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飞飞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12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音箱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音箱,包括头部、支撑件、喇叭、肢体和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头部与肢体的弹性连接,进而头部能够摇晃,喇叭震动引起空气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震动,进而空气对喇叭产生反作用力,进而带动喇叭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震动,进而通过支撑件带动头部进行摇晃,进而使头部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摇晃,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视觉感受,进而从听觉和视觉上欣赏音乐,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同时减小头部传递给肢体的震动,进而降低肢体内零件因震动产生松弛或者损坏的几率,进而延长音箱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零件因松弛或者损坏降低音乐的播放质量,进而提高音乐的播放质量,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音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音箱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音箱。

技术介绍

[0002]音箱一种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的设备,能够通过音箱本身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音箱本身进行播放声音,音箱将音频电能转化为对应的声能,从而引起空气的震动,在经过空气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系统,最终使使用者接收到声音,从而完成声音的传递。
[0003]现有音箱在播放音乐时会引起音箱的震动,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音箱内部零件松弛损坏,缩短音箱的使用寿命,还会产生噪音,影响音乐的传播,降低音乐质量,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音箱。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因现有音箱在播放音乐时会引起音箱的震动,缩短音箱的使用寿命,还会产生噪音,降低使用者使用感受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音箱,包括头部、支撑件、喇叭、肢体和控制器;所述头部为壳体结构;所述肢体为壳体结构;所述肢体上方设置所述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肢体弹性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下端设有滑动部;所述头部的下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所述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对称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所述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喇叭外设有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肢体内部设置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肢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有播放单元;所述播放单元与所述喇叭连通。
[0006]工作时,使用手机与控制器的播放单元连接,随后使用手机播放音乐,进而将音乐的音频信号传递给播放单元,进而播放单元通过喇叭进行播放音乐,进而供使用者欣赏音乐;现有音箱在播放音乐时会引起音箱的震动,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音箱内部零件松弛或者损坏,缩短音箱的使用寿命,还会产生噪音,影响音乐的传播,降低音乐质量,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本音箱通过头部与肢体的弹性连接,进而头部能够摇晃,在播放音乐时,喇叭震动引起空气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震动,进而空气对喇叭产生反作用力,进而带动喇叭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震动,进而通过支撑件带动头部进行摇晃,进而使头部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摇晃,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视觉感受,进而从听觉和视觉上欣赏音乐,进而提高音箱的使用感,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通过头部与肢体的弹性连接,进而减小头部传递给肢体的震动,进而减小肢体的震动,进而降低肢体内零件因震动产生松弛或者损坏的几率,进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音箱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零件因松弛或者损坏降低音乐的播放质量,进而降低音乐失真的几率,进而提高音乐的播放质量,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进
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
[0007]优选的,所述喇叭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喇叭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喇叭上端之间的距离。
[0008]通过将喇叭倾斜设置,进而增加喇叭受力中心与头部摇晃中心的距离,进而增加头部受到的力矩,进而增加头部的摇晃幅度,进而增加摇晃效果,进而提高视觉感受,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同时将喇叭表面的灰尘震动下来,进而降低灰尘粘附在喇叭表面的几率,进而防止灰尘粘附在喇叭的表面声响声音的传播,进而防止灰尘降低音乐的播放质量,进而降低音乐失真的几率,进而提高音乐的播放质量,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刚度大。
[0010]通过设置大刚度的支撑部,进而提高支撑部抵抗变形的能力,进而减小支撑部的变形,进而防止因支撑部变形过大而影响震动能量的传递,进而将喇叭产生的震动可靠的传递给头部,进而使头部跟随喇叭的震动进行摇晃,进而使头部的摇晃与音乐节奏实时匹配,进而使视觉和听觉相匹配,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乐趣。
[0011]优选的,所述头部和所述肢体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一号弹性件、一号连接管和一号囊体;所述头部和所述肢体之间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所述一号囊体;所述一号囊体对称设置;所述一号囊体的上端与上面一个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囊体的下端与下面一个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囊体内设置所述一号弹性件;所述一号弹性件为弹簧;所述一号弹性件的弹性模量较小;所述一号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上面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下面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肢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囊体之间设置所述一号连接管;所述一号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管的上端与所述头部的空腔连通;所述一号连接管的下端与所述肢体的空腔连通;所述一号连接管用来穿线束。
[0012]通过对称设置一号囊体,并向一号囊体内充入气体,进而一号囊体对头部产生支撑力,进而支撑住头部,又因为一号囊体能够变形,进而方便头部进行摇晃,进而实现头部与肢体的弹性连接,进而方便头部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摇晃;一号囊体内的气体量能够改变,进而通过改变一号囊体内的气体量改变一号囊体的变形能力,进而改变头部的摇晃幅度,当音量较小时喇叭产生的震动较小,从而使头部的摇晃较小,从而降低视觉感受,此时减少一号囊体内的气体量,进而降低一号囊体内的气压,进而增加一号囊体的变形能力,进而增加头部的摇晃幅度,进而提高视觉感受,当音量较大时喇叭产生的震动过大,进而使头部产生过大的摇晃,此时增加一号囊体内的气体量,进而增加一号囊体内的气压,进而减小一号囊体的变形能力,进而减小头部的摇晃幅度,进而防止头部带动幅度过大带动肢体晃动,进而减小肢体的晃动,进而增加肢体的稳定性,进而增加音箱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肢体内部设有角度传感器、气泵和电池;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气泵、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肢体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一号连接管的摇晃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通;所述控制器内还设有统计单元、计算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统计单元对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角度数值进行记录;所述计算单元对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角度数值进行计算;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分
析;所述气泵与所述电池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连通;所述气泵上设有一号气管;所述一号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一号气管的另一端设有二号气管和三号气管;所述二号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一号气管连通;所述二号气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一号囊体连通;所述三号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一号气管连通;所述三号气管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一号囊体连通;所述一号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一号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通。
[0014]通过设置角度传感器,进而在每一首音乐的开始阶段对一号连接管的摇晃角度进行测量,并将角度数值传递给统计单元,统计单元对一定时间间隔的角度数值进行记录并将数值传递给计算单元,计算单元计算出角度数值的平均值并将角度平均值传递给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对接受到的角度平均值与标定值进行比较,当角度平均值大于标定值的上限值时分析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1)、支撑件(2)、喇叭(3)、肢体(4)和控制器(5);所述头部(1)为壳体结构;所述肢体(4)为壳体结构;所述肢体(4)上方设置所述头部(1);所述头部(1)与所述肢体(4)弹性连接;所述支撑件(2)的下端设有滑动部(21);所述头部(1)的下端设有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内设置所述滑动部(21);所述滑动部(21)与所述头部(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的两端对称设有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上设有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支撑部(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3)上设置所述喇叭(3);所述喇叭(3)与所述连接件(23)固定连接;所述喇叭(3)外设有保护件(6);所述保护件(6)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肢体(4)内部设置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与所述肢体(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5)内设有播放单元;所述播放单元与所述喇叭(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3)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喇叭(3)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喇叭(3)上端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的刚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和所述肢体(4)通过连接部件(7)连接;所述连接部件(7)包括连接板(71)、一号弹性件(72)、一号连接管(73)和一号囊体(74);所述头部(1)和所述肢体(4)之间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71);两个所述连接板(71)之间设置所述一号囊体(74);所述一号囊体(74)对称设置;所述一号囊体(74)的上端与上面一个所述连接板(7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囊体(74)的下端与下面一个所述连接板(7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囊体(74)内设置所述一号弹性件(72);所述一号弹性件(72)为弹簧;所述一号弹性件(72)的弹性模量较小;所述一号弹性件(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71)固定连接;上面一个所述连接板(71)与所述头部(1)固定连接;下面一个所述连接板(71)与所述肢体(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囊体(74)之间设置所述一号连接管(73);所述一号连接管(7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7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管(73)的上端与所述头部(1)的空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飞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