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导管置换瓣膜装置及其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脏瓣膜
,具体涉及一种经导管置换瓣膜装置及其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无需开胸、无需心脏停跳、无需体外循环,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成为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现有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大多数是依靠径向支撑力锚定或夹取人工瓣膜,径向支撑力锚定容易出现锚定力不足导致人工瓣膜移位,从而导致瓣周漏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锚固稳定的经导管置换瓣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瓣膜移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经导管置换瓣膜装置及其支架。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夹持机构。其中,支架主体为可径向压缩和展开的筒型框架结构,具有压握状态和展开状态;夹持机构围绕支架主体的外周设置,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与支架主体连接的裙撑结构和锚定结构,在支架主体处于展开状态下,裙撑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为可径向压缩和展开的筒型框架结构,具有压握状态和展开状态;夹持机构,围绕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设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支架主体(1)连接的裙撑结构(2)和锚定结构(3),所述支架主体(1)处于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裙撑结构(2)和锚定结构(3)配合,适于夹持自体瓣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撑结构(2)设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第一端,所述裙撑结构(2)环绕所述支架主体(1)一周并朝向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侧扩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撑结构(2)包括与所述支架主体(1)连接的第一裙撑段(21)以及与所述第一裙撑段(21)连接的第二裙撑段(22),所述第一裙撑段(21)向外弯曲设置,所述第二裙撑段(22)向内弯曲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结构(3)包括围绕所述支架主体(1)外周间隔设置的多个锚定件(30),所述锚定件(30)与所述裙撑结构(2)配合,用于夹持自体瓣叶(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30)包括锚定杆(300),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1)连接,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裙撑结构(2)延伸,并与所述裙撑结构(2)配合,用于夹持自体瓣叶(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设有防护结构(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凸出于所述锚定杆(300)的扩展块(51),所述扩展块(51)的外轮廓为圆滑的曲线。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朝向一侧弯曲构成所述防护结构(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支架主体(1)弯曲;或,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支架主体(1)弯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弯曲的弧线为优弧,以适应二尖瓣的后尖;或,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弯曲的弧线为劣弧,以适应二尖瓣的前尖。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导管置换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锚定件(30)分为第一夹持组(31)和第二夹持组(32),所述第一夹持组(31)的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支架主体(1)弯曲,所述第二夹持组(32)的所述锚定杆(300)的第二端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承涛,陈晓,张旭东,陈晟达,吴维,刘冰冰,张铭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