标人员;
[0023]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距离成像传感器上下运动以实现所述距离成像传感器获取目标人员高度上的立体体型参数;以及
[0024]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目标人员转动;其中,
[0025]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距离成像传感器完成目标人员高度上的立体体型参数采集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目标人员转动预设角度以使所述距离成像传感器获取目标人员不同位置的立体体型参数。
[002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定位装置包括:
[0027]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穴位的名称和肌理结构。
[002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定位装置还包括:
[0029]语音模块,用于朗读穴位的名称和肌理结构信息。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在目标人员上定位第一原点穴位,然后计算目标人员与标准人体之间的比例尺,该比例尺包括水平方向的比例尺和竖直方向上的比例尺,然后做穴位映射。将完成映射的立体体型数据存储在定位测距装置上,然后通过可视定位装置实现人体穴位的显示,从而方便使用人员进行穴位定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体态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视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制。
[0036]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包括:
[0037]定位测距装置10,贴合于目标人员的第一原点穴位上,用于标记第一原点穴位;
[0038]体态扫描装置,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立体体型参数,同时将所述第一原点穴位标记于所述立体体型参数上以生成原点体型参数;
[0039]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有标准体型的所有穴位参数,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所述原点体型参数,将原点体型参数上的第一原点穴位与所有穴位参数中和所述第一原点穴位相对应的第二原点穴位重叠后,计算标准体型与立体体型参数之间的比例尺,并根据计算的比例尺将标准人体上的所有穴位参数映射至立体体型参数上以获得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计算确定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与第一原点穴位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并将计算的距离和方向存储于定位测距装置10中;以及
[0040]可视定位装置20,通信连接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10并实时计算所述可视定位装置20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10件的距离和方位,当所述可视定位装置20与定位测距装置10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于任意一个穴位距离定位测距装置10的距离和方位时,所述可视定位装置20上显示该穴位的名称。
[0041]具体的,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包括定位测距装置10、体态扫描装置、处理模块、以及可视定位装置20。
[004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46

2021,该文件规定了人体腧穴体表定位的方法和362个经穴的名称与定位,人体穴位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几个标志位将人体背部俞线上的穴位分成了几个区域,在这几个区域内的穴位是均匀分布的。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几个标志位位置的确定如下: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俞线上;人体膈腧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俞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测距装置,贴合于目标人员的第一原点穴位上,用于标记第一原点穴位;体态扫描装置,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立体体型参数,同时将所述第一原点穴位标记于所述立体体型参数上以生成原点体型参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有标准体型的所有穴位参数,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所述原点体型参数,将原点体型参数上的第一原点穴位与所有穴位参数中和所述第一原点穴位相对应的第二原点穴位重叠后,计算标准体型与立体体型参数之间的比例尺,并根据计算的比例尺将标准人体上的所有穴位参数映射至立体体型参数上以获得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计算确定目标人员的所有穴位数据与第一原点穴位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并将计算的距离和方向存储于定位测距装置中;以及可视定位装置,通信连接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并实时计算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件的距离和方位,当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与定位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于任意一个穴位距离定位测距装置的距离和方位时,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上显示该穴位的名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视定位装置与定位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于任意一个穴位距离定位测距装置的距离和方位时,所述可视定位装置显示该穴位的肌理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距装置包括:用于标记第一原点穴位的定位测距件;和用于将定位测距装置固定于目标人员的固定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穴位可视定位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华赵振富王军胡徐意蒋威蔡松骆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