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90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包括外池壁与内侧壁,内池壁内侧配合底层构成循环水池,外池壁与内池壁的环腔配合底层构成溢流池,内池壁与外池壁间固定安装若干组支撑肋筋,支撑肋筋上表面铺设若干的屏蔽盖板,内池壁的上缘开设有溢流槽,溢流槽连通循环水池与溢流池,内池壁的下缘嵌装有压力回流管;通过在循环水池外侧设置溢流池,并通过压力回流管设置在内池壁底部,实现有效的压力的水流逆回流控制,从而实现恒压的效果,同时当冷却塔的水流流入循环水池时,产生的过量水通过溢流槽流向溢流池,进行蓄储,整体上解决了排气等位置关系导致水流外溢问题,保证了外部设备处于干燥的工作环境。设备处于干燥的工作环境。设备处于干燥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池
,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池是火力热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通过自身服务于冷却水塔,水流通过水淋式进行温度进一步下降,现有的循环水池由于循环泵工作,对水流进行有效的循环工作,现有冷却水塔的由于循环水池室外排气孔水位高于外部循环水池顶部,造成循环水池内积存空气,水池内部压力升高,使得内部水流极易溢流到循环水池外,继而使得循环泵及水管附近出现积水,这些积水会腐蚀水泵与管路,造成设备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包括外池壁与内侧壁,所述外池壁与内池壁均砌设于底层上表面,所述内池壁内侧配合底层构成循环水池,所述外池壁与内池壁的环腔配合底层构成溢流池,所述内池壁与外池壁间固定安装若干组支撑肋筋,所述支撑肋筋上表面铺设若干的屏蔽盖板,所述内池壁的上缘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连通循环水池与溢流池,所述内池壁的下缘嵌装有压力回流管,所述压力回流管一端位于循环水池内,另一端位于溢流池内,所述外池壁底部开设有外循环泵管口,所述内池壁底部开设有内循环泵管口。
[0006]优选的,所述屏蔽盖板间留有间隙,且间歇宽度大于溢流槽的宽度,所述溢流槽位置匹配间隙。
[0007]优选的,所述压力回流管包括管体、滑动塞与调节旋柄,所述管体的左端嵌装有定装塞筒,所述定装塞筒内开设有受压腔部、密封滑动腔部与泄流腔部,所述滑动塞滑动安装于密封滑动腔部内,所述管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调节旋柄螺装于中部,所述调节旋柄的内端转动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滑动塞间夹装有弹簧,所述泄流腔部的侧壁开设有泄流槽。
[0008]优选的,所述受压腔部的内径小于密封滑动腔部的内径,所述密封滑动腔部的内径等于泄流腔部的最小内径,所述受压腔部与密封滑动腔部的尺寸差构成端台。
[0009]优选的,所述屏蔽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限位增强肋板,所述限位增强肋板为同心圆的两根。
[0010]优选的,所述受压腔部位于溢流池侧,所述泄流腔部位于循环水池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通过在循环水池外侧设置溢流池,并通过压力回
流管设置在内池壁底部,实现有效的压力的水流逆回流控制,从而实现恒压的效果,同时当冷却塔的水流流入循环水池时,产生的过量水通过溢流槽流向溢流池,进行蓄储,整体上解决了排气等位置关系导致水流外溢问题,保证了外部设备处于干燥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3][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回流管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定装塞筒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装塞筒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屏蔽盖板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池壁;2、内池壁;3、循环水池;4、溢流池;5、压力回流管;501、管体;502、定装塞筒;503、滑动塞;504、弹簧;505、支架;506、接触板;507、调节旋柄;508、受压腔部;509、密封滑动腔部;510、泄流腔部;511、端台;512、泄流槽;6、溢流槽;7、屏蔽盖板;71、板体;72、限位增强肋板;8、外循环泵管口;9、支撑肋筋;10、内循环泵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池3恒压防溢水装置,包括外池壁1与内侧壁,所述外池壁1与内池壁2均砌设于底层上表面,所述内池壁2内侧配合底层构成循环水池3,所述外池壁1与内池壁2的环腔配合底层构成溢流池4,所述内池壁2与外池壁1间固定安装若干组支撑肋筋 9,所述支撑肋筋9上表面铺设若干的屏蔽盖板7,所述内池壁2的上缘开设有溢流槽6,所述溢流槽6连通循环水池3与溢流池4,所述内池壁2的下缘嵌装有压力回流管5,所述压力回流管5一端位于循环水池3内,另一端位于溢流池4内,所述外池壁1底部开设有外循环泵管口8,所述内池壁2底部开设有内循环泵管口10。
[0025]外池壁1与内池壁2的嵌套结构,为外池壁1与内池壁2通过砌设与底层上表面,构成整体的结构,而通过外池壁1的内侧构成循环水池3,进行循环水流的存储,而外池壁1、内池壁2与底层构成的溢流池4,对循环水池3 溢流出的水流进行存储,而内池壁2与外池壁1间的支撑肋筋9能够有效对屏蔽盖板7进行支撑安装,而铺设的屏蔽盖板7的铺设,方便维修人员对循环水池3进行检修,溢流槽6的开设,保证的循环水池3向外溢流的最高水位低于内池壁2的上缘,压力回流管5通过自身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得溢流池4内水流达到一定量后进行回流,而通过在外池壁1与内池壁2开设对应的外循环泵管口8与内循环泵管口10,保证循环泵管路与循环水池3的连通。
[0026]具体而言,所述屏蔽盖板7间留有间隙,且间歇宽度大于溢流槽6的宽度,所述溢流槽6位置匹配间隙。
[0027]通过留有间隙,能够保证内部气流的有效导出,避免封闭使得内部压力增加,无法进行溢流,同时通过位置设置,保证溢流的有效性。
[0028]具体而言,所述压力回流管5包括管体501、滑动塞503与调节旋柄507,所述管体501的左端嵌装有定装塞筒502,所述定装塞筒502内开设有受压腔部508、密封滑动腔部509与泄流腔部510,所述滑动塞503滑动安装于密封滑动腔部509内,所述管体50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支架505,所述调节旋柄 507螺装于中部,所述调节旋柄507的内端转动安装有接触板506,所述接触板506与滑动塞503间夹装有弹簧504,所述泄流腔部510的侧壁开设有泄流槽512。
[0029]管体501为压力回流管5的外壁结构,定装塞筒502为内部的压力调节结构提供限定滑动安装位置,调节旋柄507通过自身的在支架505内的转动调节,对弹簧504预设弹力进行控制调节,继而对单向压力进行调节,滑动塞503在密封滑动腔部509内的滑动,基于受压腔部508注入的水流压力,使得密封活塞通过位置变化,配合泄流腔部510及泄流槽512进行水流的回流导通。
[0030]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包括外池壁(1)与内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池壁(1)与内池壁(2)均砌设于底层上表面,所述内池壁(2)内侧配合底层构成循环水池(3),所述外池壁(1)与内池壁(2)的环腔配合底层构成溢流池(4),所述内池壁(2)与外池壁(1)间固定安装若干组支撑肋筋(9),所述支撑肋筋(9)上表面铺设若干的屏蔽盖板(7),所述内池壁(2)的上缘开设有溢流槽(6),所述溢流槽(6)连通循环水池(3)与溢流池(4),所述内池壁(2)的下缘嵌装有压力回流管(5),所述压力回流管(5)一端位于循环水池(3)内,另一端位于溢流池(4)内,所述外池壁(1)底部开设有外循环泵管口(8),所述内池壁(2)底部开设有内循环泵管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板(7)间留有间隙,且间歇宽度大于溢流槽(6)的宽度,所述溢流槽(6)位置匹配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池恒压防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回流管(5)包括管体(501)、滑动塞(503)与调节旋柄(507),所述管体(501)的左端嵌装有定装塞筒(502),所述定装塞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林源侯强狄松楠田钧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本溪热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