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及其快速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46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其整体呈杯状,包括若干均匀固设于杯状出铜溜槽内壁的L形毛爪,L形毛爪上浇筑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形成整体浇筑层,整体浇筑层上表面内侧设有修复层,修复层与整体浇筑层采用同一材质浇注料浇筑而成;修复层上表面内侧设有隔离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简单,结构设置合理,通过涂磁性抹尖晶石隔离剂可减少铜液在溜槽表面的粘结,保证溜槽使用寿命,同时可降低阳极板表面夹渣,提高阳极板物理外观质量。当出现部分损坏时,只需对修复层进行清理形成预制槽,然后对预制槽进行润湿、抹平、加盖保温盖板后烘干成型即可,无需对整个溜槽进行整体砸制,降低了修复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修复效率。提高了修复效率。提高了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及其快速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火法冶炼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该出铜溜槽的快速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铜火法冶炼过程中,精炼炉作为火法冶炼系统最后一道环节,其作用是将吹炼工序产出的粗铜液通过精炼去除As、Sb、Bi等微量杂质后生产合格的铜阳极板。现有主要冶炼流程为精炼炉接收粗铜液(含铜97%

98.5%),经氧化去除铜液中部分微量杂质元素,还原后的铜液通过精炼炉的出铜溜槽流至圆盘浇铸机进行浇铸。但现有的出铜溜槽由镁砖粉和粘土砖砌筑砸制,随着铜液的不断冲刷,溜槽表面的镁粉随铜液进入阳极板,会造成阳极板表面夹渣,影响阳极板物理外观质量;另外,现有出铜溜槽损坏后修复进程长,严重影响了精炼炉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了铜火法冶炼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以解决现有溜槽易造成阳极板表面夹渣,影响阳极板物理外观质量,以及不易修复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精炼炉出铜溜槽的快速修复方法。
[0005]为实现其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其整体呈杯状,包括若干均匀固设于杯状出铜溜槽内壁的L形毛爪,L形毛爪上浇筑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形成整体浇筑层,所述整体浇筑层上表面内侧设有修复层,修复层与整体浇筑层采用同一材质浇注料浇筑而成;所述修复层上表面内侧设有隔离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相邻两个所述L形毛爪的间距为200mm,以L形拐点为焊接点,点焊于出铜溜槽内壁。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材质为尖晶石隔离剂。
[0008]上述精炼炉出铜溜槽的快速修复方法,其具体操作为:当出铜溜槽出现部分损坏时,对修复层进行清理形成预制槽,然后对预制槽进行润湿、抹平处理;达到浇注条件后,对预制槽采用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浇注;浇注完成后,整体浇筑层顶部外沿加盖拱形的高硅氧纤维保温盖板,架设天然气枪进行烘烤,使预制槽快速干燥成型;烘烤结束后,在浇筑后的预制槽表面涂抹一层20mm厚的尖晶石隔离剂,自然风干形成隔离层,至此,出铜溜槽修复完成。
[0009]与现有精炼炉出铜溜槽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整体采用毛爪固定层、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层、修复层、磁性尖晶石隔离层四部分组成,与传统的由镁砖粉和粘土砖砌筑砸制的出铜溜槽相比,制作简单,结构设置合理,通过涂磁性抹尖晶石隔离剂可减少铜液在溜槽表面的粘结,保证溜槽使用寿命,同时可有效降低阳极板表面夹渣,提高阳极板物理外观质量。
[0010]2、本专利技术的精炼炉出铜溜槽通过区块设置,当出现部分损坏时,只需对修复层进行清理形成预制槽,然后对预制槽进行润湿、抹平、加盖高硅氧纤维保温盖板后烘干成型即可,无需对整个溜槽进行整体砸制,大大降低了修复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修复效率,进而提高了铜火法冶炼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精炼炉出铜溜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1、整体浇注层;2、修复层;3、隔离层;4、L形毛爪;5、高硅氧纤维保温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精炼炉出铜溜槽的结构及其修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其整体呈杯状,包括若干均匀固设于杯状出铜溜槽内壁的L形毛爪4,L形毛爪4组成的毛爪固定层上浇筑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形成整体浇筑层1,所述整体浇筑层1上表面内侧设有修复层2,修复层2与整体浇筑层1采用同一材质浇注料浇筑而成;所述修复层2上表面内侧设有隔离层3,隔离层3材质为尖晶石隔离剂。
[0014]上述两个所述L形毛爪4的间距为200mm,以L形拐点为焊接点,点焊于出铜溜槽内壁。
[0015]新溜槽砌筑时,在溜槽模具内用φ8线材,剪成130mm长的短件,加工成L形毛爪4,间距200mm,梅花形排布焊接,形成毛爪固定层;再浇注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形成整体浇筑层1,采用振动棒夯实;然后依次浇筑修复层2,并在修复层2上表面涂抹一层尖晶石隔离剂形成隔离层3。
[0016]对于部分损坏的溜槽,通过以下操作进行修复:1、将溜槽待修复部位的修复层2局部清理修边,形成浇筑预制槽,并对预制槽进行润湿、抹平处理;2、达到浇注条件后,将搅拌好的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通过浇灌进预制槽内,并使用960W电锤,按110次/分钟震动频次振实,保证浇注料浇筑严密,减少气孔;3、在整体浇筑层1顶部外沿加盖高硅氧纤维保温盖板5;4、架设天然气枪烘烤,按80Nm3/h烘烤24h;150Nm3/h烘烤48h;220Nm3/h烘烤,温度稳定在800℃烘烤48h,达到粘合条件完成粘合。
[0017]5、烘烤完成后,在浇筑后的预制槽表面涂抹一层约20mm厚的磁性尖晶石隔离剂,自然风干即可达到使用要求,保证溜槽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保证阳极板物理外观质量,减少板面带杂。
[0018]本专利技术中,高硅氧纤维保温盖板5由金属骨架、隔热保温层、反辐射层、耐高温层、防火阻燃层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得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铜溜槽整体呈杯状,包括若干均匀固设于杯状出铜溜槽内壁的L形毛爪,L形毛爪上浇筑碳化硅复合碳镀膜浇注料形成整体浇筑层,所述整体浇筑层上表面内侧设有修复层,修复层与整体浇筑层采用同一材质浇注料浇筑而成;所述修复层上表面内侧设有隔离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L形毛爪的间距为200mm,以L形拐点为焊接点,点焊于出铜溜槽内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炉出铜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材质为尖晶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思杰张鹏曹涛朱彬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